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大鹏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七小学   

摘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场思维的攻坚战,与教师的共同合作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情感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再主宰教学的整个过程,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实施情境教学法,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形成浓厚的数学学习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生动的学习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以及学习联想,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从内而外感觉数学学习的实际内涵。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合理应用,需要教师探索相应的应用方法,解决应用中的实际困境,突出情境教学法的趣味性,内涵性以及综合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低年级 数学教学应用方法

前言:学生的发展应当从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低年级小学生对数学学科存在着好奇,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学习数学知识,如何有效解决学习疑问,与教师的互动中哪些需要掌握,哪些需要去除,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中实现学生各个方面能力以及素质的发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打开学生眼界,真实进行学习体验与教师共同融入相应的情感环境,重现学生的学习经历,构建有效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多元感悟以及有效的拓展学习中,找到了学习数学的新方法。教师作为课堂的整体设计者,符合低年级的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特征进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尝试,预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优化课堂教学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情境教学法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依然将数学课堂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以及情感体验的课堂,深化数学教学的多维目标,采用情境教学法的方式,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方向,形成了多元的感知环境。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需要教师考虑采用哪种情境的原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情境设计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收获有哪些,是否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有了创新的可能。每一次情境教学的核心把握以及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分析,都成为情境教学法运用的合理前提。所以情境教学法既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高效教学方法,也是学生进行实践迁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将不解变成可解,将好奇转化为共学,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一)情境教学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合理选取,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课堂教学的核心主题,与教材内容的遥相呼应中,情境教学法去除不利因素,保障学生快乐的学习和独立的学习。有的教师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将教学方案的合理输出中,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的理解产生了困难;有的教师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讲人,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的情境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变为教师的转述,造成整个数学教学处于繁重的状态。情境教学法所采用的情境方式,需要教师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中让学生创新的学,拓展实践。

(二)探索途径,学生快乐的学

处于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在选择适合的情境方式进行教学的有效展开中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情境教学法探索途径,形成以学生为主角的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情境教学法可以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动态情境的感知中让课堂活起来,也可以创建问题情境或者学生喜爱的趣味情境等,启迪学生数学智慧。

(三)学生情境的迁移,提高学习能力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是教师教育创新的开端,将学生的内心期待转化为有效的情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加的紧密,在数学知识的优化以及问题的有效解决中熏陶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数学知识的初步掌握阶段,打下牢固的基础将有利于学生的深层次探究,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实践中进行情境的迁移,以情境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需要教师找到最佳的教学渠道,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运用数学知识以及探索数学内涵中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情境教学法要想融入到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积极的解决情境教学法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情境学习的主动参与,抓住数学学习的核心,从而在情境的激发下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设备,问题展开中积极互动

刚刚步入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实践中需要跟着教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向,让学生有机会去表达,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动态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融入多元的情境空间中重新架构知识环境,信息整合以及数学问题之间的关系理解中,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体现学生的学习创造力。例如在学习时间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走进动态的多媒体情境,在学校一天的时间你都在做什么,规划时间的同时理解时间内在规律,记录时间,有效互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合作中创设情境,与生活相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所应用的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有所感悟的情境,也是在丰富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是在尊重学生和关心学生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形成的合作状态,此时教师的情境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共同完善情境空间,与生活相结合进行情境元素的设计整合中,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真好玩,产生主动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有关角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选用共同创设情境的方式,在生活中有这样的角吗?它们有哪些共同点,接着让学生动手实践感知角的变化,大小和用处,融入合作情境。

(三)课后情境运用,家长参与实践

课后学习环境是学生自主实践的重要环境,情境教学法的合理融入需要教师以双减政策相融合,进行课后情境的联系,以往的教学环境中课后学习内容过于繁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过于统一,在无法展现学生的个性中情境学习只有在课堂上起到了效果,所以教师需要挖掘课后情境运用的实践价值,与家长共同实现减负学习。在课后针对学生的学习不足进行情境的合理融合,层层递进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让学生与家长合作编排乘法口诀故事,情境的运用和情境的合理优化中,学生积极进行学习迁移,减负实践中针对性鼓励。

三、总结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需要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情境教学法的途径。动态情境、合作情境和课后情境合理融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体验中快速解决问题,轻松应对难点,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焱珍.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的情境教学模式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194.

[2]韩立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是种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107.
本文系课题: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