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影视导演艺术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新媒体时代影视导演艺术特征分析

李莉

  广西广文融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影视的发展更加创新和多元化。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为影视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影视导演的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导演创作要更加年轻化、多样化,注重观众体验。阐释新媒体的含义,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影视的创作艺术特征以及新媒体对影视创作的影响,从选取高质量影视剧本、转变创作思路、重视多样化创作方式三方面探索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创作的策略,以期为影视创作提供借鉴方式。

关键字:新媒体;影视;导演;艺术特征

一、新媒体概念特征

现代新媒体技术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开始打破时间与空间藩篱,为影视媒体技术发展注入了鲜明的动力,尤其在结合现代受众需求和文化发展趋势后,其特征更加明显:第一,拥有快速反应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拥有更加“敏捷”的反应力,能依据社会受众需求或社会舆论导向,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满足社会大众利益的反应活动,如及时挖掘新闻隐藏线索,为人们提供可靠、真实的事实等。第二,具有一定时效性。目前,在受众更高要求的信息需求背景下,新媒体技术结合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开始不断提升信息的鲜活性,开始追求更加“新鲜”信息,以满足受众一定时间内对社会化信息的

需求。第三,具有良好交互性。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媒体技术,一方面及时了解受众是否对自身所传播的信息感兴趣,并据此及时调整自身信息传播方向、方式。另外通过信息互动及时了解自身技术缺陷,并挖掘更加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以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第四,具有对应选择性。媒体技术属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结合体,因此其具有互联网平台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即受众能够依据自身喜好选择信息内容。尤其在结合现代智能、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新媒体会依据受众自身喜好或浏览倾向,帮助受众筛选信息内容,以让受众的浏览更加有针对性。

二、新媒体时代影视导演艺术特性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一)影视导演是各部门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导演研究完剧本后,必须首先建立自己的创作团队,然后选择演员、准备道具、制作后期等。导演在影视作品拍摄中扮演着领导角色,包括整个影视创作团队的互动和沟通,是凝聚整个团队的灵魂人物。只有高效、认真的导演才能更加积极有效地完成影视作品的拍摄。合格的影视作品一定是导演、创意人才和表演者以及团队负责人一起合作完成的。

(二)导演应领导团队更好地发展和改进他们的工作

影视导演艺术与影视技术互相促进,所有影视作品的出现都与设备和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密不可分。同时,影视技术的发展改善了导演的创作手法,增加了影视作品的吸引力。从几十年前覆盖率不高的黑白电视到液晶电视的逐渐普及,再加上拍摄技巧以及剪辑手段的不断进步,影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新媒体对影视导演创作的影响

新媒体在创作内容、创作方式、创作技术方面影响了影视的创作,下面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对作品时间的影响

随着大众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新媒体更能在短暂的时间里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新媒体扩大了影视作品的传播空间,改变了人们观看影视作品的方式。在新媒体背景下,短视频也是影视作品展现的一种重要

方式,这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在创作时需要更加注重故事的紧凑性,要在短暂的时间里突出作品特点来吸引观众。

(二)对塑造角色的影响

一方面,塑造的人物更加典型。受新媒体特点的影响,影视作品的传播速度

快、范围广,观众不仅能够单向地接收到作品,还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转述,因此具有特点的人物更容易被大众记住和实现进一步的传播,从而扩大作品的影响范围。另一方面,人物形象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影视的创作更加贴近生活,因此塑造角色时,创作者往往会从生活和社会的角度出发,使

塑造的角色形象更接地气、更有生活气息、更贴近大众,同时新媒体也对人物的衣着、动作、情感的表达更加重视,着力塑造情感丰富、具有特点和代表性的立体形象。

(三)对情节设置的影响

新媒体对影视作品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作者需要更加注重故事情节

的设置、创作内容的质量。好的故事情节能够给演员提供表演的空间,能够更加吸引观众。现阶段,大众生活节奏很快,短视频也越来越流行,人们对快餐文化的兴趣浓厚。因此,要想在众多视频中脱颖而出,紧凑的故事情节、鲜明的层次关系必不可少,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故事特点、剧中的矛盾冲突展示给大众,突出作品的主题,满足大众快节奏的需求。传统的戏剧文学作品是有节奏地慢慢展开故事的叙事。在新媒体背景下,短视频更加注重在较短时间内输出大量信息,故事节奏相对较快。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作品为了获得更多青睐,就需要不断打磨和创作出更加精良的作品,设置更加生动、吸引人的故事情节。

四、新媒体时期影视导演的艺术特征

(一)运营模式不同

某个导演曾对对视频网站自制剧的描述更加具体:“便宜、性价比髙、周期快,网络上流行的热门段子,可能几个星期就能拍出成品放到网上,这是传统电视剧、电影所没法比的。当然,自制剧的要求也不会那么高,比如灯光、器材、演员等都要比传统电视剧拉低一档,能够满足创作方的需求、粘住广告客户、保持一定的浏览量,就可以了。”目前,新媒体影视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广告植入和平台销售。在投入的推动下,新媒体影视市场愈加膨胀。芭乐传媒数据分析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2月,共有163家游戏公司将微电影(网络剧)作为游戏的推广方式,涉及680部影视作品。

在这163家游戏公司中,有65家是第二次或多次运用了新媒体影视营销方式,共涉及264部影视作品,有98家是第一次进入这一营销领域。后期收益其实也是新媒体影视与传统影视剧的一个区别。导演胡淑芬举例说,一部电影回收资金的途径是票房、音像制品以及相关的衍生品,还有卖到电影频道等可以获得的后期收益。但新媒体视频在免费播出和无限拷贝后,几乎不存在后期收益。以胡淑芬的作品《客服很忙》为例,因为客户的广告植入,很早就解决了投资问题。这样到发行环节,就免费给各家视频网站播出。

(二)更加符合观众口味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手机平台等的发展使得戏剧影视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受众面扩大,观众对戏剧影视作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影视作品的创作要更加注重考虑观众的体验感受,创作题材多样的作品。比如影视作品《理想之城》、《平凡的荣耀》作为现代职场剧,能够引起年轻人的共鸣;而20世纪70年代背景下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人世间》,讲述了当时大众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人们拼搏奋斗的精神,既能使得老一辈的人感同身受,又能激励年轻人感受和珍惜现在的幸福。这些作品在创作时,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总之,影视作品的百花齐放能够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

(三)内容更加年轻化

在新媒体背景下,智能手机、移动电视等各种移动终端使得影视作品的传播速度加快,大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观看影视作品,还可以通过回放进行反复观看。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通过手机、电视等各种载体获取喜欢的影视作品,更容易接受和融入新媒体发展的环境中。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作品的创作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他们关注年轻群体,了解年轻群体的生活、工作特点,并用影视化的手段进行创作,刻画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设置富有特色的故事情节,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让年轻人在欣赏影视作品时产生认同感,从而进一步推进影视的发展。比如《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优秀的影视作品,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能够让年轻人在观看影视作品时获得良好的体验感。

(四)主题更加多元化

一是创作题材更加多元,传统的媒体创作所呈现的作品较为片面和单一,不能满足大众的观看需求。新媒体背景下,影视作品的创作结合医疗、战争、校园等多种题材,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创作内容更加多元化,更能引起大众共鸣。二是创作主题更加丰富。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很快,大众可以非常快速地了解到社会的热点新闻,因此许多影视作品也聚焦在社会热点问题上,展现出时代的特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导演仍然是将影视文学剧本搬上屏幕、呈现给观众的总负责人,是影视作品创作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但是新媒体时期下的影视导演艺术,不仅仅是将文字形象转换为银幕形象,更多的是站在现代人的需求角度上将相关作品再现,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

参考文献

[1]申琴.新媒体下影视文学的艺术特点研究[J].艺术大观,2019(04):139.

[2]张典.新媒体关于导演艺术的几点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61(13):194.

[3]王钰博,曹晓荣,刘开源.影视艺术传播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