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方法

李金海

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大马口中心校 0611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班级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组织有趣高效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与综合思考,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全新的动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创新教育;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核心素养并非单纯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其更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及处理周围事物时的能力和品质。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思考方式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运算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以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现阶段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合理地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时,就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来给学生在课前播放有关图形的动态视频,让学生明确掌握不同图形间的演变与联系,同时教师还需要针对每一个步骤来设计出具体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深入地思考数学知识。例如,“复杂的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的图形演变而来的?它是怎么进行演变的?”让学生在趣味问题的指导下来进行更为高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个人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人问题意识的重点,不仅是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还应该让教师把问题自然地与数学课堂教学相互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众多方面,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使用数学内容来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其自身的问题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给班级的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应用情境,让学生在知识的实践应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通过让学生自己体会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会让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有着明显的提高,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层次学习,起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作用。这样的实践过程能够大大激发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依据生活来创新教学内容,创设具备较强思考空间的情境,以此来充分培养班级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班级学生的数学水平。

三、重视小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较为基础、较为简单,但是对于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且生活经验较少的小学生而言,在数学学习时往往会感到有些吃力、有些困难。加之数学本身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所以单纯的照本宣科、知识传授,这种单一方向的输出,通常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知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不利的。学习是双向的过程,只有教师一味地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只有和学生共同参与到知识探究中,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并且在实际探究中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非常必要。而小组合作学习则能够很好地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逐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在讨论中形成思维的碰撞,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度,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均有积极意义,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符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例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以往所学的知识,如“三角形内角和”等进行复习,在此基础上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探讨。问题的设置可以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连接,如“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四边形内角和应该怎么计算?”“再想一想五边形的内角和应该怎么计算?”并且说说你们小组的思路。”此时,有的小组以量角器直接进行测量,也有的小组发现可以利用图形划分的方式来计算,如可以将四边形看作是两个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方法来计算。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让学生积极地探索知识,而不是由教师一股脑地将解题方法灌输给学生,有利于让学生在探究中锻炼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重视对“大单元”教学法和思维导图的利用

虽然小学数学在知识容量和难度上的量级并不是很大,但是对小学生,特别是进入高年级学段的小学生而言,知识点和知识点间的联系方式依旧显得有些复杂,导致他们在解题应用中常常出现诸多失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更高维度的知识体系梳理和框架构建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复习阶段打破之前以“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的限制,转而从“单元”层级对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按照知识之间的教学次序、承接关系和难度构建不同的知识链条,再利用一些经典例题将不同的链条串联起来,形成一张思维导图,从而帮助小学生以比较直观的方式清晰、完整地形成既有知识与技能印象,并提高小学生对知识内容之间关系和应用联系的理解层级。比如,在带领学生复习有关“乘法”这一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或通过板书的形式列出“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和“混合乘法”等4项知识模块,在每个模块周围注上对应的知识点作为子模块,模块和模块之间则写上一道具有相邻模块内容考查作用的例题和解法,如此便形成了一张乘法思维导图,而后让学生将之誊抄在笔记本上以便后续复习、记忆。

五、实践教育强化体验

数学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有极大关联的,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借助实验性活动来激活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实践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灵活地应用知识并从中体会到数学学科的实践学习价值。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关联,而数学学习最终也要回归到学生现实生活中,这才是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展示更多思路、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深度,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不应该害怕学生“慢”,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培养学生建构自身的思维体系。

结束语

数学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学习数学也应成为一个探索智慧、品尝知识、提升自我的快乐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认识到“减负增效”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技术、游戏活动和课后实践作业的利用,进一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参与感和引导效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和巨大价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会知识、用会技能,为他们日后更高阶度的数学学习铺就一条坦途。

参考文献

[1]沈洋.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6).

[2]蒋海.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魅力中国,2020(31):377.

[3]方秋勤.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浅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23):10.

[4]徐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42):123.

[5]袁大霞.浅议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J].青春岁月,2018(1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