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汉代文化遗存活化利用的对策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汉代文化遗存活化利用的对策思考

孙家晶

北海市博物馆 北海市 536000

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汉代文化遗存主要包括合浦汉墓群、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等,从这些遗存中发掘出的珍贵文物和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北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历史见证,充分展现了北海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目前这些文化遗存均已纳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报遗产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考察北海时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强调“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这既是对北海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更是对北海市文物保护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加强北海合浦汉代文化遗存的活化利用,对推动海丝申遗工作、传承和弘扬北海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推进考古研究,创立汉代文化研学基地

目前,合浦汉墓群、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应加快编制和申报《广西合浦汉墓群与汉城城址及相关遗存考古工作计划(2022-2026年)》,持续开展南流江沿岸和北部湾沿海考古调查,进一步实施合浦汉墓群、䓍鞋村和大浪古城遗址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进行水下考古调查等。同时要对有条件的考古区域和发掘墓葬进行保护与展示,并充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辅助考古工作。在持续开展考古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将合浦汉墓群望牛岭一号墓、大浪古城等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建设成为全国考古科研和教育基地,争取项目资金,以开放的态度吸纳全国高水平科研人员参与考古、保护、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合浦创建广西汉代文化研究、教学和实践中心。

2、创办遗产课堂,让文化遗产走近群众

要让文化遗产融入群众生活,在博物馆和考古遗址现场设立文化遗产课堂,选择适当区域开放公众考古体验,以专家讲解和公众参与的方式,讲授文化遗产知识、考古基本方法和文物保护常识,从而使公众能够更贴近文化遗产、自觉肩负起保护文物的责任感,能够起到社会教育和宣传的作用,从而提高北海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文物主管部门应把遗产课堂纳入日常工作范围,组织策划各种类型的讲座、观摩和体验,博物馆应安排文物保护专家和讲解人员,定期到遗产课堂进行授课;学校应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和考古遗址现场,将学习北海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知识纳入校外社会实践的必修课;采取社会问卷的形式,激发公众学习文化遗产知识的热情,为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出谋献策;利用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拍摄专题片或现场直播等方式,展现古代遗址和墓葬的发掘工作,实地讲解博物馆陈列和海丝的历史。

3、积极服务大众,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合浦汉墓群与汉城遗址公园的建设不仅是保护、阐释、展示和传承合浦历史文脉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改善人民群众文化休憩环境的有效手段。遗址公园的建设以揭露遗存的原貌展示、埋藏遗存的历史信息模拟为手段,在汉墓群及草鞋村、大浪古城遗址范围内建立多个展示区,采取标识展示和公共参与的形式,提供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促进北海合浦的城市文化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合浦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环境,与惠爱桥、海角亭、东坡亭、文昌塔、武圣宫、魁星楼、孔庙和东山寺等文物古迹联系起来,形成一条集学史、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游览线路,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构筑起不同主题的文化格局。考古遗址公园应以公众日常休闲游憩的需求相结合,建设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城市文化休闲活动场所。同时,文化遗址公园要与合浦历史城区的建设相协调,充分结合自然生态和景观,塑造文化生态城市,将合浦建设成为公园中的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从而回馈于当地的群众生活。

4、讲述海丝故事,展现北海古代文明

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和新媒体的宣传,加强北海合浦汉代文化的推广,展现北海的人文历史,与北海自然风光的对外宣传互为支持,使其成为北海城市的特色名片,从而将北海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和、独具北海特色的旅游圣地。《珠还合浦》的典故深入人心,动人的故事让人们认识了南珠之乡也宣传了合浦的历史文化,应加大力度鼓励国内知名剧作家,以合浦汉代文化遗址为线索,创作一批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剧目,以展现历史上一个繁荣富庶的汉代海丝港口;组织文学、美术、摄影和音乐方面的艺术家,以汉代文化遗存为背景,创作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举办专题艺术展或音乐会。

5、研发文创产品,推广北海文化形象

研发和营销文创产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宣传和推广合浦汉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创产品的研发应联合优秀的专业创意团队,取材于合浦汉代文化遗存及其出土文物,面向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文化价值和创意价值是消费者购买文创产品的两大重要因素,我们可以从北京故宫文创产品开发取得的成功经验得到启发。从合浦汉墓群中出土的铜凤灯、罗马玻璃碗、波斯陶壶等珍贵文物,已成为海丝文化的象征性器物,都可以成为文创产品开发的设计灵感,具有文化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在年轻的消费人群中,特别是青年学生,他们是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的新生力量,更呈现出追求创意性、喜爱具有文化内涵、注重设计元素的特性。要设计出一批让青年人争相追捧的文创产品,使他们在娱悦身心的同时,不断接受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对优秀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更好地展现海丝文化和推广北海的历史文化形象。

6、加强文旅融合,促进北海旅游发展

北海的旅游市场目前仍以观光度假为主,尚未形成以探访历史文化、参观汉代文化遗存为目的的旅游模式。主要原因是可开放的汉墓群和文化遗址呈散点分布、可观赏性较差,缺乏吸引力。在加强海丝汉代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展示的同时,也要与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绿色生态和特色农业相结合,依托汉代文化遗址公园的建设,策划特色旅游线路;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文化资源的重构,完善餐饮、娱乐、康养等服务设施;举办具有当地历史传统的民间活动,以文化遗产为背景、以海丝历史为题材的汉代展演。将文化遗产与地域风情、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文促旅,文旅深度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北海的旅游发展。

悠远的海丝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彰显了北海人文历史的品质,保护和传承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使北海更具魅力。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们回信中指出要“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我们肩负着保护和传承海丝文化的重任,也面临着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汉代文化遗存活化利用的新课题。本着依靠公众的参与,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加强与当地特色资源的结合,拓展文旅融合的思路,为海丝汉代文化遗存的活化利用拓展局面,从而使北海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