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微课的开发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职业院校微课的开发与应用

宫昕宇,杨帅

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   天津市 300350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课已作为教师教学资源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在职业教育。当前很多课程教学中对于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随着汽车微课教育资源的不断完善,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微课教育资源的研究和运用展开更深层次地探讨,并期望能够为对提高与新能源汽车有关课程的教学提供更有效的借鉴。

关键字: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微课;开发与应用

  1. 微课的研究背景

随着新传媒科技的蓬勃发展,教育教学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下一个信息化时期,由于面向的个体差异,为了满足个性化教学需要,教材的种类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而教育资源范围也可能是十分广泛的,并逐渐向着更加个性,教材更加短小精悍,凸显主体等非常明显的趋势发展,而微课程的特点则包括教材短小精练、凸显主体、资源范围广泛、使用方便等,从而能够满足大家对知识的需要,进而增加了课程资料的有效性,从而适应了信息化时期的学习需要。

对于职业院校教师来说,微课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使得教育行业对教师的信息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提升个人的专业知识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从而使得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针对性更强且更加有效。同时,对学习者而言,可按照需求自由选择微课程,这样教学会比较方便,除上课之外,也能够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练习。如果学习中有不会的内容,应该在课下加以弥补与掌握,对于想要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同学来说,也可以在课堂外得到一个知识的延伸。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课程可操作性比较强,在传统授课模式过程中可能有些知识点不便于学生理解,也有些内容相对枯燥,因此,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更好的讲授,提高授课整体质量。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微课的开发与应用进行实践研究,有了一些新的收获,对一些新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1. 微课概述

微课教材,是以教材微录像为核心内容载体,根据特定主要知识点及教学活动环节构成,经过精心设计与研发的微型优质课程资料。微课教材的核心部分组成内容主要为教材录像,同时还包括了与该教材主题内容有关的课程设计、素材课件、教育反思、练习测评以及学员反馈、老师评价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或者针对学习者的知识特征与学习规律,突出教材中特定主要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又或是体现授课中特定教学活动环节构成、教学主体内容的教与学实践活动。通过微课,可以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对不同主要知识点的个性化教学、按需要选择性教学活动,既能查缺补漏又可加强与丰富主要知识点,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与拓展资源。尤其是随着手机的普及,微课学习方式的移动学习、远程教育、互联网学习等将会更加普遍,而微课学习方式也将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了解方法。

  1. 新能源汽车微课开发的必要性

3.1为学生创造新的学习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化教育已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趋势,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微课视频的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方式,它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度,使学员形成了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爱好,从而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收。

3.2增强课程教学的直观性,提升教学效率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我们新能源汽车专业,所学的内容也都是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知识。现阶段,随着清洁能源车辆发展作为一个趋势,更多的家庭都在采用清洁能源车辆,这也要求人们对清洁能源车辆有更多的认识,但对这门实操性很强的学科而言,学生们要想学习这门课,只有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显然是不足的,还需要更多的课外知识来弥补,而微课教材则能够发挥丰富课堂的功能,有助于学员迅速掌握知识,拓宽思路的目的,从而提升学习效率,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3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整体,在整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同学可能理解能力稍差,或者有时会跟不上课堂的进度,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最终的学习效果不一样。而学习专业知识的这些同学大多毕业后会进入社会从事汽车维修行业,这就导致汽车维修工基础水平的差异。而通过微课教学方式,更能够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即使在学习过程中有不了解的地方也能够随时打开微课,并对课堂重难点内容加以掌握与补充,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4.微课开发与应用的原则

微课的开发要本着时间短、内容精炼的原则,要注重课堂效率和核心内容的讲解,简洁明了,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同时,要有大局意识,把握好整体性原则,以免出现知识的漏洞,在此基础上进行重难点内容的精讲,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微课堂还必须抓紧中小学生的眼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者在读书的主观积极性,到学习者的主观积极性上来,才会更愿意去学习、去钻研,从而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微课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到各个移动端平台的兼容性,让学生能够在各种平台随时随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能够充分利用零碎进行知识的学习,减少课程压力。

5.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

近年来,由于新传媒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微课程已成为了传统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微课助推了职业院校的教育课程信息化变革,具体表现为改变了教师教育模式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现对微课研究结果和使用状况加以了分析。

5.1微课开发缺少内涵

微课在研发的过程中,忽略了内涵的重要意义。由于互联网上各类微课制作软件的大量涌现,在制作软件过程中过于强调画面感的设计,把画面设计、博眼球当做工作重点,从而忽视了微课教材的的实质内容,忽略了课程目标、教材重难点,选题内容也较为散乱,形式感过强等,导致微课教学质量低,学生没有太多兴趣。

5.2微课开发体系缺失

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中,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去制作微课,这就导致微课内容不够具体、不够完善,微课建设质量不高等情况产生。同时,微课建设方面没有一套完善的标准和体系,这就使得微课制作标准不一,水平高低不齐,从而无法整体提升微课建设的质量,影响了微课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时间不够充裕,精力有限,教师无法开发教学的所有课程,教学资源没有共同的平台去共建共享,导致资源无法整合,造成资源的不足以及资源的浪费。

6.微课开发与应用的改进途径

6.1明确教学目标,丰富课程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把握课程整体性,将各章节内容精炼成主要知识点,抓住重点、理清难点,清晰梳理知识框架,注重教学设计,强化知识内涵,做到内容充实有深度。同时,设计要具有创造性,易于学习者掌握,使学员从练习中体会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把教材制作为具有创造性、语言生动、能引发同学思考,有利于学生深入认识的微课程。

6.2以学生为主体,明确功能定位

微课程的研究和应用,应以学习者群体特点为主导,确定学习人群体的主要地位,认识学习人群体的内在需要,并根据各个学习人群体的差异特点,找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利用微课程的特色,来解决学生的学习要求。

6.3加强技能学习,提升教师能力

教师作为微课研究和运用的主体,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丰富信息化发展课堂教学的手段,提高教师信息化发挥课堂教学的能力,把微课的方法和学科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制造出有深度有内容,理论体系丰富,课程目标清晰,课程的重难点明显,易于学习者掌握并形成共同兴趣的微型课程,以此提高课程的总体教学质量,使学习者真切实学有所得,培育成对经济社会有益的高技能人才。

7.结语

随着信息化科技的迅速蓬勃发展,微课堂也越来越往常时化、个性化和可连续性等方面蓬勃发展,对传统教育资源做出了良好的弥补。所以,微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将会获得更加广阔的应用。身为一个职业院校的老师,提升微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教师一个很重要的职责与义务。这就要求老师要强化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全面了解微课程的特性与功能,同时也要重视对微课程的研究和运用,以此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品质,培养好我们的青年一代,铸造大国工匠,为汽车维修行业培养优秀人才,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