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思维导图,彰显数学魅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创作思维导图,彰显数学魅力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康润梅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第一完全小学陕西榆林7182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在教学方式、教学重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了相应的创新与改变,教师不仅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而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能够完成上述的所有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不仅抽象且带有一定的逻辑性,由于学生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导致学习效率较低,而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不但能够深入的剖析知识点,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能够提供给学生全新的思维模式,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构建数学思维,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能力。

1、思维导图教学法概述

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即把数学教材当中的抽象且富有逻辑性的数学知识点,利用生动且形象的文字以及图片等不同的形式完整的展现出来。而学生则能够利用制作、模仿、思维导图的观看等方式,把教材当中复杂且分散的各个数学知识点实现有效的整理以及归纳,在此基础上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不断地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法,不仅能够学生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突破学生的学习瓶颈,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思维导图能够将零散的数学知识点进一步的整合与总结,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的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样随之提升,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2、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

2.1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样影响到数学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点大多以理论知识与数学计算相结合为主,例如:几何的学习与简易方程的学习一向是小学数学的难点,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倘若没有正确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质量与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教学活动当中,因为教材当中的图形知识点较多,学生尚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因此导致学习效率较低。因此教师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解决教学活动当中教学难点,首先教师可以选择文字、树状图以及符号等不同的形式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基本构造等相关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梳理,用直观的图形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识图的技巧,让学生在识图的过程中掌握到教材当中的知识点,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平行四边形的学习情况完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教材当中的知识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2利用思维导图实现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除了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同时与学习氛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立足于教学内容,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例如:在《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活动当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初步的了解钟表的相关知识,如钟表的组成、时间的辨识等,当学生对于教材内容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班上的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一天当中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思维导图当中把各个关键性的时间节点都标记出来,随后安排学生上台展示,讲述自己一天当中各个时间节点发生的事情。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互评,确保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活动当中。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充分地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同时还为学生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钟表的相关知识点,加深学生课堂学习的印象。

2.3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学重点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不仅需要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能够灵活地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简易方程》一课的教学活动当中,首先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把简易方程式的相关知识点,如简易方程式的含义与运算法则等各个知识点一一的列举以及提炼出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现象具体化,让学生可以全面地掌握简易方程式的知识点,随后,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日常的实际问题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逐步的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学生能够在问题解决中精准的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数学思维,为其日后的发展与成长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之,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将小学数学分散且抽象的知识集中总结且形象化,因此教师应当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学应当注意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的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常丹.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9, 361(01):156-157.

[2]茆婷.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