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对策建议

王伟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

摘要:本研究采用自制“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重庆市WZ区163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发现当前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存在:身体质量不高,多种残疾共存;慢病以高血压为主,慢病老人“服药依从性”偏低,服药疗效满意度不高;老人睡眠时长适宜,但睡眠质量一般;独居、孤寡老人较多,人际关系较好,但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形式单一;健康素养中等偏上水平,健康知识和健康基本技能处于中等水平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完善健康体检内容,提高健康检测频率;采用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服务;搭建多种宣传平台,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素养;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讲,完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周边爱心资源参与到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服务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   慢病老人   健康素养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个体获取、理解、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有利于提高和维护自身健康决策的能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30%”的目标。随着我国农村空巢化的形式越趋严峻,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及健康素养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调查工具

本课题团队成员基于“生理-心理-社会”视角,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和健康素养”四个部分构成。本次问卷在编制过程中,成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政府网站等,梳理条目开发的思路和方向。在参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问卷框架和条目池。课题组成员通过拜访相关学者和小组座谈的形式,确定最终调查条目。

本研究的主体“健康素养量表”由3个维度构成,维度1为健康知识,共计8个条目;维度2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共计18个条目;维度3为健康基本技能,共计4个条目。包括30个条目,通过KMO抽样适度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量表的KMO值为0.978,p<0.001,Bartletts球形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可对数据进行主成因子分析。

最终调查问卷构成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6道题、社会支持8道题、身体健康状况18道题、健康素养30道量表题。

二、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了重庆市WZ区2个行政村、3个自然村170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整理删除无效回答后,最终有效问卷163份,有效率95.8%。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别为:男性71人,占43.6%,女性92人,占56.4%。从调查对象年龄段看,60-69岁,108人,占66.3%;70-79岁46人,占28.2%;80岁以上9人,占5.5%。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社会支持状况和健康素养状况存在以下问题和需求:

1.农村空巢老人身体质量不高,多种残疾共存

在被访的163名老人中:19.6%的老人“体重过低”,13.5%的老人“超重”,2.5%的老人“肥胖”。12名老人患有“视力残疾”,11名老人患有“听力残疾”,肢体残疾7人。

2.农村空巢老人慢病以高血压为主,慢病老人“服药依从性”偏低,服药疗效满意度不高

本次调查中患有“高血压”的老人为42人,占25%;其次为“糖尿病”和“冠心病”同为16人,占9.5%。患病老人“服药依从性”主要集中在“4-6分”与“7-9分”共占75.8%,这与平均分6.43分的分值相当。53.2%的老人表示“服药疗效满意度一般”。

3.农村空巢老人不良生活方式仍然普遍,老人睡眠时长适宜,但睡眠质量一般

“吸烟且喝酒”的老人为19人占11.6%。“只吸烟”和“只喝酒”的老人都是15人占9.2%。87.1%的老人表示睡眠时长达到6个小时以上,但仅28.9%的老人表示睡眠质量好或非常好。

4.独居、孤寡老人较多,人际关系较好,但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形式单一

本次调查我们发现:32名老人独居,13名老人无子女。农村空巢老人中38.7%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6.5%的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者共占65.2%。31人未购买任何医疗保险,全自费医疗。19名老人享受“贫困救助”;仅12名空巢老人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占6.2%。83.3%的老人表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好或很好。56%的老人表示子女会经常来看望老人。

5.健康素养中等偏上水平,健康知识和健康基本技能处于中等水平

通过对163名空巢老人的健康素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163名空巢老人健康素养得分最高分149分,最低分76分,均值为124.7分。其中健康知识得分最高分40分,最低分20分,平均分33.5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得分最高分90分,最低分45分,平均分74.6分。健康基本技能得分最高分20分,最低分9分,平均分16.5分。

6.医疗健康相关信息获取渠道以人际传播为主,手机媒介为辅

30.1%的老人通过“子女告知”和“朋友聊天”获得医疗、健康相关信息。29.3%通过“电视广告”和“手机视频”。被访老人希望能够从“社区卫生院”和“社区居委会”等正式组织中获取“医疗、健康信息”。

四、对策建议

1.完善健康体检内容,提高健康检测频率

将视力、听力检查纳入到我们定期的常规健康体检中,将健康检测的间隔缩短为每半个月1次实现常态化动态健康体检。为高龄、独居老人开展上门健康体检和健康服务。

2.采用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服务

(1)为4位肥胖老人开展健康个案管理,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制定并开展个性化的健康计划。

(2)分别组织22位肥胖老人、32位体重过低老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老人开展“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利用团体的力量和智慧培养他们的疾病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改善他们的身体质量。

(3)开展“耳穴豆”、穴位按摩等中医康复活动改善老人睡眠质量。

(4)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慢病老人的遵医行为,开发简便、科学的用药盒提高慢病老人的按时按量用药行为。

3.搭建多种宣传平台,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素养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介、宣传手册册、实地培训等形式开展“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技能”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素养。

4.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讲,完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由社区居委会组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讲会、社会养老保险知识竞答赛等活动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参保意识和政策知晓率。同时,完善社会保障的内容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5.培育老年志愿互助团体,营造互帮互助的文明风尚

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女性多余男性,低龄老人人数多余中龄老人和高龄老人。因此,我们在可以将低龄女性老人进行培训为互助养老志愿者,开展定期巡视高龄、独居老人和为中高龄老人提供照护服务。同时,通过完善老年志愿者激励机制将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常态化、持续化。

6.引导周边爱心资源参与到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服务中

根据《重庆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和《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意见》两个文件的指导方针。我们可以充分动员周边爱心企业、医学类高校师生志愿者资源,开展“校地合作”,促进养老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常态化。同时,引导本地医药养老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参与到农村养老服务当中。

参考文献:

1.许家鑫.程梓敉.四川农村空巢老人门诊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J]. 2021,48(23);

2.李佳楠.刘伟.农村空巢老人急救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21,21(11);

3.刘芳娥.王佳.护生志愿者对农村空巢老人健康促进的干预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22,37(12);

科研项目:2021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健康乡村”背景下重庆市农村慢病老人社会心理服务需求及供给研究(项目编号:22SKGH610);2021年重庆护理职业学院校级课题: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Y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