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故障查找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电力电缆故障查找方法

吴德华

国网山西技培中心大同分部,山西 大同 037039

摘要:供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是由电力缆线故障所引起的。能够对故障节点进行精准、迅速的定位和排除是维护电力电缆正常工作和运行的关键。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力电缆故障及查找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电缆;故障;测试

引言

电力电缆是重要的输配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导致线路停电,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电缆线路维修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往往带来很大的社会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千方百计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确保电缆线路正常运行,尽量避免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相关单位一定要引起重视,发现电缆故障后要认真分析原因,做好故障测试,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我国电力电缆的正常运行。

1电力电缆故障测试查找方法

1.1电桥法

在检测电缆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检测故障的方法是高压电桥法。其检测原理如下:针对高电压电桥中恒流电源的刺穿导致电缆故障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使较大的电桥电流进行流动,从而使相应的电位差形成于电桥整体线路的两边,通过对电桥平衡进行协调的方式,对故障位置的差距进行统计。针对实际应用高电压恒流电源来讲,能够实现电桥高阻检测范围的拓展,相对而言,其能够更加准确和便捷地检测结果。并且,针对电桥法的分析理论,也就是电缆线路整体电缆和中心线路电阻按照比率分配的这种特性能够推动形成电桥检测机制。电桥法检测具有便捷、准确的特点,并且不易出现高压击穿,但是由于电桥法检测不能解决高阻抗和闪络电缆故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减少了对电桥法的使用,但是电桥法仍然是一种有效的电力电缆故障检测方法。

1.2低压脉冲反射法

应用低压脉冲反射的方法检测电缆故障的情况下,需要将低压脉冲注入到损害的线路当中。在脉冲顺着电缆线路向故障位置传输,也就是电流输送过程当中碰到阻抗不符合的情况下,在检测设备上显示反射脉冲,借助设备对记录的数据进行体现,从而对电缆的波速度和反射脉冲的来回时间差值进行计算,最终获得测试点和故障点间的距离。如此的方法比较简单,能够更加显著地呈现测试的结果,在难以对故障资料进行确定的时候,能够直接性地进行检测。然而,其也面临着不足之处,也就是不可以适用在闪络性故障和高阻抗故障上。

1.3冲击高压闪络法

在检测电力电缆故障的一系列方法当中,平时施工工作者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方法是冲击高压闪络法。该方法的检测原理是:在将冲压高压施加在故障电缆开端位置,进而非常迅速地击穿出现故障的位置,且将故障位置一瞬间的电压突跳信息数据记录下来。对电缆始末和电缆故障位置的数据信号的消耗时间进行认真地分析,进而测试其时间距离,最终获得故障位置,且实施相应的策略。脉冲电流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但是故障点精确度的确定稍差,目前在电力电缆故障检测中经常使用,许多检测员随身带有检测设备,可以及时对发生故障的电缆进行检查。

1.4二次脉冲法

二次脉冲法是借助“一体化高压发生器”形成的一瞬间的冲击高压脉冲进行有效地应用,且引至电缆的故障位置,在有效地刺穿故障位置的情况下,实现击穿之后故障点形成的电弧的持续时间的延长。并且,应当明确的是,在相同的时刻,一个触发脉冲能够触发电缆检测仪器的工作和二次脉冲自动触发设备,通过启动二次脉冲自动触发设备能够将两个低压脉冲发射出去,通过形成二次脉冲的设备之后在检测故障电缆上传输,进而击穿电缆。借助检测仪器对形成的电弧的全程反射波长和电压波形浮动特点进行查看,在检测设备的屏幕上进行综合性地记录,并且需要对各种类别的电流波动进行区分,其中一个体现了短路电缆的实际故障距离,另一个体现了实际的电缆长度。

1.5小波分析法

小波分析法主要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通过干扰、分析和抑制不同的信号,从而取得信号故障特征参数,有效的将使用脉冲法时对电缆和故障定位的各种电磁干扰排除掉,从而实现了对故障测距的精确性。利用小波分析法能够有效的实现信噪分离,能够将混合信号分解成各种不同频率的信号,而且在时域上能够做某将其位置、波形及幅值更直观的的表现出来,准确对信号上的奇异点进行分析,在对电缆故障定位中反射脉冲的起始点寻找时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电力电缆故障控制措施

2.1重视电缆的材料

电缆的质量的好坏是决定电缆使用寿命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使得电缆免于外力损坏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在进行电缆的铺设之前,一定要保证电缆材料的质量。从工作性质上来看,电缆材料应该选择绝缘性能高、耐高温的材料。电缆质量要从采购做起,采购人员在进行电缆的采购工作时,一定要选择具备相应质量保证的生产厂家。另外,电缆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一定要聘请专业的检测人员对电缆的质量进行检测,符合相关国家的质量标准后才能进行电缆的铺设工作。同时,电缆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要做好维护工作,相关部门要定期对电缆进行检测,对于老化、损坏的电缆及时更换,减小维修的频率,保证电力工作的正常进行。

2.2做好防外力破坏工作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电缆线路外力破坏防护措施。据电缆故障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外力破坏造成的电缆故障占到总故障次数的一半以上。在电缆线路保护范围内有道路施工工程时,电缆运行单位必须严格审查施工方案,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与施工单位签订保护协议书。施工期间,应有电缆运行人员到现场进行监护。同时,电缆运行人员应根据巡视周期和要求开展电缆线路巡视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制止电缆通道上方的违法施工,确保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在电缆施工时做好监督工作,避免因为人为的作用破坏电缆,造成电缆机械损伤。另外,电缆投入使用后,切忌超负荷使用,要实时检测电缆的负荷使用情况,一旦出现超负荷使用要及时停止,避免电缆因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2.3对电缆线路运行负荷进行监视

电缆线路的载流量应根据电缆导体的允许工作温度、电缆各部分的损耗和热阻、敷设方式、并列回路数、环境温度及散热条件等计算确定。过负荷会导致导体温度过高,使电缆绝缘受损,严重时可能形成“热击穿”。运行单位应对电缆线路实际负荷进行监视,并利用红外热成像仪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运行中的电缆线路设备进行温度检测,判断是否有某一点温度过高或温度分布异常。

2.4做好日常维护和检查

电力电缆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缆发生故障的概率,一般来说,日常维护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电缆周边的土壤湿度检查、电缆使用情况、环境温度变化等,一些环境和湿度数据需要进行长期的观测,如果出现长时间的降雨等现象,就要采取措施避免暴雨在土壤中对电缆造成损害;此外,也要注意电缆的机械磨损情况,检查电缆周边的路面是否有过度碾压等情况,加强对电缆埋设环境的保护;对电缆的检测必须要定期开展,一般来说,每三个月应该进行一次重点检测,每六个月应该对电缆进行一次全面检测,通过定期的检测能够及时修复一些小问题,避免造成严重故障,如果电缆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应该及时报告并组织更换。通过有效的日常检查维护,能够确保电缆的正常工作状态,并且能够及早发现电缆存在的隐患,减小或者消除故障的影响后果。

3 结束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电力电缆在运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机械损伤、化学损伤以及超负荷运作等。相关施工以及单位一定要引起重视,发现电缆故障后要认真分析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我国电力电缆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原野,冯成.电力电缆故障的检测及预防[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3(02).

[2]张瑞喜.分析和思考电力电缆故障的预防及预防检测[J].城市地理,2014(14).

[3]林华.电力电缆故障的检测与预防对策[J].通讯世界,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