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科普:心肌炎的科普小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2

心血管内科科普:心肌炎的科普小知识

谢雪梅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  心血管内科  四川绵阳  621000

在心血管内科的众多疾病中,心肌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心肌炎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还有一部分是有其他疾病引起的。虽然有一部分心肌炎患者可以自愈,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的心肌炎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心脏问题,甚至会出现死亡。那么心肌炎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又有哪些症状呢?以及到底该如何治疗与预防?下面就对这些患者关心的问题一一解答。

一、什么为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心肌炎的出现,多是由于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引起的。心肌炎的病因有哪些呢?心肌炎会在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出现,比如细菌、病毒等,白喉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之一,也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心肌在细菌感染时会受到损害。心肌也会在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影响下出现心肌炎,葡萄球菌等是主要致病菌。脑膜炎球菌菌血症等偶尔会侵犯心肌,隐球菌等引发心肌炎症的情况十分少见。心肌炎成为当下心血管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毒性和细菌性心肌炎最为常见。所以一旦发现有心肌炎,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这样才能及早痊愈。从古至今健康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如何守护自己的健康,了解自身身体出现的问题,并展开针对性治疗成为难点。心肌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病变,对人体会产生极大危害。所以大众尤其是患者要更加全面的了解心肌炎,并能及时治疗心肌炎,改善不良症状,守护自己的健康。

二、心肌炎的危害

在急性期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引发多种危害,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常见的危害有心力衰竭、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脏性猝死[1]

(1)心力衰竭

心肌当受到病毒侵害的范围较广时,就会出现重症急性心肌炎,严重损害心肌细胞,表现为心脏扩大,血性心力衰竭等,心力衰竭也会在心律失常下引起,如果症状表现较为严重会造成患者死亡。

(2)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刚开始的症状表现,主要为发热、肌肉酸痛等,与中度心肌炎有些相似[2]。如果患者并未展开及时治疗,则会引起猝死。感染者如果长期处于劳累状态,会从急性转为慢性心力衰竭,严重危害心脏健康,会出现心功能严重受损等各种情况。

(3)心脏性猝死

患者会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下,让患者出现心脏性猝死。但患者并没有在猝死时表现出明显的心肌炎表现,一般只能在尸检时发现。

三、心肌炎的的症状

1心率改变

人们的心率增速与体温是不相称的,心率往往会出现异常,是心肌炎的的症状之一。

(2)心脏扩大

心肌炎的症状不严重时,心脏在扩大后会恢复。但心脏扩大比较显著时,说明患者的心肌炎比较严重。

(3)胸痛

心肌炎患者往往会有比较剧烈的疼痛,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会持续好几天。很多患者的疼痛感在服用药物之后难以得到有效缓解,这种疼痛难以忍受。

(4)杂音

吹风样杂音或舒张期杂音会出现在心尖区的收缩期,发热等是造成前者杂音的主要原因,左室扩大造成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是后者的主要原因[3]。杂音响度一般会在六级以内,且会在心肌炎改善后逐渐消失。

(5)发热、咳嗽

患者在发病前的3周以内,会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这类症状多出现在青年患者中。

(6)恶心

患者的恶心表现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以单独出现。

四、心肌炎的治疗与预防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心肌炎的治疗不再是什么疑难杂症,但到底该如何治疗与预防呢?下面就介绍一下比较常见的几种治疗与预防方法。

(1)治疗

第一,对于心脏而言过度的身体负荷属于透支行为,所以心肌炎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并且要保持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而言要尽早休息,对心脏负荷予以减轻,多吃易消化与高蛋白食物;

第二,抗病毒治疗是治疗心肌炎的有效手段,需及早开启,有效控制与治疗病情;

第三,在人体中心脏为发动机,为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就要营养心肌,并能保持平整的心率,在治疗急性心肌炎是,可以适当使用药剂,比如由基清除剂;

第四,对于治疗效果不适很理想的患者来说可以在发病10~30天使用糖皮质激素,但这种药物并未在临床上得到公认的疗效,所以不推荐常规应用。

第五,如果患者在心肌炎的影响下,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比较严重的病情时,需及时对症下药予以治疗。当出现心律失常时,要及时休息,卧床休息时间一般为3周左右,如果心肌炎比较严重,且有心脏扩的患者,休息时间需延长,要达到6个月以上。

(2)预防

如何预防心肌炎也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对于心肌炎的预防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第一,预防感染。病毒感染是产生心肌炎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治疗是最为重要的是预防病毒,减少或者避免呼吸道、肠道的感染。如果在平时经常感冒,一定要注意休息,且加强营养,在平常需适当运动。

第二,适当休息。充足的休息对于急性的心肌炎患者而言十分重要,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调整休息时间。症状在重症消失后会恢复,但对于有后遗症的患者,一定不要熬夜,减轻工作压力。

第三,饮食调摄。饮食对于心肌炎患者来说也十分重要,要多吃高蛋白与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要注意在饮食上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类食物,尽早戒烟戒酒。可以按照医生的叮嘱,多吃菊花粥、人参粥等。

第四,适当体育运动。为预防心肌炎,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体育锻炼,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锻炼方案,锻炼主要以慢跑、跳舞等为主。锻炼期间要注意时长与强度,以不产生二次损伤为主。

总结:虽然心肌炎作为一种疾病对人体会产生极大危害,如果不幸患上此病,也不要过度紧张,只要及时就医,谨遵医嘱,积极治疗,定期检查,同时,也要通过适当休息、饮食及体育锻炼等其他辅助途径,逐渐改善与提升患者的身体素养,加快疾病的恢复。在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药,切忌随意停药。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也能加快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B.Baessler, C.Luecke, J.Lurz,等. 伴有急慢性心衰症状心肌炎的心脏MRI及心肌T_1,T_2图纹理分析[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9, v.42(06):98-98.

[2]方明. 关于"心肌炎"那些事[J]. 家庭生活指南:下旬刊, 2020(4):1.

[3]陈文浩, 张焕基, 郭攸胜,等. 活检证实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策略及预后[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 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