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2

个性化护理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胡元琴

江安县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取该时间段100例产妇作为研究目标,依据随机法分为病例组、对照组,组内各50例患者。病例组开展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评定两组护理成果。结果:病例组SAS、SDS评分存在理想性(P<0.05),护理后,病例组MMSE、健康知识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依次为(28.24±1.31)分、(78.54±7.51)分、(82.65±6.47)分,对照组依次为(24.15±2.38)分、(63.73±10.11)分、(66.71±6.71)分,病例组各项评分与预期目标相近(P<0.05)。结论:在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开展个性化护理可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不仅可降低产妇SAS、SDS发生率,并且可显著提升产妇对健康知识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度,具有大力宣传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初产妇;新生儿

对于初产妇而言,由于分娩知识掌握的不充分,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并且在分娩后,产妇不能很快的适应角色转化,产后抑郁具有较高的发生几率,给产妇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1]。因此,临床在对产妇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开展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缓解和消除产妇负面情绪,提升产妇和新生儿幸福感[2]。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对初产妇开展个性化护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段: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研究目标:选取该时间段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法分为两组,组名分别为病例组、对照组,组内各50例患者,两组基础资料介绍如下:病例组初产妇年龄在21-33对,年龄区间为(23.54±3.16)岁,孕周在37-41周,孕周区间为(40.03±0.26)周,对照组年龄在22-34岁,年龄区间为(24.01±3.98)岁,孕周在39-40周,孕周区间为(41.12±0.37)周。纳入标准:(1)知悉本次研究内容。(2)自愿签署同意声明。(3)意识清晰,可进行简单的交流。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障碍。(2)临床资料不完整。(3)对本次研究存在抵触情绪。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内如包含对介绍病房环境以及住院规定等。病例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合评估结果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引导和鼓励产妇说出心中疑虑,对其困惑给予详细的解答,在与产妇或其家人沟通期间,适当的运用沟通技巧,使产妇的负面情绪得到最大限度缓解,建立和谐的医护关系,让产妇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2)环境护理:加大对病房的管理力度,给产妇提供健康的住院环境,实时调节病房的光线、温度、湿度,进一步确保产妇居住环境的舒适性。(3)生理护理:结合产妇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方案,在对患者热量计算阶段,将产妇妊娠期身高、体重作为基础,若产妇发生皮肤瘙痒以及关节疼痛等情况,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4)产后个性化护理:医护人员依据产妇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健康宣教,内容包括产褥保健、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护理等有关知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有关知识掌握评分。

1.4统计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获取的全部信息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x±s)(%)分别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应用t检验,若P<0.05则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SAS、SDS评分

经差异护理后,病例组SAS、SDS评分改善明显(P<0.05),见表2-1。

表2-1两组SAS、SDS评分对比表

组别

例数

SAS

SDS

病例组

50

22.1±6.2

21.5±4.2

对照组

50

25.9±8.6

23.9±6.9

2.534

2.100

0.013

0.038

2.2统计两组有关知识掌握评分

经统计,病例组MMSE、健康知识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具备理想性(P<0.05),见表2-2。

表2-2两组MMSE、健康知识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

组别

例数

MMSE平分

健康知识评分

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

病例组

50

28.24±1.31

78.54±7.51

82.65±6.47

对照组

50

24.15±2.38

63.73±10.11

66.71±6.71

10.645

8.315

12.092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初产妇对分娩知识以及育儿经验等方面的掌握相对不足,不能良好的掌握产后自我护理以及自我保健方法,加之分娩后产妇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产妇极易产生负面情绪[3]。相关研究显示,对产妇开展个性化护理,可有效调节产妇心理状态,提升其对健康知识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对产妇和新生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4]

本次研究中,经差异护理,病例组SAS、SDS平分依次为(22.1±6.2)分、(21.5±4.2)分,对照组依次为(25.9±8.6)分、(23.9±6.9)分,病例组SAS、SDS评分更为理想(P<0.05),病例组MMSE平分、健康知识评分、新生儿护理知识评分更加接近预期目标(P<0.05)。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开展个性化护理,不仅可显著降低产妇SAS、SDS平分,并可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度,具有广泛使用和宣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莹,王丹.家属参与孕期训练对初产妇心理状况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6):160-162.高海红,贺孝良.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和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J].西藏医药,2017,38(03):73-74.

[2]贾莉.母婴床旁护理联合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02):170-172.

[3]李倩.母婴床旁护理管理在初产妇中对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重要性[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5):289-290.

[4]吴莹,王丹.家属参与孕期训练对初产妇心理状况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6):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