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廖志勇,

潜江市园林卫生院, 433100

摘要:目的  对比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从笔者所在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接收的剖腹产手术孕妇130例,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孕妇。手术中观察组使用布比卡因作为麻醉剂;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作为麻醉剂,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达到最高麻醉阻滞面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5.38%,对照组93.85%,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接受麻醉后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达到最高阻滞面所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腰麻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布比卡因的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达到最大阻滞面所需时间明显比罗哌卡因优异,临床上应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身体情况灵活选择麻醉药物。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剖宫产;麻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妇女的生产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使得妇女的健康得到了更高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妇女生产前的宫缩疼痛带来的痛苦。目前,剖宫产手术越来越成熟,促使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的方式分娩,而剖宫产必须使用麻醉药物镇痛,为了降低对婴儿的不良影响,在选择麻醉药物以及使用量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都是临床上妇产科常用的麻醉药物,其中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的酰胺类药物,弥散性较好,不会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较大的毒性反应[1]。为对比分析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笔者进行以下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接收的剖腹产手术孕妇130例,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孕妇,年龄24~42岁,平均(31.25±3.2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孕周等差异都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剖宫产手术前,将所有孕妇的使用药物取消,分别监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阶段的生命体征,且开通静脉通路。手术准备时,指导孕妇侧卧于手术床,使用L2~3作为穿刺点,进行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时见有清亮的脑脊液回流,则代表穿刺成功,实施麻醉药物注射[1]。对照组患者于观察组患者的注射方式不存在明显差异,注射方法均是头端药物注射的方式,注射速度应保持0.1ml/s匀速进行,在硬膜腔向头侧放置导管3cm。另外,观察组孕妇使用0.5%的布比卡因麻醉,对照组孕妇使用0.5%的罗哌卡因1.5ml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表现。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最高阻滞面时间。麻醉效果评价方式:优,孕妇接受麻醉后没有不适情况,且镇痛效果良好哦,肌肉保持松弛,手术进展顺利;良:患者用药后有轻微的不适反应,采取辅助药物后才能保证手术的进展;差,患者接受麻醉后出现明显的不适情况,且镇痛效果不明显,患者肌肉紧张,改用全麻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3]。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均采用 SPSS 23. 0 的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s)表示,用 t 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以 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评价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5.38%,对照组93.85%,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观察组

65

56(86.15)

6(9.23)

3(4.62)

62(95.38)

对照组

65

54(83.08)

7(10.77)

4(6.15)

61(93.85)

χ2

1.372

P

>0.05

2.2 两组患者感觉平面情况评价

    观察组患者接受麻醉后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达到最高阻滞面所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感觉平面情况差异比较(±s)

组别

例数

起效时间(s)

持续时间(min)

达到最高阻滞面时间(min)

观察组

65

60.15±23.15

204.53±18.95

13.86±9.86

对照组

65

88.21±24.32

154.45±29.42

16.12±12.34

t

9.632

17.528

8.639

P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医疗技术越来越成熟,剖宫产的安全性也不断提高,由于孕妇自身身体原因以及担忧自然分娩前疼痛原因等使得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的方式。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处于半身或全身麻醉状态,但是孕妇属于特殊群体,在使用麻醉时,需要考虑是否会对婴儿产生影响,麻醉药物的效果,麻醉持续时间、麻醉达到最大阻滞面的时间等,这些时间需要结合手术的需求来选择麻醉药物以及药物的使用剂量

[4]。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采取布比卡因作为麻醉药物,对照组采取罗哌卡因作为麻醉药物,研究结果得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腰麻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布比卡因的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达到最大阻滞面所需时间明显比罗哌卡因优异,所以临床上应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身体情况灵活选择麻醉药物。

参考文献:

[1]张小平,乐琴,王清平.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 基层医学论坛,2017,17:2217-2218.

[2]张元玲.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5:84.

[3]何乃维. 剖宫产手术中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9:191-193.

[4]尤琪. 剖宫产手术中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