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6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郭晓芳

呼伦贝尔市第四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021000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断率,并规范诊治。方法 回顾2018年1月—2022年8月 6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结果 6例艾滋病抗体阳性患者 均有发热、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难、个别有呼吸衰竭等呼吸道症状及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改变影像学改变共同特征。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表现、体征 影像学方面有共同特性,临床医师首次接诊时如发现影像学提示双肺弥漫性病变患者要及早完善传染病筛查,以利于早诊断、早治疗并及早按感控要求隔离、转诊。

【关键词】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特征

病例一

男性 48岁 急性起病,于入院前15天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胸闷伴发热。无胸痛、喘息。查体:体温38℃ 心率100次/分 呼吸频率22次/分,血压100/70mmhg 血氧饱和度95% 颜面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底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双下肢无浮肿。胸部CT提示双肺间质改变 双肺高密度影 考虑炎性改变。输血系列中提示 艾滋病病毒抗体177.89S/CD(参考值0.00-1.00)按感控要求转上级医院,完善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后明确肺孢子菌病诊断,给予口服磺胺治疗。

病例二

   男性 46岁 急性起病 咳嗽、咳痰、伴发热10天。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及咳痰、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0℃,活动后感胸闷气短,在诊所静点相关抗生素,具体不详,无好转入院。查体:体温:38.4℃,心率96次/分 血压106/73mmhg 血氧饱和度92%,呼吸略急促 颜面口唇无紫绀,双肺无明显干湿性啰音,血气分析:氧分压76mmhg 二氧化碳分压31mmhg 胸部CT 双肺大片状磨玻璃影,考虑炎症。为除外艾滋病给予做传染病筛查,提示HIV64.62 S/CO参考值(0.00-1.00) 再次复查 54.83 S/CO 按感控要求转传染病医院,但患者在大连市居住,故返回当地诊治,随访后反馈诊断肺孢子菌肺炎对症治疗。

病例三

男性 44岁 起病缓,咳嗽、咳痰、喘息一个月入院,无发热。查体:体温36.5℃心率76次/分,血压106/60mmgh,慢性病容,咽部无充血,双肺无干湿性啰音。胸部CT提示右肺门占位不除外,周边可见磨玻璃片状影。艾滋病病毒抗体128.00S/CD,按照感控要求给予转传染病院,后转上级医院完善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检查后明确肺癌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

病例四

门诊患者,男性 30岁,咳嗽、胸闷、气短一周。查体:神清,语音流利,口唇无紫绀 双肺无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考虑不除外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给予完善四病筛查提示艾滋病抗体 158.00S/CD,患者到哈医大附属医院做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后明确肺孢子菌肺炎,口服相关药物治疗。

病例五

男性,28岁 急性起病,咳嗽、高热、喘息一周入院。查体:急性病容、呼吸急促、活动受限。颜面口唇略紫绀 双肺无干湿性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血氧饱和度85%,血压100/80mmhg,病情危重,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病灶,考虑肺孢子菌肺炎,给予完善四病筛查,提示艾滋病抗体178 S/CO,明确艾滋病抗体阳性,按照院感要求转传染病医院救治,次日患者死亡。

病例六

男性 43岁 起病缓 反复发热一个月入院,患者近一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4℃伴随阵发性头晕、寒战、发力、多汗,周身酸痛,活动后出现喘息,干咳,无痰,咳嗽时出现胸痛,2022年07月05日于牙克石市中蒙医院查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强,于社区诊所静点头孢噻肟钠,氨溴索 口服抗病毒口服液 感康等药物。查体:体温 38.4℃心率94次/分 血压93/59mmgh,血氧饱和度92%,神志清 问话回答 自动体位 步入病房 查体合作 颜面口唇无紫绀 胸廓对称 双肺呼吸音粗糙但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辅助检查: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改变 输血系列提示艾滋病抗体阳性 再次复查艾滋病抗体提示183.53S/CO,考虑肺孢子菌肺炎,给予疾控中心再次审核艾滋病抗体情况,单间隔离治疗,经院内会诊建议按院感要求转专科医院诊治,随访后追问后续治疗情况,在外院完善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

讨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诊断标准参考2011年《艾滋病诊疗指南》,所有患者均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初筛及疾控中心复查,肺孢子菌肺炎诊断标准为:1、起病急或隐匿,干咳气短 发热2、肺部阳性体征少,可闻及少量湿啰音,3、胸部影像学提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改变,4、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 严重者有I型呼吸衰竭,4确诊需要病原学检查,因院感要求本组6例患者未在本院完善支气管镜检查,但随访后在专科医院完善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或滋养体,故均有相关依据明确诊断,艾滋病是HIV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后导致免疫系统功能进行性下降产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的综合征,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疾病。肺孢子菌作为机会感染病原体,患者免疫力低下时侵入患者肺部主要停留在肺泡间质和肺泡腔内,引起肺泡炎,肺间质炎以及小叶间隔增厚,在影像学上表现磨玻璃样改变,网状影碎石路征等表现,6例患者均为中青年男性 虽然临床表现多样,但也有一些共同特性,例如有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出现血氧饱和度低下,甚至出现I型呼吸衰竭,影像学均有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改变特征。故在临床中遇到双肺弥漫性病变患者应及早完善传染病筛查,一旦明确艾滋病抗体阳性者高度怀疑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早转运。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2):1-18.

[2]邱玉英,张英为,陈露露等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杂志,2016,15(1)2-6

[3]严阳波.白浪.HIV/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概述[j]四川医学.2018.39(6):707-709

[4]张庆团,覃善芳,吕青,艾滋病患者外周血象及骨髓象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