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王金凤

身份证号:654222199005163226

摘要:施工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企业的成本是解决施工企业面临压力的有效手段。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有关键的作用。目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地掌握程度不够,在工程预算和工程建设阶段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的成本和资金,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本文就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好的指导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建筑;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传统行业备受冲击,新型业态不断出现,各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建筑行业首当其冲。建筑行业要想实现自身稳健长足发展,就必须要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环节落实好相关工作,使建筑工程的效益最大程度的发挥。所谓建筑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切费用的综合,只有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有效造价控制,才能够使工程的实际效益同预期效益达成一致,从而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建筑企业必须要全方位提高对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重视。针对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亟待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出现,才能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

1.1施工与材料问题

设计结束后,要通过施工将工程项目建设完成,除了要投入充足的人力之外,材料、设备等也必不可少,该过程也与工程造价息息相关。一般施工耗时长、过程复杂,尤其是之后的报批过程,更是充满不确定性,几乎都是依据现场签证来进行审批结算的。因此,工程造价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支持现场签证,而现场签证管理的质量,则决定着之后审批结算的结果。另外,施工材料的购入是根据施工各个阶段的情况来有序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市场不断变化,材料价格、人力成本、机械设备价格等随时在调整,因此,工程造价也随时可能因此发生变化。目前建筑工程造价中,大多数造价人员都未能积极、实时地关注和监管材料及人工等方面的成本,进而使得造价紊乱,不利于建筑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1.2造价编制因素

造价文件是设计文件的关键构成部分,影响着工程造价。在编制概预算文件,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编制方法与设计文件,在充分了解建筑项目的建设条件、相关资料、材料价格等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引用、调整定额,从而控制工程造价。此外,编制人员应该严格遵循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避免出现多算、少算、漏算等问题,增强工程造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3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

工程造价管理包括对工程建设的造价进行预算、控制、核算、分析等工作内容,需要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造价管理的知识。现阶段,一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对策

2.1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充分掌握造价管理的相关知识。因此,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加强现有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现阶段,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人员缺乏专业的工程造价管理的技能,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较低。施工企业要重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通过组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学习的形式,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造价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保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招聘要求。施工企业在招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过程中,要严格规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学历、专业、经验等内容,可以适当提高对人员招聘的要求,比如,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或取得了本行业的证书等,从而保证工程造价人员较高的专业水平,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总之,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要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促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高效的开展。

2.2严格管控现场

施工之前,应进行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每个环节,尤其要强调质量和安全,并管理好材料及设施设备,无论是引进还是使用,都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做好潜在工程现场签证工作,提高预控水平,列举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造价问题,制定应对预案,协调各方,加快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2.3建立市场价格管理体系

建立市场价格管理体系,推行市场计价模式,制定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以工程合同为主,使项目各项报价更加合法,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动态管理,规范造价咨询服务流程,加强对工程造价及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使其能以更加优质的服务做好各项造价管理工作。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当具备工程造价主动控制的意识,将工程项目的预算、决算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对于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隐蔽性项目也要逐级上报审批,以此确定工程项目造价目标,保证造价控制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另外,还要综合考虑影响造价控制的各项因素,正确认识到预算与结算之间的紧密关系,发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尽全力的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4严格把控施工阶段资金投入

若在工程中随意更改或变化设计方案不仅容易延误工程施工进度,制约施工的开展,还容易产生更多的额外成本投入。成本管理最核心的目标就是保障投入资金与总资本成正比,使企业在合理范围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施工阶段,必须通过造价管理严密把控资金投入,确保物尽其用,不发生过度的成本浪费。房屋建筑工程在设计环节必须做到严谨、务实、科学、实用,最大程度地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方案二次变更的问题,施工过程应严格参考设计图纸进行推进。总成本控制目标下,施工方必须科学控制材料成本,在材料购入与使用环节做到效益最大化。从整体角度出发对房屋建筑项目的成本投入进行细化分析,材料成本所占的比例在总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造价管理控制工作中材料成本控制也占据了中心位置。在材料选择与购买环节应综合分析设计需求,对比筛选价格与质量最优比的材料,在不影响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物美价廉的材料,并精确计算材料的需求量。为了保障材料的质量,避免后期因材料不合格而复购造成浪费,采购人员不能仅凭借网络信息下单,必须全方位考察材料质量。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工程进度按需进行材料分配,最大程度地规避材料浪费问题的发生,落实材料减量化的措施,控制房屋工程的成本投入。

结语

总体而言,建筑工程基本都是长期复杂的项目,而建筑工程中的造价控制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系统的工作,需要立足整体视角,展开对建筑工程全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监督,加强政府部门、建筑企业、其他企业、第三方机构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明确工程质量达标的目标,加强对工程造价严格科学合理的管控,确保投资的合理和收益的理想。

参考文献

[1]练良娟,杨凌.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造价的措施[J].低碳世界,2017,7(9):222-223.

[2]张媛.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6,36(7):260,264.

[3]罗玉兰.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