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分析

邱宇

粤风环保(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本文介绍了当前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地下水污染的评价理论以及污染防治方法,以期通过加强地下水污染管理的方式,保证当前水环境的安全,希望能给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层次等级理论

引言: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污染面积在不断扩大,这一情况的出现给人们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现阶段,为了切实保证人们的安全,开展环境评价,对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细致分析,不仅可以为后续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支持,还能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一、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相较于表层水资源,地下水污染现象出现的概率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表层土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污染物的过滤与降解,但受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的影响,地下水污染现象越发严重,这不仅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还给人们的用水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现阶段,对地下水污染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由于地下水主要处于地层深处,因此,地下水污染较为隐蔽,地下水在污染后人们难以及时察觉。同时,由于地下水的位置较为特殊,因此,在发现地下水被污染后,人们很难确定地下水污染的具体范围。此外,由于地下水长期处于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并且其运转速度相对较慢、运转周期相对较长,因此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可能较大且污染物可能长时间滞留在地下水中,净化难度相对较大。

二、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理论

对环境治理工作来说,地下水环境评价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当前的地下水环境污染环境评价过程中,较为常用的理论基础包括层次等级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指标体系。

(一)层次等级理论

层次等级理论是一种将客观事物分解为不同结构次序结构体的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到在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工作中,会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并且不同要素之间包含着复杂的相对关系,若在开展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工作时,仅仅对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影响因素进行单独的分析,可能会降低评价工作的质量,进而给后续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现阶段,为了切实提升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工作的可靠性,需要对地下水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考虑多种因素对地下水污染环境的影响,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从而切实提升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工作的系统性与有效性。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强调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性,要求保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从地下水的角度来说,地下水与其赋予的介质环境相互作用,承载着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成为了地球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加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有效缓解,还能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而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推动力。在此背景下,将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工作中,从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以及自然的发展规律的角度,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为后续地下水污染治理、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支持[1]

(三)指标体系

受地下水迁移存在不确定性、地下水污染标准评价不够统一、地下水环境较为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现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精准度,可以通过构建标准的地下水污染评价体系模型的方式,为后续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在明确地下水环境特殊性的基础上,先结合实际情况,对各要素的独立性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在获取大量相关资料后,对该区域地下水信息进行整理,了解相关要素与地下水之间的关联性,再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将数学模型融入其中的方式,实现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工作的定性定量分析,切实提升评价工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举例来说,在构建地下水污染模型的过程中,可以应用Nemeerow指数法,其数学表达式为:

P==

其中,P指的是综合污染指数;n指的是参加评价的污染物因子数;i指的是单项因子;ci指的是水质指标实测数;c0i指的是第i个因子数的Ⅲ类水标准值;(Pimax指的是各类污染指数中污染指数Pi的最大值;指的是各污染指数的平均值。在实际分析过程中,P反映了地下水污染的严重度,P的数值越大,说明地下水污染严重度越大。

三、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法

现阶段,地下水污染的整体现状与2035年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目标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地下水污染的有效防控,在完成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工作后,可以以评价结果为基础,针对性的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实现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的有效遏制。考虑到地下水污染治理消耗的时间与经济成本较高,甚至很多时候地下水污染无法完全治理,因此,加强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性管理,从源头上降低地下水污染情况的出现概率,成为了一项极为必要的工作。具体来说,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是从源头防控地下水污染的一项重要环境管理制度,其基本原则为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可能影响当前地下水环境的规划建设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预估,提出具有针对性地地下水环境保障措施,为后续地下水环境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当前的地下水污染预防过程中,可以令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工作以“双源”思路为基础,将保护水源安全作为工作核心,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确定污染源的评价等级要求,通过落实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划定地下水污染重点防治区等方式,提高地下水水源保护区附近的准入要求,实施水源附近工程项目的分类管理,在避免污染源新增的基础上,尽可能实施水源区域范围内污染项目的控制,并且通过淘汰污染项目的方式,为当地地下水污染出现概率的降低提供有效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地下水污染预防治理工作时,其工作手段应遵循因地制宜、风险管控的工作原则,在对尚未污染的地下水进行预防管理的同时,为已经被污染的地下水选择合适的治理方式,在避免污染大范围扩散的同时,切实降低污染对周边环境以及生物安全的影响

[2]

结论: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地下水作为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资源,对其污染治理成为了一项极为必要的工作。在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开展环境评价工作,可以切实了解水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并为后续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鸿汉,梁鹏,刘明柱.新时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思考[J].环境影响评价,2022,44(02):24-27.

[2]郭丽,王延荣.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1(1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