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项目中利益相关者与项目参与各方利益一体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城市更新项目中利益相关者与项目参与各方利益一体化研究

胡琦1,2

(1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 210096;

2淮安市清江浦区物业管理中心,淮安 223001)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如何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城市更新成为改善城市环境、重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方式,并在各地积极尝试推广。由于项目涉及的利益群体众多且关系复杂,一旦处理不当不仅影响项目进度,更容易激化群体矛盾。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切入,总结城市更新中各参与阶段利益相关者,并以核心利益者角度出发分析其诉求和定位,最终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中促进各参与方利益一体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城市更新;利益相关者;利益一体化

1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然而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包括政府、原产权单位、开发商、居民以及施工、咨询等单位,而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诉求又存在巨大差距,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推动参与各方利益一体化成为制约城市更新项目推进的主要制约点。

2相关理论概述

2.1 城市更新理论

城市更新,主要是指在城镇化发展接近成熟期时,通过维护整建拆除、完善公共资源等合理的“新陈代谢”方式,对城市空间资源重新调整配置,使之更好满足人的期望需求、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把利益相关者界定为“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有整体性、有序性、竞争性与协同性等特点。

3城市更新过程中利益相关者识别与分类

3.1 城市更新过程中各阶段的利益相关者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城市更新的实施过程,可将项目各阶段主要利益相关者归纳为:项目所在地政府、建设单位、土地征收单位、被拆迁居民及单位、开发单位、街道居委会、银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咨询机构、周边社区、新闻媒体等。

3.2 城市更新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分类

为更清晰的表达各利益相关者间关系,将各主要利益相关者按照核心、一般和边缘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见表1),重点关注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行为,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诉求,以保证城市更新工作顺利实施。

表1 城市更新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分类

分类标准

分类依据

利益相关者

核心利益相关者

城市更新不可或缺的群体,与其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城市更新的实施

政府、开发商、拆迁居民、施工单位

一般利益相关者

与城市更新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所承担的责任使他们也对城市更新产生一定影响

社区

边缘利益相关者

一般被动地受到城市更新的影响,自身对城市更新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少

咨询机构和新闻媒体

4城市更新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定位

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对于旧城改造具有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个城市做好更新工作的成败。因此对于核心利益者的诉求和定位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见表2)。

表2 城市更新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定位

利益相关者

主要诉求

主要定位

政府

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城市面貌、保障社会稳定、获得个人政绩和经济利益

政策制定、规划审批、招商引资、监督管理、引导拆迁

拆迁居民

取得拆迁补偿、获得各类经济补贴、分享增值收益

参与城市更新方案制定、配合拆迁

开发商

获得开发收益、提升自身品牌效应、落实社会责任

开发建设、参与更新方案制定

工程承包商等项目执行者

谋求更多的利润会增加工程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质量、提供质次价高的设备(材料)

承担实施、参与更新方案制定

5 城市更新过程中促进各参与方利益一体化的对策措施

城市更新过程中起重要决定作用的两个利益相关者是政府和建设单位,一个是决定项目性质的决策者,一个是负责项目实施的管理者。作为项目的核心,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存在不同的联系和利益关系,这二者行为将直接影响项目成败。

5.1 政府角度

政府作为项目的决策者、主导者、监督者和协调者,决定城市更新项目规划、范围、融资方式等,虽不直接参与项目实施,但其引导、监督和协调至关重要。

5.1.1针对直接的利益相关者

做好宣传,注重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透明,从前期建立公众与项目的联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反馈渠道,加大政府对群众信访的关注度和信访工作执行力,确保居民的合法诉求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建立协商规则明确化、程序透明化的协商制度,在项目决策过程中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的确定引入听证会制度,前置拆迁方的参与度。

5.1.2针对主要利益相关者

项目建设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即建设单位、土地整理征收单位及开发商。一是建立合作互信和双赢的伙伴关系。政府应组织各部门做好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划定功能区域,协调与周边环境的外观形态;二是政府从利益分配者向协调监督管理者转变。妥善处理不同利益主体间关系,加强宏观引导协调,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补偿安置政策等,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三是建立项目利益协调考核评价制度,将监督的结果与绩效考评结合,建立全过程跟踪评价制度,提高相关利益协调管理水平和方法。

5.1.3针对边缘化利益群体

主动借助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及时公布项目规划、房屋征收到项目实施将项目相关程序、方案,形成正向的舆论引导。

5.2 建设单位角度

建设单位是项目的投资人和组织者、实施者,其行为直接决定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需采取差异化的处理措施协调各方关系和解决问题。

(1)充分重视、理解政府对项目的态度和要求,建立汇报和报告制度,以会议或专报、简报等形式定期将项目进展、存在问题、需协调事项等向政府及时汇报,寻求支持和协调,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与土地整理征收单位、开发商和建设主管单位等重要参与方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工作职责、掌握工作进展、关注期望诉求、协调处理项目过程中有关问题。

(3)充分重视涉及拆迁居民的意见需求,做好前期调查,考虑其需求和意愿,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处理好规划、建设、拆迁补偿等相关工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4)关注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要求,如信誉能力、偿还能力、项目收益等,配合银行提供相关资料或考察,争取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5)关注新闻媒体相关舆论对项目的讨论和评价,发现不属实的负面舆论导向应及时进行舆情处理,同时将项目进度情况以新闻等形式向社会告知。关注周边居民对项目实施的态度,做好解释工作,加大信息公开,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虚假信息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6 结论

文章以城市更新过程中各参与方利益相关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城市更新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城市更新中各阶段参与方做好识别与分类工作,将其划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一般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并从核心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分析其诉求和定位,从不同类型和不同城市更新模式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最终以项目决策者(政府)和项目实施者(建设单位)两个角度,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中促进各参与方利益一体化的对策措施,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项目风险,促进城市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一鸣.城市更新过程中多元利益相关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9.

[2]王建平.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历史街区功能置换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0):53-55.

[3]席尧.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公众参与城市更新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24.

[4]黄沛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城市更新项目规划方案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