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管理及处置办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学校安全管理及处置办法探究

王鑫

贵州省盘州市响水镇中心小学   贵州省   553505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是确保校园的安全性,尽可能杜绝校内外的安全隐患。这不仅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也要密切联系学生家庭,共同构建家校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制度。本文针对学校安全管理及处置办法,提高安全管理实效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构建文明精细管理安全管理

构建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校重要的工作内容,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领导层要始终把建设文明校园与平安学校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管理网络

1.组建领导小组。建设文明校园、平安学校有赖于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以便及时有效进行调控管理。为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我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各年段长为成员的文明校园、平安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签订各类责任书,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德育处、安保处分别制订相关工作计划,使全体师生都自觉地投入到文明、平安校园的创建中来,开创人人讲文明、人人讲安全的良好局面。

2.定期开展督查。我校定期开展文明行为、安全隐患检查,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自查报告会。领导小组每周对学校进行一次常规的文明行为、卫生、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和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对策,对各类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上报、不漏报、不瞒报、不虚报,力争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校园和谐安宁。

二、注重基本建设,形成共建氛围

1.不断加强学习。组织教职工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对照文明校园测评体系和平安学校考评细则,注重“负面清单”和“一票否决”内容对学校考评的影响,让教师在学习与警示中进一步明确教育岗位的特殊性,自觉践行文明条例,传播正能量,形成共建氛围。

2.注重完善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文明行为,加强相关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增强工作的规范性。如根据新增课后服务工作项目需要,学校编排制定了《课后服务资料汇编》,其中涉及文明礼仪和安全的内容有用餐礼仪规范、课间礼仪规范、延时管理制度、课后服务安全保障制度等,文明行为和安全管理细化到每个环节,形成制度管人、齐抓共管良好局面。

3.注重设施建设。按照“文明有序、防范严密、控制有力、全面设防”的要求,加强防范设施建设,学校建立警务室,购置视频监控设施、一键报警装置,按标准配备消防设施、安保器械等。配合有关部门对防雷装置、防撞设施、防暴装置、消防设施、用电线路等进行安全检测,充分保证物防到位,保障校园安全防护。

三、强化精细管理,形成有效保障

1.加强文明接送管理。规范文明上下学行为,实行定点接送制度。学生放学一律排路队由最后一节任课教师带到路口,每个路队一个班牌,方便识别。学校提前放学或特殊原因无法按时放学的及时通知家长,保证接送工作文明、有序、安全运行。

2.加强交通导护管理。实行家长交通志愿者导护制度。家长自愿报名参加导护,接送路口有斑马线的两端各站立一个家长,佩戴志愿标志,手举交通标识牌,组织学生排队有序过马路。

3.加强教学安全管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将文明礼仪、安全教育贯穿到日常教学和学习生活中,做到有机渗透、相互融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及家长力量,结合主题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地震消防、防暴抗暴、防拐防骗等各种演练活动,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4.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食品卫生关系学生生命安全,一定要把好学生的“入口”关。学校虽然没有食堂,但课后服务的午托和晚托用餐同样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与餐饮公司密切联系,帮忙编排食谱,并对食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加工、分发、运输、保温提出相关要求,严拒不良食品。用餐中如有发现食物卫生问题或其他异常问题,及时向餐饮公司反映。学生用餐食品抽样保留,分类存放冰箱备检。

5.加强卫健安全管理。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定期通报风险地区信息,严格排查风险地区往来人员,实行疫情报告制度,做好疫情防控演练和应急处置工作。每天对教职员工、学生进行晨检午检,组织师生做好疫苗接种及核酸检测工作,做好特殊人员登记建档工作。定期对校园进行消毒,防控物品定期检查更新。定期开展有关保健知识讲座,密切联系定点医护人员、卫生员对参加大型活动的学生进行跟踪保护。

6.加强警务安全管理。严守校门第一道关卡,严格执行值班室各类安全制度,实行24小时(含节假日)值班制。校园大门每天有专人值班,每天有教师值班、行政人员带班、校级领导督班,认真做好值班室各类巡查和来访记录。对外来人员入校问清来由,经受访者现场电话确认才能放行,放行前对入校人员进行“三码联查”,确认疫情防控无异常才予通行,同时认真做好入校信息登记。

四、开展专项教育,助推教育实效

1.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良好道德观念熏陶。如在国庆节、端午节期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师节、母亲节期间进行感恩教育;在五一节期间进行劳动教育;在清明节期间进行孝道礼仪教育。此外,还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开展安全第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

2.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按要求制订普法计划,开展法律知识进校园进教室活动,开展崇尚科学、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如邀请担任检察院四级检察官的法治副校长开设专题讲座,以案释法,让学生明白依法治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师生参观相关法治教育基地,实地感受如何知法、懂法、用法,增强法治意识,维护法律权威。

五、重视外围联动,形成共建合力

1.强化周边综合治理。积极参与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经常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查,及时把收集到的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整治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如配合县委文明办、创城办对校园周边烟酒广告、培训广告进行拆除;配合县委宣传部、教育局、行政执法局对校园周边非法出版物、非正规玩具进行查处。

2.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注重家校共育,成立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委员会力量,发动广大家长、社会力量共同重视、关注学校教育。学校和家庭都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都肩负着学生安全管理的重要职责。保障学生的安全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发挥重要作用。在学生安全管理方面,必须家校齐抓共管,才能提高安全管理实效,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安保处定期向家长发放有关疫情防控、安全防范等方面的知识宣传资料,寒暑假期间发放告家长书。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安全管理宣传。学校需要定期召开以“学生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加强对学生家庭的安全管理宣传。家校通力合作,共同管理孩子的学习和安全。除了在家长会上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还需要定期进行电话沟通或者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做好家长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教师真诚的关爱,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也能够获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促进家校齐抓共管,提升学生的安全管理实效。

结束语

总体而言,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只有学校与家长团结协作,才能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实,从而维护学生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慧玲.构建家校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体系[J].小学教学参考,2018(21)

[2]常晓亮.多管齐下抓管理 防疫教学正当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46)

[3]闫豪.软硬件齐抓,建管用并重——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初探[J].科学与财富,20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