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信息化教学打造小学数学灵动课堂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融合信息化教学打造小学数学灵动课堂的策略研究

 ,刘丹

四川省德阳市沱江路小学   618000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构建灵动高效的数学课堂。本文探究利用信息化教学打造小学数学灵动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小学数学 灵动课堂 策略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引发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教师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必然不能再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而应该构建以学主体的灵动课堂。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深度开发课程资源,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将课程内容设计得生动有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拓展数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下,教师应该借助信息化课堂,引导学生从数学原理的角度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层次的理解拓展数学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即是“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例如教学《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日常生活常识。学生头脑里已经存在很多关于年月日的零散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从1970——2022年所有的年历卡,方便学生从年历卡上查验自己的发现,同时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呈现与年月日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帮助学生在获得有关年、月、日知识的同时,能从历史、天文、数学等多方面理解年、月、日的产生与由来这样,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为学生提供跨领域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年、月、日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提升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核心素养强调“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与其相关的情感态度发展”灵动课堂需要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多途径的交互式学习获得学习经验,发展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教育技术,例如针对学生个人或小组、班级的学习情况分析统计图或统计表,及时的反馈评价,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元认知,及时调整学习的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多种学习的平台一种方式是教师可以鼓励部分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先独立学习,这样能减少这部分孩子的挫败感,提升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这些学生学习的动力,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种方式可以鼓励“明星小讲师”利用视频录制,以拓展思维的题目为讲解内容,教师引导全班学生看视频学习讨论。作为讲师的学生体会到了个人的成就感,作为听众的学生参与积极性特别高,以部分学生的主动学习来卷入更多的小讲师。在这样活泼、灵动的数学课堂里,教师是“主持人”,学生是“主角”,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组织等多方面的学习能力都得到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了打造灵动的数学课堂,教师需要从整体视角把握理解数学知识,明确学生已有的背景观念和前景观念,以及识别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将会产生的认知冲突,设计生成灵动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巧借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动画的形式生动呈现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理解情境化的数学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去情境化,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的讨论交流,解决认知冲突,从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在“玩”的过程里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师以《两条射线手牵手》绘本引入新课,依依和丫丫在游乐园的故事构成了课堂问题主线,教师利用课件以图片、视频、音频多种形式,形象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抽象的角的知识,激发起学生研究角这一新图形的热情。再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对话的方式呈现喜洋洋和懒洋洋关于两块长方形土地的面积哪块更大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里分析讨论两块长方形的土地比大小是比较它们的面积而不是周长,从而产生测量面积的需要。在学生自主操作后,利用课件采用相同的测量标准动态演示测量的过程与结果,从而直观展示了面积有大有小,面积的本质含义就是从乘法含义的角度去理解矩阵模型。正是利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问题情境更生动,知识更灵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四、结语

信息化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合并发展,首先有利于教师整合课程资源,减低学生记忆琐碎非系统化事实性知识的记忆负担,建构理解优先的知识框架网络;其次有助于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根据数字教材,多平台多渠道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及时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方法,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再次教师将多媒体技术融入灵动的数学课堂,能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灵动起来,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有利于学生生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打造小学数学灵动课堂,着力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数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军粉.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 2019(11):1.

[2]鲜永太. 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 6(10):2.

[3]佚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