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吴银霞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伴随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客观、科学、有效地开展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和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中国的大学虽然培养了许多研究人才,但他们已经投资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然而,技术人才的差距仍然很大。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职业教育迎来了“黄金时代”。

1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评价标准是职业能力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经过科学反复的验证,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设计应科学合理。

1.2全面性原则

评价标准应全面具体,包括基本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1.3客观性原则

在教师综合专业能力评价中,引入了评价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评价程序的公正合理,结果的公正客观。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师,应在指标、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上有所不同,并应进行分类和分级评价。

1.4可行性原则

评价标准应在教师岗位职责范围内,不得超过或与教师岗位职责无关。评价体系应确保结构清晰、指标数量适中、内容清晰、不重叠、便于实际操作。

2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评价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以技术培训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管理体系不完善,团队意识、工作责任感、研究精神、实践精神等技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塑造,导致学生技术水平强、职业道德弱的现状。

2.2缺乏评价主体

目前,教师在评价综合实践课程的学生时,通常根据学生的正常学习状况来评价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会进入社会,进入公司。他的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工作场所的需要,最终由企业进行评估。这说明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主体不完善,培养的学生是否满足公司的需要。若并没有有效、即时和高效的评估,优秀的学生就无法真正满足公司的需求,也无法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推进器。

2.3缺陷评估方法和依据

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的评价缺乏方法和依据。目前,综合实践课程仅根据本书的内容设计评估体系,并以客观的笔试试题或操作作为基本评估机制,没有基于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综合实践课程评价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评价,弱化了全过程评价和主观评价,导致评价结论不正确;忽视中国企业的技术标准,对学生的关心与公司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无法学习、训练和使用,缺乏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

2.4评价不能积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由于评价管理体系不完善,评价行为主体缺乏,评价方法和依据缺乏,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结论不完整、不科学。它不能积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把握综合实践课程的价值,把握综合实践课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3.1评价体系多维度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考察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还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工作责任感、研究精神、勤奋精神实质、自主创新能力、个人心理素质等,突出各层次能力的优势,消除以结论为中心的单一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发展潜力,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

3.2区分差异化的评价对象

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来源、年龄结构、职称层次、学历结构都不尽相同。部分教师是来自企业的技术能手,部分教师来自高等院校毕业生,年龄相差较大;教师的职称层次(中级及以下、副高、正高)和专业技术职务(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社会服务推广型)不同;教师工作的部门和岗位(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行政坐班人员)也有一定差异。因此,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要体现出差异,评价时应区分评价对象,针对不同人群和层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二级指标内涵要求或四大能力维度的权重占比,分类、分层次地进行评价,从而实现教师综合职业能力个性化评价,体现出全面性、科学性和差异性,这样才有利于实际操作。

3.3科学评价正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采用多层次的评价管理体系、多样化的评价行为主体、技能竞赛等形式,可以给学生更科学、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工作中的作用,掌握公司相关技术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完成学习和培训的生产,根据科学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完成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

3.4建立诊断预警的评价系统

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不应是一时性的,而应是形成性、过程性、指导性的,职业院校可依托校园信息化平台建立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系统,完成数据信息采集、统计和管理,并设置预警机制,实时监测各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起到监督、督促的作用。必要时组织学校教务、督导、科技等部门的专家对教师体现出的矛盾、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精准地进行分析和指导,也便于教师随时查看评价系统,对照自身情况及时进行检视和修正。

3.5加强组织领导的评价保障

再好的评价体系,也需要有效的治理能力作支撑,因此,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组织领导和评价保障。首先,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教师职业能力的评价,通过动员、宣传、推广使教师认识到其重要性,将其作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落实各项举措。其次,要加强经费保障和条件保障,在信息化校园建设、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系统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能力评价提供基础条件。最后,需要强化督查督导,责任部门实时跟踪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开展情况,及时通报公开评价开展情况,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选拔、考核、奖励及培训的重要考虑范围,以此激励和督促教师提升自身综合职业能力。

3.6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

高职学生很难严格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他的日常生活是不礼貌、不卫生和辱骂的。因此,评价学生的道德素质需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叶圣陶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的日常行为。

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规范他们的行为,我们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主动性。在监督其他学生的粗鲁言行时,我们要教育自己,积极严格约束自己,在教学、组织纪律、礼仪知识、环境卫生等方面积极规范自己的言行。让学生规范和操守自己的道德品质。必须强调的是,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各种琐碎的事情。通过长期积累,他们最终可以内化自己的文明素质。

结论

总之,只有建立多层次的评价管理体系,选择多元化的评价行为主体,引入技能竞赛的评价方法,根据科学合理的评价,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洪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86-88

[2]梅婷.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职教通讯.2019(24):7-10.

[3]邹阳.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5-37.

[4]李劲松.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