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及优化措施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关于环境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及优化措施的探析

周宏霞

341281199109299501

摘要:环境工程属于环境科学分支,主要是对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通过科学手段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加以解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从事和研究环境污染预防、提升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与生物学中生态学;医学中环境医学、环境卫生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我国当前环境工程的开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学科领域仍在发展,但是环境工程核心是以环境污染源治理为主。

关键字: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生态环境

引言

环境工程与环境保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稳定基础。文章对环境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浅要分析,结合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下的实际情况,探讨环境工程与环境保护的提升措施。

1环境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方面,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化学、土木、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知识,关于控制和治理工程措施的应用科学,不仅专注于污染防治和治理,还关注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并借助废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生产工艺优化与完善、统筹规划治理区域环境等措施,获取更大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学科,其主要内容有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与放射性污染控制等,与环境保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具体关系探究时,应当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环境工程与环境保护存在共同点,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原因在于,环境工程治理更加侧重末端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关注问题的处理与解决,希望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良好成效,获取一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的着眼更加长远,涉及内容也更加丰富,其主要内容为防止污染和破坏,关注自然保护。在具体环境保护过程中,除了关注自然、生态、生物、人类环境等污染治理外,还关注积累性环境污染的消除,关注能量与生态平衡、资源的循环利用,历时长,治理效果相对缓慢,却能收到长久的治理效果。由此可见,环境工程是包含在环境保护中的,是环境保护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环境保护中污染治理的具体实施策略,是环境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在环境治理基础上,更加关注生态平衡,通过强化整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严格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等问题,将人为干扰因素降至最低,确保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2环境工程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2.1宏观层面加强环境保护

站在宏观角度,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要注意渗透环境保护理念,制定有效的城市低碳化发展战略和途经。第一,明确未来十年内城市的建设及发展目标。建设生态型城市是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的主体、核心,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污染现状,还可以帮助解决当前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满足环保节能需求。根据现实情况,有很多城市为了提高自身GDP,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最后发展成工业型城市,尽管城市经济总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城市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破坏。所以城市必须贯彻低碳经济发展观点,通过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改变当前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及时淘汰落后产能,有效遏制能耗高的产业在城市的无序扩张;第二,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要重视扩大生态建设规模,增强广大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为建设低碳生态型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三,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和需求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供资源利用率。

2.2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城市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传统经济产业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其高耗能、高排放的不足日益显露,与节能减排理念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政府部门应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及发展方向,在保持城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首先,应优化调整主导产业内部结构。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给予一定的指导与调整,如严把项目准入制度,坚决不允许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项目的建设。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完善相关环保条例,淘汰、升级现存的传统产业,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政策倾斜的方式来鼓励节能环保产业的建设与壮大,以此实现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其次,结合地区优势,发展第一及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污染性小,其发展能有效提升节能减排工作的效果。因此,地方政府应依据当地的发展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使城市实现GDP和节能减排共同发展。

2.3加大污染源头控制力度

环境保护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将污染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其扩散,造成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一,可以加强企业源头控制,根据各项产品生产流程,严格控制生产环节和生产质量,积极应用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设置相应污染处理装置,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产生。如传统粗放型电厂锅炉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很多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气,通过严格控制掺煤比例、注重吹灰管理、合理选择用煤、加强省煤器管理等措施,不仅能降低废气排放,还能实现单位煤炭价值最大化利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环保工作的推进;第二,注重资源的可回收利用工艺的优化,如简单回收工艺、复合再生工艺等,不断增加资源附加值,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第三,积极应用各种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设备和技术,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巡查,使其规范化操作,以减少资源浪费,或操作不当导致的生产问题。

2.4实现环境工程精细化管理

为实现社会管理完善,需要将社会管理和自然管理协调发展,因此,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十分必要。环境工程精细化管理可实现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良好推进。环境深层管理逐渐向精细化方向转型能够提升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对环境管理范围加以更加细致的划分。如,我国部分地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部门为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对当地水污染、大气污染具体情况进行检测,全面分析污染原因,针对污染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对于水污染问题从排水管网设置、企业生产等方面分析,将雨水管道、生活废水排放管道进行充分设计,加强企业废水、污水排放监测,避免水体的进一步污染,对已经受到污染的水体、黑臭水体,制定整改方案,开展黑臭河道治理工作。对大气污染则通过企业废气排放监测,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鼓励居民绿色出行等。通过环境工程精细化管理,当地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2.5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府的干预只能起到一定的宏观调控作用,因此,在对城市工业、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企业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建立市场化、交易化机制,从而通过市场的杠杆调节作用,提高企业的自主节能意识。一方面,应强化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作用,如将节能减排的目标逐级分解到企业,对完成节能减排的企业给予政策及经济方面的激励,以此提高企业自主减排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应推进能耗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并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能耗交易等措施,进行企业间能耗的统筹与分配,从而优化城市环境治理的整体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也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贯彻执行新时期环境保护理念,加大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水平,切实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田素平.关于环境工程管理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3649.

[2]赵文翰.环境工程与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探讨[J].大科技,2018(3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