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学生学习任务坚持性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小学低段学生学习任务坚持性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李珍

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

摘 要

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学习任务坚持性(包含学习坚持性和操作坚持性)研究,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关键词

坚持性   小学低年级 延迟满足  注意力  学业成绩 

一、探究学习任务坚持性的影响因素

采用问卷法,选择艾森克以及其夫人编制的人格问卷(EPQ)儿童版进行施测,该版本测验对象年龄7-15岁,适合本研究被试群体施测。EPQ问卷包含三个维度,分别是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另外有L,主要测被试掩饰倾向,L分数高于某个值则被试数据无效。

任务一:

从众多字母中找一个符号反向的N(老师在黑板上展示)。从第一行开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行接一行按顺序找,找到后用横线划掉(老师在黑板上展示),老师说开始后,大家立刻按要求去做。在此过程中,每隔30秒会喊停然后找第二种符号正向的R,再喊开始时,立即开始去找给定的那个符号。在此过程中,每隔30秒会喊停然后找第三种符号反向的Z,再喊开始时,立即开始去找给定的那个符号,就这样进行3次,任务才结束。大家都清楚了吗?有不明白的请举手(确定都明白后,才能开始)。

任务二:

在这个任务中我们要找出每行图形中十字形和三角形两种符号的组合(在黑

板上展示),请同学们注意了,两个符号的顺序一定要观察清楚,十字形的后面紧跟着的是向上的三角形,找到后,小朋友要用横线把两个图形的组合圈出来(老师在黑板上举例)。老师说开始后,小朋友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行一行的顺序依次在每行中找我们要求的图形。在此过程中,隔30秒老师会读一个数字3,听到数字后,然后转到右边数字那一栏中,按数字表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老师刚才读出的那个数字圈出来,时间是30秒钟。时间到之后再立即转到左边的图形中圈出第二种组合梯形和圆圈的组合(在黑板上展示),在此过程中,隔30秒老师会读一个数字5,听到数字后,然后转到右边数字那一栏中,按数字表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老师刚才读出的那个数字圈出来,时间是30秒钟。时间到之后再立即转到左边的图形中圈出第三种组合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在黑板上展示),在此过程中,隔30秒老师会读一个数字8,听到数字后,然后转到右边数字那一栏中,按数字表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老师刚才读出的那个数字圈出来,时间是30秒钟。整个任务过程中,老师一共会读三个数字(3,5,8)。大家都清楚了吗?有不明白的请举手(确定都明白后,才能开始)。

二、小学生学习任务坚持性的干预研究

本研究主要是干预研究,通过教学辅导方式,设计一系列以集中注意力延迟满足为主要内容,对被试进行注意力和延迟满足训练。检验学生干预前后注意力和延迟满足的变化,注意力和延迟满足变化是否间接导致学生学习坚持性、操作坚持性以及坚持性变化,如果均发生变化,变化是怎样的,本次研究拟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本次研究采用2(目标设定)X2(实验干预)两因素被试间设计,其中目标设定包括制定目标和不制定目标,实验干预包含实验组(干预)和对照组(不干预)。实验将被试分成四组,第一组被试46名,设定目标同时进行实验干预;第二组48名被试,没有目标设定但进行实验干预;第三组被试50名,设定目标但不进行实验干预;第四组45名被试,没有设定目标且不进行实验干预。这样分组方式既可检验干预结果,也可同时对照出自然发展这一因素的影响。

通过干预,有目标群体中实验组坚持性显著下降,对照组坚持性上升,没有目标群体坚持性均得到提升,对照组较实验组坚持性提高更明显,即没有目标群体坚持性均提高,有目标群体坚持性下降,对照组上升,结果同研究二得出结果大致吻合。另外,自然成长因素不容忽视,随着学生自然成长,学生坚持性在不断地提升,干预似乎不仅没有促进坚持性提高,反而降低坚持性发展,在一定程度抑制坚持性发展。从实验组看,目标对坚持性的影响是负性的,对照组中有目标被试的坚持性增长速度比没有目标被试慢,初步来看,目标抑制坚持性的增长。

综合来看,实验组有目标的被试,注意力和延迟满足后测结果均比前测好,但坚持性显著下降,实验再次证明延迟满足正向影响坚持性,延迟满足对坚持性的预测更有效,而结果却显示坚持性下降显著,则一定存在其他因素在其中产生影响。对于实验组没有目标群体,其注意力、延迟满足以及坚持性均得到提高,这个被试群体数据结果与预期实验结果符合;对于对照组有目标群体,注意力、延迟满足均下降,但坚持性增加。

三、综合讨论

3.1儿童的努力控制、自我控制

努力控制(Effort Control)是儿童主动抑制优势或本能行为,发起和完成劣势行为或反映的能力(Rothbart , Rueda,2005),坚持性和延迟满足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努力控制。努力控制在2岁到7岁这个年龄段显著发展,后续会持续发展到青少年时期,转换和维持其注意来激活或抑制其行为的能力是努力控制的核心的要素,其可以对注意的灵活性进行调节,可以将本能的反应抑制(李晓巍,

2014),其中通过家长报告、老师报告和实验室观察来进行的测验。该因素跟延迟满足显著有关联。有研究发现,努力努力控制与负性情绪和外向性这两个因素负相关,即负性情况状态下,努力控制比较差,越外向的人可能控制性也比较差。

3.2延迟满足

本研究学生延迟满足测量方式主要通过学生想象力来完成,对于延迟满足测验,其中延迟满足二者是关键,做到延迟的被试,满足不及时,在实验结束后并未给到他们实际奖励,延迟满足测试方法的设计存在不足,本次延迟满足测验方法与经典测验方法不同,延迟满足经典测验方法的研究多在特定、有单面镜的房间,被试可真实表现自己,本研究选择实验测试地点在教室,全体被试一起参与,不可完全避免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对满足影响较大,测验方法对研究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的程度仍未可知。

通过本轮研究发现,坚持性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显著,坚持性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所以,可通过提升学生坚持性来逐渐提升学生学习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延迟满足对学生坚持性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延迟满足好则坚持性好目标设定对坚持性影响显著但呈负向影响,并且通过干预研究发现,延迟满足具有可训练性。通过对延迟满足和注意力训练之后,坚持性也在提升,可从这两者入手,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这两者融入其中。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目标设置太高,结果适得其反,家长和老师往往对学生有较高期望,很少建立合理目标意识,最好是家长和孩子一同设定目标,教师可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以及作业情况检验目标设置是否合适,小目标渐进有利于达到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国鹏,全瑜,黄志强,曾秀芹,王国红. 《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全国常模制定报告.心理科学,1998,21,401403.

2 陈红平,邵丽娟.活动类型对幼儿的坚持性的影响的研究.上海教育科研,1991(2).

3 但菲,冯滞.教师态度与指导方式对幼儿坚持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必理发展与教育,2009(1),7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