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装产品质量的工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电装产品质量的工艺分析

刘盼盼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安徽 230088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各行业对电装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其整个生产过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装是电子设施设备装配的简称,其制造工艺的科学性和品质的领先性,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后期是否能够有效的运转。文章从分析影响电装产品质量的几个关键技术入手,对电装产品的工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工艺管理措施,以期为电装产品的质量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电装产品;质量;工艺;分析

前言

电装产品主要由零件的安装和焊接组成,这一部分的工作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这关系到整个电装产品的质量,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使用中,有15%的产品的故障都是由电装引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艺是电装环节甚至是电子设施设备的核心灵魂所在,需要对相关工艺进行充分的关注。

1工艺设计与可靠性

1.1工艺的超前研究

在电装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并不是每一张图纸都能做出正确的结果,而且要做出高质量的电装产品,这里面牵扯到了许多因素,而最主要的还是工艺。工艺是加工装配技术、装配流程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要将工艺与精密的图纸相结合,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并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并充分利用技术人员、设备和材料。这说明,生产过程既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因此,对电装产品制程的前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2工艺在产品中的主要作用

1.2.1防潮密封工艺

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电装产品,必须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以确保其性能稳定。目前,可以采用防潮密封工艺,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密封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涂层密封、胶粘密封等。在密封时,对密封工艺的要求更高,也更困难,为了确保密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必须对密封后的产品进行检验。

1.2.2防静电工艺

静电是一种由摩擦和电场的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因为电装产品本身的特性,静电会对产品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静电,因此必须利用防静电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防静电工艺的主要内容有:提供放电通道、提高表面导电效率、以及整个过程控制静电。

1.2.3抗干扰工艺

在现代战争中,由于电磁环境的严酷,武器的抗主/被动 EMI在设计时就受到了更深层次的重视。但是,与外界的干扰相比,武器系统中的信息干扰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系统性能下降或失效,导致数据丢失。因此,应该加大对这一领域的工艺研究,并在接线时注意下列几个方面:对可能造成干扰的元器件,要尽量避开敏感设备,必要时要采取防护措施(如屏蔽体);大电流电线不能和低频率的信号电线捆绑在一起;无保护的高频信号线不得与其它电线捆绑在一起;高、低电子信号线不可捆绑在一起;不能把高频信号的输入线和输出线捆绑在一起。

2保证电装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

2.1表面贴装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各种电装产品、仪器尤其是其控制线路,对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经济、操作方便,能够很好的符合目前主要控制方案的需求,并自然而然地被提上日程,对相关的质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2清洗技术

由于目前的焊接工艺限制,在焊接过程中,难免会有大量的剩余物质残留在操作界面上,从而对控制电路和元件进行系统的清洗。由于多个行业的科技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清洁技术也经历了数次革新,目前已广泛采用的是免清洗技术,但其关键工序如预处理、流程控制等技术含量高,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撑。

2.3压接技术

压接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零件连接技术,利用挤压原理,可以让零件的材质发生不可逆的运动,从而达到长久稳定的连接效果,这种技术可以克服传统的压接技术缺点,也可以避免再进行电路的清洗,而且这种技术还具有很好的抗压性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对零件的匹配度、操作设备的选择和工艺的控制等关键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3电子装配工艺的过程

3.1预加工的元器件

与传统的通孔式组件相比,元器件在组装前必须进行成形,其成形工艺也是一种力学变形。在成形时,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元器件造成损害,从而影响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对于一些特定的电子元器件,在成形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以确保其不会受到损伤[2]

3.2插装过程

从设计到制造,是一种工艺转换的过程。在此转换过程中,适当、高效的生产工艺,既能改善产品的质量,又能确保产品的可靠性。例如,在印制电路板的焊接、安装时,必须按照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低后高、先内后外的原则。但是,选择复杂、困难、难以实现的工艺流程,则不能保证其可靠性,因此,成功的工艺流程通常都是易于组装的。

3.3焊接过程和基本要求

在电装产品的生产中,最主要的是焊接,所有的元器件、导线等都要通过焊接来完成,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在焊接中,要形成一个可靠的焊点,被焊件需要满足一些要求,即具有可焊性和清洁度。为满足焊接的基本操作需求,采用低温电烙铁进行比较小元件的焊接。如果需要满足在更多场合使用,则应选择温控电烙铁,以保证在焊接时温度的准确。在进行人工焊接时,应根据焊点的需要和空间选用适当大小的电烙铁头,以避免在焊接过程中烧伤其它器件。

4工艺管理的具体措施

4.1重视工艺文件编制

工艺文件在整个电装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是确保电装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在工艺文件的编制上要坚持"松紧适度"和"多方面"的总体方针,强调并阐明其重要性,说明其表现和优先级,提高经营者的可视度和参照度。同时,应深入学习外国工艺文件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和企业实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以保证工艺文件的落实。

4.2编制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是指操作员在电装产品组装中所使用的指导工艺文件,主要应用于整个组装过程。"规程"是生产工艺规范的核心,它不但能够迅速反应出关键工序的操作方式,而且能够精确地反映出装配的全过程。本文认为,在制定电装工艺规程时,应遵循工艺法规、工艺条件以及工艺的继承性、普遍性。

4.3操作人员的素质

操作人员是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如果有了制造方法,那么电装产品的质量就取决于操作人员,而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准与质量观念是制造企业所必需的。电装产品的工艺非常复杂,虽然设计图很清楚,但如果没有合格的操作人员,所以很难制造出来。在进行电装产品组装前,员工应掌握有关的知识和要领,以提高其工作质量,使其具有一定的组装技能。由于电装产品具有很高的质量要求,所以每个与电装产品工艺相关的员工都要进行定期的训练,重点是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工艺水平[3]

4.4强化工艺执行把控

在电装运行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对生产工艺的实时监测,紧紧把握好操作人员和设备这两个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要注意相关设施设备和生产原料的状况,尽力满足需求,如果不能满足,应立即进行修理或替换,以保证工艺文件执行与配合无问题。

4.5工艺纪律的监督

对一些重要工序的操作工人进行工艺纪律的监督,其中就是根据工艺法规、操作指南或检测法规的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原料使用的工具,量具,夹具与有关的标准一致。

5结语

总之,电装产品的组装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在组装中,每个细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了电装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对组装工艺的重视,是保证组装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为了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电装产品组装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组装,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国内的电装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友涛,孙轶,邓云昌,花文波.电装产品质量的工艺研究[J].数码世界,2020(05):91.

[2]刘敏.电装产品质量的工艺分析[J].科技风,2018(03):60.

[3]尤永峰.电装产品质量的工艺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0(1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