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分析

阙浩然,张志伟,蒋东金,李瑞继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重庆市北碚区中建一局项目部

摘要: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进一步加大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发展力度,国家大力扶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优、成本低、工期短的优点推动了许多企业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对比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其次探讨了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因素,最后就质量控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模式;环境污染;装配式;工程管理

引言

当前,越来越多的建筑业面临着质量问题,所以,对于建筑业,质量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加强质量管理是能够保证建筑项目完整、合格的达到目标,由此可见,质量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相反,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隐患等到工程结束,势必会带来很多的问题,以至于会出现改造以及拆除的现象,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建筑施工中已有的质量管理条件下,面临诸多的需求以及多样化的问题,需要不断在质量管理上下足功夫,给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装配式构件采用统一加工的方式,对不同构件精确预制完成后,运至建筑物相应部位进行组装,在这个过程中减少了原有的现场支模板进行浇筑的工艺,对于建筑质量的控制和建筑尺寸的准确性具有很好的保障[5]。(2)预制构件的现场安装能够节约混凝土养护时间,安装相对简单快捷,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降低了施工难度,被现代多数建筑企业认可。(3)预制式建筑施工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实现建筑设计功能,通过建设过程中与设计者不断地交流,更好地实现建筑意图。(4)建筑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了装配式构件的预制水平,减少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作业难度,减少了施工作业工种数量,增加施工的安全性。(5)装配式建筑施工有助于我国新型建筑方式的推广,利于我国绿色建筑理念推广和发展,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进行分析,绿色建筑的观念在装配式施工中体现的较为显著。(6)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统一加工后运至施工现场,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减少了场区内材料的存放和材料加工过程中技术缺陷,对周边环境污染较小,起到了环保作用。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因素

2.1建筑结构设计影响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建筑质量的基础保证。设计阶段往往会对现场实际因素考虑不足,导致对施工过程产生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减少材料现场存放、运输等过程,减少了复杂构件生产管理程序,减少安全隐患,增加施工质量可控性,缩短施工工期。

2.2建造成本控制未达预期效果

建造成本控制是工程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就是为了大幅度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但现阶段,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项目规模、标准化程度不足以抵消成本增量,建造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主要是因为作为成本参考系的传统现浇混凝土工程则技术、管理各方面相对较成熟,质量精度要求不高,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技术体系不完善、供应链不成熟、缺乏经验导致出错成本较高、单位用工量未明显减少。因此,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省技术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优势尚未完全体现出来,整体成本控制未达到预期效果。

2.3管理人员影响因素

人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核心,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发现,装配式施工工艺属于现代发展起来新施工工艺,并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原有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工艺的管理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提升管理理念、模式和水平,学习新技术、新管理方式,才能有效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

3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3.1提升建筑整体设计的合理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施工人员需要重视各项施工环节。设计人员还应利用BIM技术的建模功能,对整个施工环节进行分析,确保各项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整体质量。在各项施工环节开展过程中,还需利用BIM技术分析当前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导施工人员重视各项环节,以此提高施工企业人力物力资源的分配。同时,设计人员还应结合现场实际施工状况调整原有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不会降低的同时顺利完成各项施工环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2施工管理优化

为保证施工质量,应对施工现场进行优质管控。对施工前期的计划进行合理安排,落实施工任务,具体内容有:安排塔吊、材料中转、设备维护等,保证施工有序合理地进行。施工过程中应设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并对保护措施进行反复确认。装配式工程没有专业性的安全保护措施,因此在采用保护措施之前,应针对制定的每项措施与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商议,落实建筑防护方案。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应对装配式施工进行质量控制,其核心内容是对技术的控制。通过相关项目的施工经验和常见问题,对相关技术进行特别控制,如:对建筑构件进行吊装时,应安排专人对构件材料标号进行指导。吊装过程中,远端吊装应计算塔吊和设备属性,保证较大的安全系数。连接处施工时,应保证各个作业小组分别上报,对关键设备的位置、数量、规格等进行详细记录,通过专人整理,上交施工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对施工信息进行核实后,保存资料并下达准许施工指令。

3.3施工技术方面创新

在如今建筑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相当多的施工技术在如今的新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因此,建筑企业能够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方面创新来提高工程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筑业必须要站在长远的角度上来看,尤其是第一线工作人员的具体的施工管理技术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对施工关键部分的技术需要强化管理。三是材料的革新,由于建设快速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使得对建筑技术以及工艺要求有了一定的降低,因此,需要充分重视施工技术的创新,更好促进质量的提升,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3.4加强造价和成本管理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不同于传统施工,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还需结合实际项目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方案,对于各项施工环节所需的预制构件以及施工工艺都需进行追踪控制,确保整体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应设法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图纸以及工程定额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和费用支出。工作人员还需重点分析概算,结合实际状况进行优化整改。施工环节开始前,还应确保预制构件数量质量符合预期标准。结合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展,合理规划施工材料进场以及存储方案。

结语

以往的建筑相关专家与学者,较少将建筑技术创新和品质管理相结合,嵌入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内部探讨及其对建筑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与此相对应各方面的技术创新对策分析,则是为了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建筑市场经济下进行更好的发挥,所以文章研究结果也是为了对有关质量管理体系革新及其对建筑业发展影响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伟英,黄辉.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优化策略[J].四川建材,2022,48(03):222-223.

[2]刘自昂,郭婧娟.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22,43(03):40-46.

[3]武云芬,洪文霞.基于Shapley值赋权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灰色综合评价[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22,43(01):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