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浅谈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管理

刘志坚

鄂东矿业(阳新县)大林山矿业有限公司 湖北 黄石 435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浅部矿产资源枯竭,矿山企业普遍已转向深部资源开采,同时也面临着深部地热及风阻变大等问题,因此生产矿井对通风系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原有通风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深部开采的通风要求,生产矿井在原本通风系统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造和优化成为了相关技术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个人从事多年一线矿山工作经验,浅谈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及管理。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引言:矿通风系统是由井下通风网络和矿井通风机装置组成的一种动态系统。为了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安全生产且降低成本,该动态系统应该始终保持最佳运行状态。但是受到生产矿井生产布局变化发展的制约,矿井的安全生产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难以得到保证,这种情况在我国矿井通风系统中较为常见。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在提高我国矿山经济效益和改善矿山经营状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地下矿山保证安全生产的核心。优良的通风系统能够确保井下拥有良好的作业条件,预防中毒窒息等事故。但是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之中,由于工作面是不断扩展的,因此在初期设计阶段通风系统难以完全满足实际成产施工的需求,尤其是针对衰减矿来说必须严格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提高生产安全性。在矿山井下进行生产工作,通风系统是否能够切实满足生产需求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生产的安全持续开展。但是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加大,工作人员需要对矿井原有的通风系统开展针对性优化改造,保证其能够满足井下生产需求,并为矿井今后的生产提供支持。

二、优化管理组织,解决主通风机故障频发问题

主通风机包括铜带,轴承以及铆钉等多种零件,这些零件在运转作业的时候频繁出现故障,导致机器运行振动明显噪音很大,在检修的时候只能单台进行,性能下降。一旦出现严重事故,整个矿井都会停产,严重影响人身安全和生产进程。由于零件种类繁多因此在日常的机电设备维修过程中,会出现维修滞后或者是过度维修现象,而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零件的正常性能,因此需要着重优化日常的维修机制。

例如在开展相关维修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认真分析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并对其总结,根据以往的维修经验科学合理地制定维修计划。再者就是可以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维修方式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设备的日常运行性能,以月为周期不同部门定期检查并登记不同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日期,机器运行时间以及使用期间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数据电子版记载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若设备在运行期间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设备进行调整和维修。将出现问题的设备重点记载下来,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关注其运转是否存在异常现象。从设备稳定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出发,为了更好地推进和开展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相关部门需要认真分析经济整体效益和设备运行之间的动态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维修管理模式来处理实际情况,有效降低紧急维修带来的风险。不同部门之间虽然在工作内容和侧重方向上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在设备使用和协调上是有联系的。部门组织和布置工作与设备运转状况是直接挂钩的。为了防止出现因未能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而安排无效工作现象,管理单位邀请部门负责人建立微信群聊,每日定期在群聊中发送设备检修情况,方便负责人了解检修设备并及时调整工作进程,提高工作效率。着重加强日常的信息分享,提高机电设备维修设备,再者就是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技术沟通和交流,促进协调管理机制和沟通机制,促进提升矿井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为企业今后快速稳健的发展提供保证。

三、提高专业技术,解决通风阻力过大问题

在施工场地,经常多个采区共同使用同一台主通风机,不同区域的流程长短不同,通风网络复杂,尤其是在调控主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满足了某一采区风量但是破坏了另一个采区风量的现象,在管理上难度较大。就当前阶段来说,矿井大多数使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对应的进风口主要划分为主斜井和副立井两种,其回风井分别对应处于矿井东西两侧。伴随着开采工作面的不断扩大和复杂的开采条件,导致通风效果和通风条件状态不理想,具体表现为工作面的通风段面积小,因此通风时受到的阻力较大,回井风有严重的漏风问题,严重影响着安全生产。可以从逐步改善通风阻力较大问题入手,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工作人员可以选择负压前移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长距离通风过程中存在的通风阻力过大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局部通风机的耗能量,提高整体运行经济效益。但是这种方式对挖掘距离和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是具有一定要求的,可以组织员工提前进行培训并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主持培训,主要内容涉及如何改善通风阻力过大问题,如当通风距离超过3500m的时候整体的通风阻力是较大的,在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就需要用负压前移的方式代替风力接力,通过这种方式转换能够减少工作面布置的接力风机数量。培训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就自身在工作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并在共同商量的良好氛围中解决。再者就是不定期考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正确性和工作状态,将考量结果通过电子版的方式详细记录。

四、降低透风,解决矿井内外部漏风问题

矿井内外部漏风指的是进入矿井下面的风未作业,而是通过地表塌陷,采空区以及一些通风结构的缝隙直接渗回到风道或者是排出地表。漏风会导致作业面有效风量降低,且风流稳定性和系统可靠性会遭到一定破坏,产生较多无益的电能消耗,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中毒窒息等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充分提高对降低矿井内外部漏风问题的重视程度。

例如对风门的气密性进行处理,使之在关闭条件下,漏风量尽量为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内部漏风问题。再者就是针对采空区的封闭墙,将里面的穿线孔全部重新封堵,在最大限度上保证通风设施不会出现漏风问题。如果回风井口使用的是防爆门且使用时间较长,需要对其进行翻新处理,尤其是一些变形位置,及时修复。考虑到工作预测风量和实际的工作风量是存在较大差距的,难以简单通过改造旧风井来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在工作面封闭之前安装新风井和主通风机。可以按照6℃或者是3℃的温度来运行新风机。根据风压特性曲线和主通风机的工况点来计算风量。为了提高矿井风量,可以有选择性地降低风机叶片安装角。矿井下面的工作场所温度普遍较高,工作面温度在35℃以上,需要采用一些降温措施并提高井下的配风量。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细节,如温度的控制和变形位置的修复等,如若在工作中遇到一些设备故障问题,需要将设备运行具体情况记录下来并上报给相关管理部门。

总结:伴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加深,需要及时有针对性地优化矿井通风系统。作为矿井生产有效开展的基础保障,其稳定运行和安全有效对整个矿井的生产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就现阶段的矿井通风系统来说,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短板,尤其是深度较深的矿井开采中,难度加大。矿井管理人员需要充分重视通风安全,并认真分析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据此开展针对性探究,不断优化通风作业方式方法,优化通风系统。

参考文献:

[1]蒋继兰, 刘国俊, 郭权世,等. 义安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及其效益分析[J]. 煤, 2019, 26(1):3..

[2]武青林. 基于MVSS3.1的屯兰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分析[J]. 煤炭技术, 2019(2):2.

[3]庞大芳. 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技术及其在屯兰矿的应用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