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田园牧童

惠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滨州  251700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不仅需结合城市发展特色,而且应对城市的文化底蕴加以展现,提升规划设计与社会发展的符合程度。而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明确相应的设计要求,以居民生活习惯为依据,提升二者的协调程度。本文阐述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关联,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期推动二者良好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策略

引言

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应以城市未来发展变化为基础,结合经济发展规划,对城市空间与资源等进行合理排布,对城市的美观性加以强化,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使得其对城市规划提出更高要求。相关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城市规划为依据,注重基础设施的建立,保障该设计的合理性,并辅以环境管理,在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同时,为居民带来品质更佳的基础服务。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关联

相关人员在对城市进行规划与设计时,应注重建筑与景观的协调性,提升二者的融合程度,促进物景协调目标的实现,使得城市整体形象有所提升。同时,城市设计工作中,应注重对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使得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有所提高,保障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现阶段,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所涉及的内容逐渐增加,包含的领域较为广泛,不仅应对工程进行规划,而且应对景观与道路等进行设计,使得城市空间布局有所优化。为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应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加以融合,以城市环境为基础,充分考虑城市所具备的文化底蕴,掌握城市发展特色,并以此为依据开展设计工作,使得城市美观性有所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应根据市民生活习惯,明确城市独有的人民风俗,并将城市文化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开展工作,满足居民居住需求与生活要求的同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使得城市设计工作兼具人文特色与文化底蕴。此外,在对城市建筑进行设计时,应从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着手,对经济性原则加以贯彻,对特色建筑予以保留,适当增加新的设计元素,使得建设成本有所减少,充分展现城市独有形象,保障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统一发展。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中的不足

一般来说,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十分庞大,对资金投入量提出更高要求。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资金难以满足建设要求,会阻碍城市规划的落实,甚至出现形同虚设的现象,使得城市规划仅是停留在设计层面。我国部分城市对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将自身的精力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方面,未将规划设计与经济发展加以联合,市民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不利于城市价值的提高,难以对城市发展潜力进行充分开发。此外,受限于设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建设水平与专业程度,相关人员在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时,对设计因素的考虑全面性不足,未将城市文化特色融入其中,景观与建筑的融合程度较低,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的实用性,但城市美观性远远达不到相应要求,城市规划设计的协调性不足,制约城市整体形象的良好性建设。

三、保障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对建筑进行设计

相关人员在对城市建筑进行设计时,应以城市规划为依据,提升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程度,对人们的居住需求加以满足。首先,相关人员应充分考虑居民生活习惯,以城市特色风俗为落脚点,对城市整体与建筑进行同步规划,提升设计方案与市民生活的符合程度,提高整体设计水平。其次,应注重城市建筑与环境的统一性,将建筑与环境进行充分融合,使得城市整体规划设计更加美观。最后,应对协调性原则进行全面贯彻,保证建筑与城市的高度协调性,在展示城市特色的同时,对城市的发展潜力进行深度挖掘。

(二)提升环境与建筑的融合程度

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应以其周围环境特色为依据,提升二者的融合程度,进而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同时,相关人员应充分考虑建筑周围的交通情况,结合周边区域的绿化建设状况与工程设施建设情况开展设计工作,明确建筑与此类单体之间存在的关系,提升建筑与单体之间的协调性,使得城市整体规划水平有所提高。此外,相关人员应注重建筑设计的用地情况,以业主设计要求为依据,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掌握建筑设计规模,了解建设设计的组成内容,如基础设施与绿化带建设等,提升设计的合理性,实现对业主要求的满足,为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三)保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相关人员在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时,不能以随意的方式进行,而应提升恒对城市特点的了解程度,并从此处着手,增强城市特色,促进规划设计水平的提升,对城市发展特色加以呈现,充分发挥城市优势。在设计工作准备阶段,相关人员应明确城市设计主题,对城市发展优势进行挖掘,将其设立为城市规划主题,以主题内容的依据开展设计工作,使得该主题成为城市规划核心,为城市规划协调程度的提升做好铺垫,推动城市发展特色的凸显。例如,若设计人员发现城市发展特色为旅游行业,应对城市该优势予以强化,将绿色环保作为城市建设主题,将文化特色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优化城市景观设计,使得城市形象呈现生动性特征,推动城市发展特色的饱满性建设。此外,应将城市规划设计与其发展特点加以融合,提升城市布局的合理性,助推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

(四)提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性

在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工作中,协调是其遵循的首要原则。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不仅应充分考虑建筑特色与设计方案,而且应以建筑周围环境特点为依据,结合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对居民的生活需求加以满足,在居民生活习惯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与环境的符合程度,对大众要求加以满足。例如,乌镇城市规划设计呈现一定的复古性特征,充分利用独具传统特色的街道小院,结合河流建设情况,提升街道小院与河流的融合程度,使得城市景观呈现美观性特征,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其以木制的形式对建筑进行设计,充分展现古镇的古色古香特征,提升景观的协调性,使得城市面貌愈加生动与丰富。

(五)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设计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是影响设计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应注重对设计人员的培养,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对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加以强化,提升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程度。一方面,应对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深化其对城市设计理论知识的了解,使其明确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设计因素,如建筑形式与构造组合等,提升建筑与城市规划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应注重对先进设备的演进,创新教学模式,如模拟教学等,引导设计人员积极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其实践经验,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

结束语

城市规划设计,应立足于城市未来发展计划,以城市当前发展特色为依据,充分考虑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调程度,保障环境与建筑的高度融合,以相应的主题为依据,结合城市居民生活习惯与人文风情,使得城市规划设计呈现特色性特征,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同时,应注重对设计人员的 培养,为设计水平的提升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江剑.浅谈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01):104-105.

[2]岳顺利.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探寻[J].城市建筑,2021,18(36):78-80.

[3]李婷.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性分析[J].砖瓦,2021(12):79-80.

[4]魏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中国住宅设施,2021(10):97-98.

[5]谢丽亚. 新形势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探究[J]. 国际建筑学,2021,3.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