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乡规划中推进宜居环境建设的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在城乡规划中推进宜居环境建设的浅析

霍星勇

东莞市道滘镇规划管理所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虽然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给城市的居住环境及交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城市的交通变得更加拥挤,同时城市温度也在逐渐升高,这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全面分析,以人为本,推进宜居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城乡规划;宜居环境;建设

引言

就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及城市居住环境等方面而言,我国多数城市交通拥堵,道路混乱交错,人们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大有所在,这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针对以上现状在城乡规划中推进宜居环境的建设是目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主要以西咸新区为例就在城乡规划中影响宜居环境建设的主要原因及在城乡规划中如何有效的推进宜居环境的建设等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一、在城乡规划中影响宜居环境建设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支持力度相对较低

首先,在城市规划中是由我国政府推出相关政策进行规划,这也就看出政府对城市的建设开发及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咸新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相关政府的管理有着较大的关系[1]。西咸新区政府将城市的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上,缺乏对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视,对宜居环境的建设流于形式。其次是城市在规划之初就存在不合理现象。虽然在近三年中西咸新区逐步开展相应的宜居环境建设工作,但其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经过三年的建设实施,新区宜居环境建设的目标逐步明晰,但是我们宜居环境建设工作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部分重点项目推进较慢,比如空港国际医院、西咸妇女儿童医院、沣东新城医院建设进度较慢,大型设施区域配套不均,秦汉新城渭北片区、空港新城底张生活区商业综合服务短板明显,部分建成项目品质与特色不明显,运营效果较差,项目难以按期投用;二是便民小微建设还有待完善,比如停车难、购物难、出行不便、办公区配套服务不足等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城市精细化管理还不到位,比如安置回迁速度滞后、部分老旧小区设施落后、部分区域建设形象与风貌较差,尚缺乏针对性的提质增效手段。

(二)交通情况影响严重

随着西咸新区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西咸新区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使得私家车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随着城市经济的增长与城市建设规划的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也在逐渐普及与增多。西咸新区的地铁与轻轨的建设相对较慢,无法与其城市发展速度相互平衡,使得在西咸新区的交通环境日渐拥堵,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

(三)缺乏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

就西咸新区发展现状而言,其城市道路的基础建设相对比较完善,但是缺乏对一些环境基础设施的配备,比如老旧小区的绿化面积的增加,环境基础公共设施老旧,对整个西咸新区的环境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一些地区的燃气管道及排水管道都是年限较长的老管道,漏气漏水现象严重。

(四)缺乏相应的宜居环境治理手段

一般对环境进行治理都是采用行政手段,城市行政执法人员对相关片区进行巡逻执法,环境宜居治理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其治理效果欠佳。不仅在执法过程中会浪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在执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冲突,给社会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在城乡规划中如何有效推进宜居环境的建设

(一)明确总体发展目标及发展方向

首先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期城市工作提出“在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为总体发展目标。将西咸新区初步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作为发展方向。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加速文体设施建设、完善商务服务功能、优化住房综合保障、促进交通出行便利、加快小微空间提质、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此不断发展西咸新区的宜居环境建设。

(二)以“基本服务、商业文体、交通出行、居住环境、城市管理”为主要宜居环境建设内容

这就要求应不断提升城市基本服务水平,对学校教育服务品质进行提升,对医疗方面的服务进行多元化建设,提倡对城市老年的宜居环境加强建设。同时要加强对商圈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酒店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对体育健身事业的建设与开展。加强对城市各道路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同时大力完善交通服务设施[2]。最后要不断提升新住宅的建设质量与品质的把控,加强对老旧小区的更新与改造,同时大力提升居民居住地区的服务管理水平。建议大力推行绿色建筑,绿色能源与绿色技术的使用,建立绿色城市与智能城市。

(三)聚焦便民生活圈,强化服务设施与小微空间建设

充分聚焦城市建成片区,对已有居民入住、已经形成居住氛围的区域,设定相应的便民生活圈。建立健全西咸新区新城-社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以社区为基点推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从居民生活需求所考虑,加快临时公共停车场、品牌便利店、便民药店、社区巴士、口袋公园、健身步道等多种小型便民设施的建立。

(四)完善建设体系

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要根据中国国情确定城市内容和标准。同时,完善扶持政策、社会救助政策和政策行动。宜居环境在性质上是广泛而复杂的。要想发挥作用,全社会必须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动员和合作。因此,有必要对政治激励、公众参与形式、公众激励和监督激励进行立法。在建设以生活为中心的城市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得出结论或业务目标,而应该不断关注实施过程和实际结果,强调实际行动和效率。

(五)强调公众参与城市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是评价城市适宜性的重要指标。强调宜居城市是要求全民参与的基础上进行的,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要求城市居民的共同监督,共同营造及维护。公众参与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教育和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管理的组织能力。因此,不断提升公众参与城市宜居环境建设是现阶段建设宜居环境制度化的有效手段。

(六)重视城市的文化价值

在经济增长的压力下,中国大多数城市都压制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地方传统和特色。我们需要了解世界各地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我们独特的继承和有效的发展,而不是空有口号。这是中国城市融入国际环境、走上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这对于我国宜居环境长期发展模式尤为重要。

(七)关注规划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宜居生活逐渐变化,但不同的宜居城市生活方式不同。不同地理区域的生活水平不同,同一城市的生活阶段不同,大中城市的指标体系也不同。对于中国来说,城市的优势在于良好的基础设施、信息、教育、文化、人力资源等。在不同的城市和环境中,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可接受的城市发展目标是未来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设计师应自觉、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城市美学概念。

结语:综上所述,宜居环境建设是西咸新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影响城市宜居环境建设的问题多种多样,这就要求相关政府应首先考虑居住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从而制定相关总体发展计划与发展目标,并进行细化,逐渐完成宜居环境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伍小兰,曲嘉瑶. 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老龄科学研究,2016,4(08):3-12.

[2]李慧,温笑峰,郭宪美. 老年宜居环境规划与建设研究综述[J]. 建筑科学,2018,34(09):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