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能人员岗位能力评价标准建设与实践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9
/ 2

企业技能人员岗位能力评价标准建设与实践应用

曾世扬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   辽宁葫芦岛   125001

【摘要】随着近些年石油化工产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管理工作呈现出的影响力越发突出和明显。作为石油化工企业,技能人员的岗位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整个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水平,此时需要积极构建以技能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依据,制定技能岗位的评价管理标准,并将评价标准合理应用到人力资源的其它管理过程中,从而实现对员工与岗位能力的循环性管理。据此,为了进一步推动石油化工企业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企业技能人员岗位能力评价标准建设与实践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管理;技能人员;岗位能力;评价标准;建设与实践

0.引言

技能人员的能力评价标准建设主要是在构建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的构建方式与评价标准,其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及有效平台,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价值最大化。对于部分石油化工企业而言,在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方面的思考主要是基于技能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为基础依据,制定技能岗位的评价标准,构建岗位、能力以及评价相关的人才评价体系框架,并将评价标准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从而实现对员工岗位能力与组织能力的循环性管理。对此,探讨企业技能人员岗位能力评价标准建设与实践应用具有显著实践性价值。

1.构建能力评价标准

技能人员的能力评价标准是针对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的评价标准与尺度,在评价标准建设期间需要将岗位胜任能力的模型中重点能力要求内容细化与等级进行量化处理,并基于专业分类编制班组以及技能岗位评价标准。标准编制原则方面需要基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作为参考,并结合岗位技术的实际需求,明确不同岗位的核心专业知识、实践性操作技能等应知应会知识。在岗位胜任能力的分析方面,需要基于下面三个方面明确标准[1]

首先,需要明确岗位能力的评价要素。在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满足岗位胜任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需求,需要基于班组的岗位职责差异,明确岗位生热能力的评价要素,并做出详细的买搜狐。例如,针对班级人员岗位评价要素的一般原则在于技能为主适当考虑知识与潜能要求、技能评价基于岗位关键作业的对应能力要素评价内容、知识评价基于岗位作业密切结合制度规范、专业装置设备知识等相关评价内容。其次,需要构建岗位能力的评价标准,按照班组的岗位分级与上述相关原理,需要明确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标准,针对不同要素的分级评价内容可以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要求明确,基于高级岗位的评价要求涵盖初级岗位评价要求,构建岗位评价标准。最后是构建能力评价测评题库,能力评价测评题库的构建应当按照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与评价标准,从横向、纵向双方面针对员工的胜任能力进行评价,基于纵向评价方式为主,如职业规划纵向跃迁、岗位内容拓展。测评题库需要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作为核心能力与素质部分的开展,按照作业关键知识点,例如理论考核内容需要基于岗位培训课程和技能评价。

2.注重生产监视培训

对于值班负责人的石油化工风险意识与技能方面,在事故或异常发生的情况下,初步阶段是否可以快速且正确的做出判断,和技能人员的岗位技能水平、事故以及异常处理的经验有着直接关联。值班责任人需要基于事故或异常发生情况,需要及时且快速的反应,从而实现对故障的顺利处理,需要基于实际情况按照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做出事故或异常的处理与分析,并做到各司其职,快速控制事故或异常的处理范围,并隔离处理设备故障,从而尽可能快速恢复无故障设备的正常送电,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2]。相反,如果值班责任人的经验不足,在遇到事情时不够冷静,在分工处理时不合理很容易导致组织指挥不足,此时便会出现忙乱工作现象,导致整个工作局面过于混乱,从而促使事故处理更加及时并拓展扩大事故范围并保障石油化工安全稳定生产。

技能人员在值班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精力不集中、思想跑偏等问题,再加上不熟悉设备正常生产状况,在设备发生异常信息时,可能会存在关注不合理的现象。按照石油化工发展的实际需求,事故和异常处理方面可以及时将重点落实到生产监视值班员,从而保障生产监视值班人的在岗位综合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3]。规程规定倒闸操作期间存在相对普遍的异常状况,此时便需要及时停止操作,在明确异常状况和操作无关后才可以继续操作。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技能人员经常会忽略这一问题,随着新设备的持续投入与生产,设备厂家不相同,但是上传后台加农信息的处理以及命名存在一定的差异,此时会对生产监视形成较大的障碍。与此同时,因为生产监视设备同一时间需要监测更多的石化站,此时会因为传输路径的裕度而遭受限制,上传信息可能会发生堵塞问题,此时便需要基于后台信息展现窗口的限制,信息可能会发生覆盖表现,从而促使生产监事人员查找疲劳,从而导致信息遗漏或丢失问题,并为生产监控人员形成不便利保障,从而影响值班人员对于事故异常的判断与处理。

3.注重防范技能培训

首先,需要提升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人永远是企业的最大财富,所以应当高度重视员工的责任感以及在企业内的主人翁意识,针对性提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团队意识和工作思维和责任感。在岗位技能培训方面应当结合班组的实际状况,积极构建适当的岗位技能培训计划,例如岗位技能讲课、员工轮值培训、新设备新技术现场讲解、实操演练、技能竞赛以及反事故演习等方面。与此同时,需要针对性强化相关标准规程的教学,积极总结经验并基于培训模式采取多样化原则,借助班组互动式的研讨、辩论以及竞赛等多种形式提升技能人员的相应综合水平,强化标准规程在员工中的影响力,从而保障值班人员可以拥有更强的执行力。

其次,需要事故处理和操作演练。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需要基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调整与更改操作生产薄弱环节,并保障整个岗位工作的有效性,并定期做好组织演练。演练主要是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分别开展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实战演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度重视实战演练,并借助有部分生产班组做好演练记录的填写,不断的反馈演练结果从而规避相关负面危害与影响。

4.总结

综上所述,因为企业员工的岗位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再加上对于异常信息的重视度不足,此时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从而导致设备的缺陷存在甚至是事故的发生。针对性提升企业员工对于在岗技能以及对异常信息的综合分析、判断以及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形成重要的支撑作用,从而有效解决技能人员的主观性问题,保障石化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祁爽.技能等级评价对岗位能力培训的导向作用[J].华北电业,2021,21(09):58-59.

[2]张立荣,章敏,雷大鹏.供电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岗位基本功培训活动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32(24):1030104.

[3]吴琼.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电力企业技能人员岗位能力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D].导师:刘前进;李海.华南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