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9
/ 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对策研究

李全政

江苏润城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邮编:300000

摘要:随着货币与信用政策的放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其发展速度很快,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政府负债。为防范地方政府违法举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相继出台了相应的调控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金融平台运作的科学化、监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平台公司必须主动转型。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 投融资 转型 对策

引言:随着中国近几年的经济稳定增长,各地政府在财政资源的限制下,为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各地方政府都会组建大型的投融资平台公司,这些平台公司的类型很多,涉及到的行业也很多,比如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房地产等。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公司数目激增,经营不规范、经营不完善、政企边界不清晰、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政府投融资平台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概念

所谓的“投融资平台”,就是指由当地政府以土地划入、资产补充等形式,成立一家资产与财务状况符合条件的公司,以银行贷款、发行城投债等形式筹集资金,其资金主要集中在基建、公益领域,如城建、房地产、房地产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政府也逐步向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资金和保证。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多种多样,其对应的公司名称也各不相同。不过,在获得投融资方面,也存在着多种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股权、费用等资产由政府充当桥梁,将资产、土地、股权、费用等进行分配,以达到企业对政府的投资与融资标准。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的意义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传统的运营管理中担负着政府的融资职能,其资金来源以中短期贷款为主,往往投资周期长,回报周期长。通过市场化转型方式进行投融资,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减少负债风险,提高融资效率。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将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平稳运营、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有效地拓宽融资渠道、具有较为宽泛的投资视野,能够保障企业的运营和运营效益,为基础建设项目提供充足的资本,推动地方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

(一)盈利能力差,抗风险能力较弱

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实质上是政府以多种方式注入的资金,其中大部分是非经营性资产,或多或少都与土地有关。其财务回报一般偏低,在没有实际产出或产出效益不高的前提下,变相地增加了金融杠杆,增加了金融风险。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较多,资金投入不足,市场运作能力较弱,竞争力差,利润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1]

(二) 政府依赖强,投融资渠道单一

由于受地域、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投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投资以长期基建为主,优质工程数量不多,贷款基本限于银行贷款和政府贷款,这就造成了各个平台公司的长期负债,一旦到了还款期,就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同时,部分金融机构认为,地方政府不会倒闭,也不敢倒闭,存在着“财政兜底”的错觉,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违规贷款。

(三)体制不完善,管理结构不合理

虽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一家具有完整的法人机构,其内部治理体系也较为完善,但其本质上却是隶属于当地政府,其管理层大多由政府部门或机构委派。尽管其基本条件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但是其在人事任免、经营管理等决策上往往受到政府的干涉,缺少经营的自主性和决策权。目前我国的政府投资平台还存在着许多不健全的运作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方式、运营方式、制度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对策

(一)要积极转变观念,明确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应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租赁的监管,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同时,通过对地方政府财务风险的防范,可以促进其向市场化方向的转变,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融资能力。地方政府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对有关的法律法规作出明确的规定,正确认识平台转型,要积极转变观念,全面贯彻实施有关的转型战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要正确认识市场化改革的内涵和目标,必须坚持正确的工作方针,切实保障改革的质量,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与保障机制,强化现代经营机制,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实现市场化转型。比如,投融资平台在市场定位时,主要是将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安置房建设等方面的现代化经营,逐步向商业类国企进行转型,充分体现出平台市场化运作。

(二)增强平台转型动力

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投融资平台必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根据其转型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建立健全的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从整体上进行融资方式的创新与变革,增强企业的转型发展动力。平台公司要强化信用体系,必须建立在对央行个人征信体系的依赖性之上。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信用审核制度,以减少公司的融资风险,提高公司的自我管理能力,保证公司的正常运作。资金流动是金融平台公司能否安全、稳定运作的重要因素

[2]。为此,必须确保企业的现金流量持续稳定,使其获得较好的融资效果,从而为其市场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三)加强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

地方政府要通过资本市场建立信用,既要控制负债规模,又要防止出现拖欠现象。由于平台公司在政府项目上的投入都是从预算内进行的,因此,如果当地政府拖欠或者没有按时拨付,那么公司很有可能会发生拖欠。由于地方金融机构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着以政府信贷为担保的问题,而在金融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其筹资和使用方法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披露,使得投资者很难追踪其资金流向,从而判断其投资风险。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的信息披露标准并不统一,财政数据并不详细,很多数据的内容无法查证。比如,地方政府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负债信息发布平台,逐步向社会公布政府的财政预算和政策,通过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减少政府与投资者间的不对称性。

(四)政府对平台公司给予支持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当前金融机构改革的当务之急,而地方政府对其信贷质量的支撑起着重要作用。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补贴、政策倾斜、担保担保等,而这些融资渠道的现金流量和偿债保障都离不开地方政府。政府可以考虑妥善处置已有的已有债券,既能减轻其负债的压力,又能给市场传达出对其大力支持的信号。此外,“交叉任职”的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可以利用熟悉本地环境的优势,为平台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意见[3]。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将宝贵的资产注入到平台公司,例如土地、特许经营等。这些资产未必能够带来直接的现金流量,但如果将这些有价值的资产注入公司,则可以有效地减少负债,减少财务风险,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借新还旧”的融资提供信贷支持。

五、结语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临着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要正确认识市场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政企分离的目的,推动投融资台逐步走向市场转型,使其真正的价值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朱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对策[J].市场研究,2020, No.492(04):31-33.

[2]陆庆慧.浅谈区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中的财务管理困境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00(024):69-70.

[3]严志华.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务与会计, 2019(12):79-80.

作者简介:姓名:李全政(1985.10--);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苏省徐州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中级会计师、中级审计师;研究方向:投融资、内部控制、报表分析、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