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会计改革与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5
/ 2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会计改革与发展研究

史骐宁,,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创新型经济社会治理方法的重要战略任务,推动着会计的重大变革和发展,将给中国会计产业发展提供全新契机。社会治理仍然是对社会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协调社会的各方关系,是人们调节利益关联和行为规范、实现和平安定、繁荣发展最基本的依靠。同时,会计作为社会发展层面的重要视野之一,其功能以及改革对社会的发展进程至关重要,恰当运用会计理论和会计改革,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以实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会计改革与发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会计改革发展

引言

会计制度作为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反映,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保障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确保财务管理工作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需对其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调整。会计制度改革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打造更具有约束力、权责划分更明确的制度,使预算信息与财务信息得到全方面的细化,最大化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一、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想要保证企业和单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并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之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发挥出自身的公共服务功能,那么就必须要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来实现优化整合。但是,对于企业和单位来说,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会计制度应用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就会导致在后续发展时,难以实现通过自身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在当前企业和单位开展资产核算、收付制度的应用以及会计报表的结构设置上,均有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其实都会影响到企业和单位未来的发展。对此,如果无法进行及时处理,不仅会导致企业和单位蒙受巨大的损失,并且也会导致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难以实现通过其功能的发挥来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此,针对企业和单位来看,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势在必行,同时也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创新社会治理下会计改革与发展现状

(一)会计科目设置不全面

按照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科目。统一的财报体系,固然有利于财务信息的整合,但是也必然缺少针对性和适用性(尤其是医院、高等院校等单位),进而导致在实务执行中会存在诸多困难,如科目设置不能满足单位内部多层次、多维度核算主体,某些经济业务确认环境的科目边界模糊,业务与财务系统衔接不顺等;再有如单位人员兼任管理和业务岗位的人员工资,在实践中没有相关规范指导是计入“业务活动费用”还是“单位管理费用”科目等。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质量是保证新会计制度执行效率的前提,为确保新会计制度下工作有序开展,必须对财务信息软件进行升级,对会计记账模式进行革新。但当前在技术层面准备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依旧采用原有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将各项数据进行有效衔接,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模块依旧采用传统的记账模式,使报表的编制与会计项目的设置工作,无法按照相应要求落实,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质量。另外,由于财务信息系统没有更新不及时,使各系统之间出现兼容性差的情况,经常出现重复作业,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带来阻碍。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应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社会治理要求社会公众有较强的法制观念,那么财务人员和会计管理人员也应该紧随其后,从而改革自身财务法制观。当前,在企业发展中,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全面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财务综合素质;其次,财务人员还要强化自身的理论知识,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并且还要具备熟练的会计实务技能等,可以选择教育培训的方式,对于一些新情况和难以解决的会计问题,会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短期的培训来提升业务水平。

(二)完善会计科目设置

对于业务复杂、情况特殊的如医院、高校等行业单位的政府会计核算情况,加强调研,对于日常科目使用方面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提炼会计科目设置实用性方法,从实际业务情况需要出发,不断修整、完善会计科目设置;同时,对于基层单位科目使用随意、统合度不高等问题,应综合考虑目前整体会计人员的执业能力欠缺等现实情况,制定基础性的业务辅导指南,用于完善提高基层业务单位会计科目使用准确性,提升会计核算水平,推进整体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三)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为适应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为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企业内部要有健全的内部财务制度,与新的政府会计体系相比较,构建权责分明、信息畅通、问责有据的财政管理制度。针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内部控制、金融纪律等诸多问题,完善单位内部的财政管理体系,对各个部门的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在单位进行财务系统管理方面的宣传,保证单位内部的费用得到严格的审查,加大机关公务出差、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管理等管理工作。实行中央财政统一支付,实行公务卡,保证所有的开支都有记录,这是一种很容易被发现的东西。机构要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在主要的工程中,加大对大笔经费的监管力度,建立一个综合的财务审核体系。在财务管理、票据审计等日常工作中,要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审核制度,强化日常监管,一旦发现问题,要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四)强化会计风险抵御能力

企业在会计工作方面要注重融入创新的理念以及方法,通过增强会计风险抵御的能力,才能有助于最大程度上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将企业结构内部体系进行优化完善,避免企业存在不利的因素,最大程度上减少内部运营问题,结合外界结构面对的内部财务报表信息进行运营,保障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同时要注重项目投资可靠性的分析研究,保障透析风险的可控性,相关人员要对每项评价指标可行性进行分析,降低项目投资风险,由于投资的风险大周期长,会计工作只有将每项投资活动认真全面分析,从需求以及时间和成本等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保障投资环境能在有效区域当中,制定投资方案时候选择和比较层面要明确要求和目标,逐步完善投资者在市场当中竞争力,只有在这些基础工作方面加强重视,才能有助于增强风险抵御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推进会计工作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建立包括企业进入、管理和产出等整个会计活动全过程、各个阶段的统一的企业会计数据分析管理规范,构建企业会计数据分析采集与分析机制,推进统一的企业会计数据分析管理规范在国有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编制中的运用,优化公司行业管理信息数字化平台,开启企业财务报表统计财税信息共享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跨平台、结构化的企业会计数据库系统。

参考文献

[1]姚文韵,崔学刚.会计治理功能研究:分析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1(02).

[2]李英.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会计变革[J].会计研究,2014(06).

[3]田乐.新经济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J].时代金融,2020(23).

[4]贾春美.基于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的创新管理探索[J].纳税,2020.14(29).

[5]秦荣生.“十四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新趋势[J].新理财,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