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电子烟市场开展常态化监管的途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4
/ 2

新形势下对电子烟市场开展常态化监管的途径探索

陶甜

山东滨州烟草有限公司惠民营销部  山东 滨州  251700

摘要:目前,针对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销售乱象,国家政策持续收紧,电子烟线上销售渠道受到严格限制,但随着电子烟社群的兴起,打着“擦边球”的违规销售似乎又有了蔓延趋势。电子烟监管面临的“政策依据欠缺、监管手段有限、上级和群众有期待、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电子烟市场急速增长”等复杂局面,新形势下对电子烟行业的常态化监管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新形势;电子烟;常态化监管;途径探索

引言

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明确指出,电子烟会对健康产生危害。电子烟加热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损坏免疫系统,青少年接触电子烟可能出现脑发育不良,引发学习障碍和焦虑症。现在,更有不法分子混淆视听,用添加合成大麻素的“上头电子烟”来引诱青少年吸食,严重伤害青少年健康。

1.管制措施主要特点

①强调烟草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将电子烟监管纳入烟草市场综合治理,重点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协作;②2021年3月22日,工信部公布《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以卷烟为参照执行电子烟的监管释放了一个极为重磅的信号,电子烟行业无论是从销售渠道,还是税收上,整个行业的监管都将会更为严格;③监管重点放在严厉打击互联网销售电子烟行为、重点清理中小学周边销售行为、重点监管电子烟实体店;④高度关注烟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危害,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危害为出发点和目的;⑥监管手段以引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

2.电子烟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

《电子烟管理办法》包括总则、生产与质量管理、销售管理、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监督检查、附则,共6章45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电子烟生产、销售、运输、进出口和监督管理等活动做出了规定。主要内容为:一是明确电子烟定义和监管对象;二是对电子烟生产、批发和零售主体实行许可证管理,电子烟许可证管理不新设行政许可种类,仅在烟草专卖生产、批发和零售许可证的许可范围中增加相应条目;三是对电子烟销售实行渠道管理,建立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规范电子烟销售方式;四是对电子烟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管理,建立电子烟产品技术审评和跟踪追溯机制;五是对电子烟运输和进出口依法实施监管。尤其是在第一章总则的第六条中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电子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劝阻青少年吸电子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电子烟。在销售管理一章第十八条中明确提出,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电子烟产品销售网点。在销售管理一章第二十二条中明确要求: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电子烟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3.常态化监管策略

3.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在开展市场检查过程中,加强政策法规宣传,重点宣传新型烟草制品的危害性,让卷烟零售户清楚知晓违规售卖电子烟的后果及需要接受的处罚;密切关注电子烟产品动向,在检查中发现经营电子烟的零售户进行建档登记,记录所售电子烟的类型、购买渠道、安全标准等详细信息,严格按规定将其纳入管控;以12315、12313投诉举报电话为载体,畅通投诉举报的渠道,形成多种监督并行的机制。

3.2限制未成年人电子烟市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1年烟草流行监测结果显示,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有所上升,大学生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为10.1%,正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为2.5%。另有数据表明,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电子烟的人数达1000万,以15~24岁的年轻人为主。除了对口味进行限制,管理办法还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电子烟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标志,对难以判断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电子烟不允许在线上销售,实体门店经营也相对比较规范,但也有商家会让客户添加微信,直接信息沟通,随后快递或送货上门,这种方式可能会存在未成年人买到电子烟的风险。为了让未成年人远离电子烟,新规还提出,从事电子烟零售业务,应当依法向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或者变更许可范围。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电子烟产品销售网点。

3.3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在严格管控质量方面,《办法》要求,对电子烟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管理,建立电子烟产品技术审评和跟踪追溯机制。技术审评将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必要保障。“电子烟产品应当符合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于《办法》的这一要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公布了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标准对电子烟的设计、原材料使用、组建、技术要求等多方面作出规定,从源头上规范电子烟产品质量。消费者发现生产销售伪劣电子烟产品、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电子烟等有关违法行为的,可以拨打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或通过各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政府网站公布的举报渠道提供违法行为线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将依法核实处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电子烟产品质量将受到严格管控,产品质量风险减少,但吸食电子烟同吸传统香烟一样影响身体健康。有专家指出,电子烟不仅无助于戒烟,还可能形成“入门效应”,使本不吸烟的人产生尼古丁依赖进而成为吸烟者。而青少年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3.4呼吁学生们自觉抵制电子烟,守护健康和权益从自身做起。

市烟草专卖局先后组织开展电子烟生产经营主体信息申报核查和电子烟市场专项调研,确保国家、全省电子烟管理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见得实效。在持续整治中,市烟草专卖局以踏石留印的态度、敢于动真碰硬的作风和攻坚拔寨的气势,在摸排电子烟实体店、梳理电子烟网络销售线索、梳理网络违规广告、定向监测公众号、查处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市烟草专卖局将根据《电子烟管理办法》《电子烟零售点布局规划》,做好电子烟政务服务工作,督促电子烟生产经营主体依法依规开展电子烟生产经营业务,依法查处发现的各类违法行为。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继续推进电子烟生产经营企业证照办理等政策落地,进一步规范我市电子烟市场经营秩序,有效推动电子烟市场规范化、法制化,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3.5严格控制电子烟生产许可

从电子烟零售许可证发放来看。批发环节不让新企业进入,只能是存量烟草企业,规模庞大的民营电子烟企业将在4个领域拿许可证,包括品牌运营、生产制造、烟油生产,以及尼古丁生产。不仅是烟油和尼古丁环节,在生产制造和品牌环节,也可能使用产能核准制,政府在产能方面严格限制,新增产能都要政府批准。如果政府在烟油生产量,或者电子烟产能上进行准入限制,就可能出现供应过低、整个行业供不应求的情况,整个产业链都将遭受严重打击,如果政府对产业链中的不同企业给与厚薄不同的待遇,在产能核准上进行倾斜,就有可能决定某些企业兴起,某些企业衰落。

结束语

强化电子烟案件经营查办,完善烟草公安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发挥治安、网监、技侦多警种作战优势,梳理各类异常情况线索,查清查明非法销售加热卷烟供货层级关系、资金流、物流流转方式、渠道,确保案件管辖、侦办、取证、移送等工作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朱宁宁.明确监管主体落实未保法控烟规定[N].法治日报,2022-03-22(006).

[2]王炜,马明.新型烟草制品监管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01):97-99.

[3]谢臣晨,贾晓娴,龚正阳,陈德,杨建军,黄智勇,孙源樵,王剑,乐坤蕾,习佳成,高晶蓉.全球电子烟流行情况及应对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2021,37(10):1571-1574.

[4]丁国锋,沈姝平.“上头”电子烟竟含有合成大麻素[N].法治日报,2021-10-11(004).

[5]郭煦.电子烟监管立法势在必行[J].小康,2021(1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