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师生互动—探究翻转课堂如何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3
/ 2

转变观念,师生互动—探究翻转课堂如何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布拉比·伍布力

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第一中心小学,新疆  于田  848400

摘要:近年来,翻转课堂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而且也逐步成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选择之一。翻转课堂这一独特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促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一种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优化建议,旨在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效率

一、前言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和成长。同时,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未知,实现全面发展。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对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身的主导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同时贴合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和弊端,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又称作颠倒课堂、翻转教学等,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风格,其创新性地调整了课内外实践、转变了师生之间的角色,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决定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创始人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指出,翻转课堂并不能单一地认为是教师提供教学视频等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不是学生毫无目的地提前学习数学课程内容;而是以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习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更加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中。黎加厚指出,翻转课堂是将传统课堂上的新知识转变为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制作视频课件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即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掌握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组建学习小组,然后由学习小组的负责人将成员预习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总结,最终由教师进行解决。

在上课前,教师围绕数学的教学内容,制作电子教学课件,并录制本节课的微课视频。然后将视频提前发布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决定观看的时间和频率,最终完成教师发布的学习单。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单的完成情况,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解决策略。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借助于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合作,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当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时,教师需要及时地介入,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梳理数学知识点。这样的组织形式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而且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牢固。

三、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一)精心设计微课

教育计划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对课堂实施的有效性和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学生在教育计划阶段的学习意愿开始,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并激发学生基于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学习的基本动力。教师应提前设计微课,结合学生水平设计微课内容,用动画或绘图、列举生活实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设计微课时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应通过视频展示吸引学生,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了解知识的用途。

例如,在教学《千米和吨》前,可以分享微课资料,督促学生在课前学习知识。微课应循序渐进地引出知识,视频一开始,先展示本课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应掌握的知识。接下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计量单位知识。最后,展示生活场景,让学生观看各种标志上提示的“千米”“米”和“吨”的信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场景中不使用“厘米”“千克”这样的单位呢?接着将长度单位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做对比,使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用途,对单位间的进率加深印象。

(二)布置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单在翻转课堂中有重要作用,既能引导学生思考,又能指导学生科学观看视频,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一些学生缺乏自律,打开微课后整个人进入放松状态,可能会忘记学习任务。因此,要设计与微课相匹配的任务单,教师在任务单上指出暂停视频的时间,思考问题的时间,并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考查学生的自学质量。

例如,教学面积知识时,教师可以在任务单上提出难度由低到高的三个任务,要求学生边看视频,边解决问题,以优化学习效果。根据任务单上的提示,学生会在适当的时间暂停视频,仔细思考任务单上的问题。任务一,请你拿起身边的物体,找一找这些物体的面在哪?任务二,你能想到几种比较面的大小的方法,请你写出来。任务三,如果不测量,你能找出家中面积最大和面积最小的房间吗?你使用了哪种方法?跟着视频学习后,学生体会到面积知识的重要性,接下来要独立完成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回顾知识、整理语言、找出具体方法,有效地锻炼了实践能力。高效的自学是进行课堂互动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对微课与学习单的应用,确保学生了解学习目标,能自主运用知识,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

(三)引导分组学习

通过课前的学习,学生明白了“我学习了什么”,而课堂上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白“我还有哪些没有掌握”,并帮助其补齐短板。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学习,通过有效引导,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观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题目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新知识。合作学习中势必会遇到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一同寻找解题方法,这样的互动能增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四)展示学习成果

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容易出现盲目学习,缺乏方向感的问题。应抓住课堂上的互动机会,通过展示优秀任务单和小组学习成果,让学生找到学习方向,激发其进取心。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知识时,考虑到本节课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知识点繁多,应布置绘制思维导图的任务,要求学生在观看微课后绘制导图,可以选择视频中提到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归纳知识点。数学课堂上,要集中展示优秀作业,让学生相互学习,借助他人的导图回忆知识点,大家一起回顾知识,并帮助学生完善导图。数学学习中,学生既需要自主学习的空间,又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了解学生的需求,要引导学生提高自律性,使其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认真对待课前预习。

展示各组的学习成果时,要提倡组间的互评,让学生之间的评价发挥激励作用,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课堂应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展示的需求,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改善课堂氛围。

四、结语

总之,翻转课堂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符合小学生发展需求。数学课堂上,应给予学生自主权,要鼓励其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数学教师应提高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纠正被动学习习惯,使其在数学课堂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以此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融合“翻转课堂”,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 蔡李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20)

[2]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蒋雯霞.  中小学电教(教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