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环境检测在生物检测中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8
/ 2

试论环境检测在生物检测中研究

李德奎

131026198908011819

摘要:近年来生物监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应用该技术可以利用生物面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时所产生的反映对环境污染状况展开评价并且在监测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生物监测及其特性展开了分析然后对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问题展开了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监测;环境监测;应用

引言

在环境污染逐渐加剧的社会背景下,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举措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而使用科学的监测方法监测环境污染,才能够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可靠且科学的依据。面对这种发展形势,环境监测领域开始运用生物监测技术研究环境污染给生物带来的危害,从而全面反映环境受到的污染程度。

1生物监测的基本原理以及特征

1.1生物监测的基本原理

生物监测将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作为基础,生物与之日常生存环境间表现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制约的联系,两者之间不断进行着能量交换以及物质交换。因此,在生物生存环境被污染以后,生物体内会出现大量有毒物质,且这些有毒物质会不断累积、不断迁移,以至于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环境、生物分布环境、生物生长状况、生物发育状况以及生理化指标等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在水资源被污染的条件下,水中藻类细胞的光合作用、细胞密度等都会受到一定影响。由此可见,生物对于客观环境存在着各种反应,合理利用这些反应,能够将环境污染基本状况以及整体强度更好的展现出来。

1.2生物监测的特征

生物监测本身具备分散性、综合性、繁杂性以及长期性特征,不仅涉及很多学科,而且还涉及到许多目标和部门,因此生物监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生物监测以环境作为主要对象,生物不仅可以从中提取出各种污染物,同时还可以全程记录环境污染基本情况,另外微生物群、植物以及动物等还能够对环境进行连续监测。通常情况下,大多生物在生命周期方面都会表现出有限性特征,是人们获取各种监测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生物监测还是有一定的缺点的,不仅费用较高、专业性较强,而且涉及面较广,见效相对较慢,所以将其应用于环境监测中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2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1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在大气污染监测中,应用生物监测法主要需要对大气质量和环境被污染程度进行监测。从生物系整体来讲,植物的生存最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威胁。因为,植物需要在固定的环境中生长,所以无法避免受到周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污染。在监测的过程中,可以植物为监测样品反应大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而常用的植物有二氧化硫指示植物、氟化物指示植物和二氧化碳指示植物。其中,二氧化硫指示植物包含了落地松、水杉和苔藓等。在受到大气污染后,这些植物的叶子上的维管束将出现伤斑,并且伤斑呈现出块状特点。同时,这些伤斑也将出现在植物叶子边缘,颜色为红棕色或土黄色。氟化物指示对象包含郁金香、大蒜、金线草和梅等等,受到大气污染会出现一些明显症状。具体来讲,就是植物叶面出现浅褐色或红褐色伤斑,并且叶子形状为尖形。此外,二氧化碳指示植物包含了番茄、向日葵、烟草和柑橘等等,受到污染后可能在叶子上出现点状伤斑。同时,植物叶脉上也有可能出现不规则形状的伤斑,伤斑颜色为白色、黄褐色或棕色。

2.2在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在监测土壤污染时,由于土壤受到的污染属于间接形式的,所以需要通过对农作物、地下水和人体进行监测分析,从而了解土壤受到的污染程度。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则需要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发育生长情况展开监测分析,从而了解土壤污染给这些生物带来的影响。首先,可以利用动物监测法监测土壤污染。具体来讲,就是将蚯蚓当成是监测对象,并利用蚯蚓的敏感性判断土壤中是否含有农药和铅等物质。此外,对蚯蚓体内的镉物质含量进行监测,也可以根据其与土壤内镉物质的关联性判断土壤的镉含量。其次,可以利用植物监测法监测土壤受到污染的情况。因为在土壤遭受污染后,植物的生理代谢会出现变化,从而导致植物出现明显症状。比如,植物构成成分的变化、植物光合作用变低、植物表面出现伤斑和植物呼吸作用变强等现象,都有可能是土壤污染引起的。再者,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出现的变化展开分析,也能够全面反映土壤受到污染的程度。通过分析土壤中的霉菌、细菌和放线菌等污染物,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土壤中群系微生物结构和数量。而根据监测结果,就能够对土壤受到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展开评价。

2.3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在水体污染监测中,指示生物法是众多可利用生物监测方法中的经典方法。利用该方法,需要对水体中是否含有敏感污染物的种类进行分析,可以对水体资源存在的污染物情况展开分析。由于指示生物的活动地点固定,生命周期也较长,所以能够全面反映出水体中的污染情况。就目前来看,底栖动物、鱼类、浮游生物都可以成为指示生物。在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一般使用蚊幼虫、小颤藻和颤蚓类生物。除了使用指示生物法,在整体水体系统中,微型生物群落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可以通过监测水体中的微型生物群落确定水体受到污染的程度。在监测的过程中,可以在水体中投入聚氨酯物质的泡沫塑料块,然后通过收集水体中的微型生物分析水体污染情况。相较于其他生物监测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工业废水污染的监测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准确性优势。此外,随着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在水体中投入微生物传感器监测水体水质。在传感器内部,细胞可以对环境中的相应物质进行主动获取,并且通过发挥生理效应和使用信号转换器完成水质的实时测定。而该技术可以在工业废水处理和地下水监测中得到应用,并且能够较好的发挥生物传感器的应用性能。

3结束

生物监测技术作为环境环境监测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地位显著提高,在以后的实际应用和发展中,生物监测技术将继续发挥自身价值,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为我国环保事业做出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卉,胡鹏洋.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J].科技与企业,2013(03):146.

[2]张美平.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4(17):8-9.

[3]张述伟,孔祥峰,姜源庆等.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5(05):103-107.

[4]张述伟,孔祥峰,姜源庆,等.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5(5):103-107.

[5]阴琨.生物毒性测试在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S2):32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