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发展及生态林业建设趋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林业工程发展及生态林业建设趋势研究

张丽

安徽尚原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1

摘要: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中,林业工程发展尤为重要,其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要同时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传统林业相比,生态林业是以经济学原理为依据,为林产品发展提供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优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好基础。基于此,文章针对林业工程发展与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发展趋势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态林业;实施;林业工程;发展方向

引言

生态林业是现阶段及未来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要从因地制宜的原则出发,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整合、利用林业资源,加之基于本地资源的有效协调,使立体化产业体系有效构建而成。现阶段,生态环境能否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密切相关。同时,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必须要在解决方法方面加强搜寻力度,而生态林业建设在环境问题的改善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也利于生态平衡的维系。

1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及重要性

1.1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以生态、经济、林业、生态工程、景观工程、信息工程等发展为基础的系统科学。目前,我国生态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地理条件好,造林相对容易的造林规划逐步完善;高坡、陡坡、平地等绿化困难、易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仍然是需要进行绿化治理的地区。因此,低产和陡坡必须改变植物结构。收入低、坡度陡的特殊区位条件对自然和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在特定地区和特定地理条件下选择优良品种,建设具有特殊功能的繁殖地,对林区和退耕农业区,特别是生态环境实施综合治理。恢复城市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森林生态,对于整个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2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林业发展中践行生态保护的现实意义林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其产业链条上的产品同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国家经济建设、全国范围内的生态保护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来说,林业发展与国内环境状况、居民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林业资源是社会经济体系的常用资源。

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的融合可在保护林区环境的同时,维持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提高空气质量、改善林区环境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生态系统建设奠定基础。另外,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良好生态环境是我国经济、文化、教育、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体现着国家综合实力。所以,为健全社会经济体系,夯实现代林业发展基础,还需将生态保护理念全方位的渗透在林业生产中,建设生态化的林业生产机制,为社会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创造有利条件。

2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趋势

2.1可持续发展

经济新常态是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重,而为了保障该方面发展目标有效实现,必须要注重良好生态环境基础的巩固。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与关注下推进的生态林业建设,要想保障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效实现,全社会的共识十分重要,所以现在人、财、物投入方面加大力度,同时要兼顾经济和生态的均衡发展。

2.2多样化发展

我国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的过程中,要联合其他产业进行共同发展,如农、牧、渔等,确保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全新发展格局逐渐构建而成。森林中存在着的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较多,而在生态林业建设、发展方面加大推动力度。基于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景观效益等现实需求的考虑,近年来,我国成片造林力度开始不断加大,而在以林养林等多元化创新模式方面加大推动力度,通过实践进行经验的积累,利于苗木杨林等经济型林地的形成。

2.3提高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虽然说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加大了宣传、倡导力度,但从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人的环保意识并未得到针对性、有效的提高,所以需要政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协调合作,保障广泛宣传目的切实达成。经济发展中,并未站在长远角度进行考量,致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不断破坏。对此,建设和发展生态林业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

3林业资源管理必要性分析

森林资源对我国许多行业的生产活动都有重大影响,是我国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然而,许多人目前尚未认识到林业资源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做好科学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社会才能不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尽管中国幅员辽阔,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森林砍伐现象日益严重。相关服务部门不重视林业资源的管理,导致林业资源锐减。希望有关林业和环境部门能够完成各自的任务,采用科学、积极和有效的方法实施林业资源管理。

4生态林业建设与发展路径

4.1保护现有森林资源

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森林系统密切关系着人类生存、发展,其不仅利于空气的净化,确保生态系统平衡得到有效维护,同时也能基于多样化资源的提供,更好的服务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现可观经济、生态等效益的创造目的。对此,生态林业建设及发展要基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为前提,基于环保理念的渗透,与实际生产需求、林木生长情况相结合,在进行采伐的过程中要在林木培育方面提高关注程度,基于全封、轮封相结合方式的灵活应用,达到保护林业资源的目的。

4.2做好平原绿化工作

将各种适合的植物种植在荒地、荒滩、闲地、路边等多个部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现阶段,我国在退耕还林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以期基于耕地所占用林地面积的有效减少,将广阔发展空间提供给林业,为农业、林业间关系的协调提供保障,积极探寻共同发展之路。平原绿化工作开展时,要以政策要求为参照依据,注重国土绿化行动安排,使森林生存空间有效拓宽,要采取退耕还林手段,同时注重防护林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使森林质量针对性提高,同时在国家储备林的培育方面加大力度,基于天然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为前提,在人工林方面加快建设步伐。

4.3加强林业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的内容应特别包括作物管理、森林管理、森林资源以及法律和行政程序。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特别是有关部门更加重视森林资源的管理,要把森林资源管理与森林资源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加强森林管理的基础上避免森林管理。

对保护森林资源,要赋予其合法权益,优化森林资源管理,适当下放管理权,使部分林业经营者参与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和林业经营者可以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监督,规范森林资源管理程序和制度,加强对毁林的监测和惩罚,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管控水平,提升工程效益。

5结语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峻,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环境提供维护作用,必须要在生态林业的建设与发展方面提高关注度。因此,有效的林政管理政策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明,布仁门德.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生态林业建设对策[J].林产工业,2021,58(04):81-83.

[2]张敏丽.我国国有林场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园艺,2019,43(11):217-218.

[3]张艺,王胜利.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6):46.

[4]苗惠彬.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J].经济师,2020(9):284-285,288.

[5]汪运忠.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1,12(0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