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浅谈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策略探析

韩宗运

贵州省兴义市猪场坪镇人民政府 562400

摘要:随着我国玉米种植区域面积不断扩大,部分区域出现了虫害严重的现象。在2019年,我国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这种玉米害虫,它严重影响玉米的长势。文章主要围绕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种植的影响以及具体的防治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字: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策略

一、关于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能力、适应能力表现较强,且它的繁殖速度相对较快,拥有杂食、暴食性特征,所以一旦发生后难以有效防控。在2019年,草地贪夜蛾从缅甸传入我国,并在短短两年间快速扩散,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20个省份发现草地贪夜蛾虫害。该害虫对于玉米危害极大,一旦虫害爆发会严重导致玉米减产最高40%。

在国内某些种植结构相对复杂、类型众多的农业生产区域中就极有可能存在草地贪夜蛾虫害,整体来看它呈现南向北迁移的发展趋势。为有效建立玉米生产过程中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措施,追求实现玉米增产,就必须深度研究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现状与危害特点。

二、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习性

(一)寄主广泛

玉米草地中的贪夜蛾具有寄主广泛的生物学习性,不仅对玉米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也会对其他八十多种禾木科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贪夜蛾虽然具有寄主广泛的生物学习性,但是更偏重对玉米作物的严重破坏过程,因此非常困扰玉米种植区域内的农业技术人员。

(二)危害严重

在玉米草地中的贪夜蛾病虫害,其危害性非常严重,也会影响到相关农作物的正常产量,玉米作物每年的损失率大概在20%左右,对依赖玉米作物产量的部分城市和地区非常不利。贪夜蛾病虫害对玉米作物的危害性最为严重,还会影响到周边种植区域的正常生态环境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会在过多农药的作用之下产生抗药性。

(三)适生广泛

玉米草地中的贪夜蛾具有适生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并且适合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对气候条件不敏感,潜伏期和休眠期都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气候地理条件进行调整。并且贪夜蛾的繁殖周期相对较短,对寄主和生长地的要求并不高,即使是在低温的条件下,两三个月也可完成一代繁殖周期,并且能够在任意农作物周边区域汲取营养成分

(四)迁飞扩散性

玉米草地中的贪夜蛾还具有迁飞扩散的生物学特性,能够适应多种风向和风速,并在寄主之间实现接连传播效应。贪夜蛾能够在夜间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扩散,成虫在产卵之前的迁飞扩散距离非常远,以100km为基础单位。由于此种病虫害具有迁飞扩散的生物学特性,因此部分地区的农技人员会定期观测气象数据信息,并对贪夜蛾的移动路径进行实时分析,确保本地区的农作物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若部分地区的玉米作物种植区域范围较大,根据此项生物学特性,还需要单独配置观测设备和人力,将贪夜蛾的实际迁飞扩散距离进行全面观测和分析。由于贪夜蛾成虫具有迁飞扩散的生物学特性,在配置防治措施和技术资源的过程中,相关农技人员也需要重点关注其迁飞扩散方向和移动距离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三、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策略探析

(一)进行科学监测

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危害比较迅速,一旦发生这种虫害,很容易在较大范围内引起危害,所以,在玉米栽培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控网络,为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提供支持。农业人员要根据本地的玉米生产情况以及多年来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趋势,总结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根据本地的气候环境因素来调整玉米的栽培过程,提前做好草地贪夜蛾的预防工作,尽量减少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减少药物使用,提高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

我国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止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并已在实际中加以运用。通过诱捕草地贪夜蛾,对其进行解剖,分析其DNA样本数据,已探知其源流和性质。根据人工观察虫卵可以分辨其种类和发育阶段,依据虫卵数量可以推知其覆盖面积,从而进行科学防控。对于玉米须草地贪夜蛾,可以加强对国内玉米作物的保护,根据玉米的损害部位和损害程度可以推测其生长阶段。

(二)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防治,可以有效打击草地贪夜蛾的侵害。例如观察接穗期的玉米作物,一旦遭受侵害的作物面积达到百分之二十,则要进行药剂的喷杀。如果药剂作用不明显,则需要重新制定策略并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对于药剂的使用,要根据草地贪夜蛾的不同生长形态进行区别化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喷洒当中,要科学合理地选选择恰当的药剂,并且要避免这种害虫产生抗药特性,因此要将多种药剂配合使用。选用药剂时,还需要注意选择对农作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否则不但会对农作物本身产生危害,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

农业防治的方法主要是预防,例如可以采购具有抗草地贪夜蛾类型的玉米作物品种进行栽种,并确保植株在生长期间拥有足够的养料,吸收足够的养分来增强自身的抵御力。另外,还可以调节玉米作物的栽种周期,错开草地贪夜蛾的产卵时间,防治该害虫在作物上产卵。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指科学合理地培养草地贪夜蛾的天敌,利用生物之间的自然特性来进行防治。

(四)理化诱控

理化诱控指的是根据草地贪夜蛾追逐光源的生物特性,利用光照进行诱杀的方法。在成虫阶段,利用各种诱虫灯进行诱杀,杀虫灯的放置距离应保持在每两平方米放置一盏。此外,还可以利用昆虫性激素来进行诱虫,通过性诱捕工具诱杀繁殖期的成虫来降低产卵数量。

(五)生态防控

生态防控主要是指通过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采取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减少混作情况,以避免出现过渡田。在湿度和温度较好的条件下草地贪夜蛾会大量繁殖发育,所以,玉米种植过程中要做好灌溉施肥管理,根据玉米的长势进行施肥和灌溉,保证玉米能够正常生长,并且不会出现积水情况,减少害虫的发生。对农田中的害虫天敌进行合理保护,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天然优势构成一道自然屏障。同时,可以利用自然天敌对草地贪夜蛾进行捕食,在玉米田间释放、繁育害虫天地,比如捕食蝽、瓢虫、蠼螋等,都是对玉米植株无害的昆虫,可以在田间释放昆虫,控制草地贪夜蛾发生。另外,可以使用无毒或者毒性较低的生物农药,如百僵菌、绿僵菌等,对草地贪夜蛾有很好的防控作用,而且药物没有残留危害,不会对玉米品质造成影响。

四、结语

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等作物的危害十分严重,在防控工作上要重点防治,加强害虫灾情的监测,及时制定合理措施,由于害虫的较强的生殖能力与较大的食量,当务之急是加强防控,及时掌握害虫的习性,由于防治特效药还需要试验,所以防治工作困难较大,必须及时普及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郑雅丽.草地贪夜蛾防控措施[J].河南农业,2020(31):29.

[2]李力,刘爱红,梁琼.徽县监测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措施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0):32-33+40.

[3]蔡晓玲,苏金凯.景县草地贪夜蛾防控策略与思考[J].基层农技推广,2020,8(10):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