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影响及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国土空间规划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影响及实践研究

坚永顺 1  ,梁萍 2, 姜媛3

1潍坊市土地储备中心   山东潍坊   261041;2安丘市安丰城乡规划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2100;3潍坊圣欣规划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41

摘要:自然资源保护是当前我国生态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土地空间规划是实现自然资源保护的前提。实施好土地空间规划有利于系统地开发、管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发展,达到优化空间格局、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现在我们正处于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保护自然资源具有很大潜力。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需要进行详细分析成为我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土地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多角度分析资源保护的功能和水平,并探索空间规划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影响和实践。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保护;影响;实践研究

1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概述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从某一区域出发,按空间和时间顺序统筹安排土地空间的开发和保护,分为国家、省、市、县、乡五个层次,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新的土地和空间系统将发展和改革部门的主要功能区规划、住房和建设部门的城市规划、土地部门的土地使用规划和相关部门的专项规划等相互冲突和主导的功能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土地和空间规划,实现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四个子系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2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性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如果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能力,就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随着人类进入现代科技信息时代,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的技术创新都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当自然资源被毫无节制地消耗时,被掠夺的区域生态环境就会失去平衡,然后遭到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代表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如资源枯竭、动植物灭绝、环境退化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动物灭绝和雪山冰川融化的消息让人们意识到资源不是无限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与越来越好的人类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

生态环境部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战略。例如,研究生态恢复标准和生态损害赔偿,惩罚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实现区域绿化的协调发展;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主要是控制总量减排、源头减排和结构性减排,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带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体系,从执法、科研、监测、人才等方面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体系。

3国土空间现状与形势分析

3.1规划法律体系不健全

法律为国土资源规划提供了基础。但现阶段,我国的空间规划还没有得到完善的法律支持,空间规划的法制化程度相对落后,并且各项单行法律散落于各领域,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主要集中在规划的编制制度上,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制度相对缺乏,公众参与程度不够。

3.2各项规划之间不协调

现行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不完善,土地规划、建设规划过程中存在重复和冲突的问题,对国土开发和保护影响很大,不利于国家和地区的长远发展。专题规划在综合性和整体性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同一空间内的多用途规划相互冲突,给具体实施带来困难。

3.3规划缺乏系统标准

目前,我国各部门的国土空间规划缺乏统一规范,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基本的技术规划和具体的指导体系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在实际工作中,类似土地有不同的分类。目前,各城市所界定的规划区范围存在很大差异。规划没有统一的指导方针和技术标准。不同规划在基本底图、坐标系、土地利用指标和分类标准的选择上存在技术差异,阻碍了规划的协调和具体实施。

4国土空间规划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影响及实践

4.1推动管理保护机制改革与创新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后,我们可以积极探索保护自然资源的多种途径。新规划从系统性的角度对各项规划进行了优化调整,科学规范了管理机制和规划体系,改变原有权力不明确、不合理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保护登记管理不明确,管理混乱,权责模糊,无法开展有效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保护,不能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无法调动各方积极性。在以往的土地规划和自然资源保护中,多头规划和管理治理权不明确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整体规划和生态维度教育难以协调,自然资源的保护支离破碎,大大削弱了自然资源保护的协同作用和完整性。国土空间规划对自然资源保护的科学性和长期性提出了严格要求,逐步形成权限明确、制度科学、规划严密的新格局。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社会参与度和公众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征求各方意见,确保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2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建立实施新的国土资源规划对员工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机构改革到位,从业务上发展改革部门、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部门的规划职能已经全部划转到自然资源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认清形势,积极参与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储备。

4.3提升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居住环境,包括周围的自然环境、住宅建筑的卫生条件。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环保的政策要求,许多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城市绿化的投资。这些方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但对于生态环境的整体变化来说,这种保护是微不足道的,因为许多生态环境仍在恶化,由于土地和空间规划的限制,它对环境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

有鉴于此,地方行政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投资。虽然这样做会使生态环境保护有点多元化,但效果很好,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的出现也说明了这一点。

4.4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们有责任保护它。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号召全社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建议地方政府设立公众意见箱,进行相关环境整治。如果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满意,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具体意见和建议放入政府的环境整治建议箱。政府部门应根据公众意见或建议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它还可以汇集想法,为土地和空间规划提供更多创意。强化环保意识,倡导健康出行和低碳出行,从细节上保护环境。总结这些细节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力量。

4.5完善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原来的规章制度只停留在“多规合一”政策中,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控制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恶化,制定协调的土地空间规划法律制度势在必行,同时这是土地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原有的混乱体系,使法律与实际条例相协调。土地规划与自然资源保护应在法律上加以完善,用以规范整个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保护自然资源要前提和基础,确保自然资源保护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和环境承载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土地空间规划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分析,研究了土地空间规划对自然资源保护的相关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快速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将受到广泛关注。只有以土地空间规划体系为指导,才能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综合管理,解决存在的复杂困难,深化现有体制改革,促进我国自然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科学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土空间规划解析[J]. 申超,侯向娟,何汉琼,李兆隆.  山西科技. 2020(05)

[2]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浅析[J]. 胡玉明.  甘肃农业. 2020(08)

[3]自然资源信息化总体架构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J]. 吴洪涛.  城乡规划. 2019(06)

[4]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J]. 董祚继.  景观设计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