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王光亮1,史岩2,朱超3

1:370112199509070016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2.370102198903204177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3.371326198912265265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房屋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房屋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多,很多新型的技术方式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取得了广泛性的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屋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工序多,技术复杂,施工起来难度比较大,但是却在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性问题上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地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施工技术,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督查工作,保证施工技术效果的高效发挥,确保其在土建工程中真正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建筑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土建施工;应用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通常情况下,把模板高度>4m的模板支架称为高支模。高支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需要根据施工的基本状况和其他要求,完成水平以及纵向支撑点的设置工作。如果支架高度>8m,还需要借助支撑体系进行进一步强化,以此确保整个支撑体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这也是导致高支模施工本身危险性与难度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支模施工对工程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具有严格的要求。虽然高支模施工已获得广泛应用,但对于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并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2高支模工艺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

2.1安装高支模

施工人员应准确把握模板位置,并结合模板位置放置模板定位控制线,同时借助经纬仪在偏轴上方引出约800m长的控制线。之后,施工人员应检测各节点轴线的方位是否存在差异,其中,中轴线应采取抽样检测,其他位置重点检查外侧轴线即可。

高支模施工中的满堂架拼接工艺同样要求工人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首先,施工人员应规范放置竖向扫地杆。其次,在垂直放置并固定立杆、扫地杆后,施工人员应在扫地杆处逐个添加3根立杆。最后,施工人员需规范放置平杆,并检查平杆质量与性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确定无误后,再从初始位置逐一搭设平杆。

在柱模板安装前,施工人员需清除板内杂物,并吊装模板加固用柱箍;给予首片模板临时支护处理,并在第二块模板装设前处理好模板缝隙,使用连接螺栓连接并固定模板,以确保模板拼接严密。待柱箍稳固安装后,施工人员须全面检查柱模板安装质量,重点查看对角线、截面等部位。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要立即调整,以确保柱模板安装质量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2.2梁模板的施工

在房建土建工程施工建设当中,想要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成本和施工工期,在梁模板的施工安装中必须要严格地按照以下几点要求进行:

(1)对于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在尺寸、位置、结构以及形状等方面都需要合理地设计。(2)针对于梁模板的施工与使用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承压能力,根据现浇筑模板的施工技术要求对自身的刚度问题、强度问题以及稳定性问题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审查,所以在这方面对于材料以及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严格地满足相关要求,在施工进场之前做好严格的质量检查,避免因为材料和设备管理不当影响到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梁模板因为承载能力不足,造成整个工程项目出现失衡的情况,导致梁模板的变形或者连接位置出现问题。(3)在梁板施工之前要按照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对施工中的缝隙问题进行严格的处理,避免出现漏浆或者漏水等问题。在房建土建施工中梁模板施工是重点内容,严重地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是房屋建筑中非常常见的方式之一,所以对梁模板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至关重要。

2.3墙模板安装

墙模板是一种围护体系,对其进行现浇施工尤为关键。在墙模板安装前,施工人员须清理墙模板表层,并标明弹线、轴线位置,以便后续拼接。墙模板接缝处需使用砂浆进行填充处理,以保持模板的整体平整。根据规范要求,施工人员应优先安装预埋件,并根据墙体厚度调整钢筋焊接方式;钢筋安装遵循由墙体外侧到墙体内部的施工顺序,以确保墙体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在墙模板全部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还应检查安装质量,积极消除漏浆、漏水等问题,同时排查隐蔽项目风险,比如零部件是否固定、螺栓是否紧固、接缝填补是否到位等。

2.4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完成

在房建土建工程施工中,关于混凝土浇筑工程的实施必须要严格地按照要求实施,要对混凝土的各组成要素以及材料进行科学地配比,并利用科学的检测方式对其配比性进行检查。在浇筑过程中要对具体的流程以及操作规范进行明确,为高支模技术的实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利用罐车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浇筑时需要从梁中间位置开始,之后是梁的两侧。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对于浇筑的速度要严格地控制,对于浇筑的高度也要符合行业规范的要求,在高度达到楼面之后,对其进行铺散和赶平。

2.5高支模施工验收

高支模支架的设计规划对技术性的整体要求较高,设计规划人员应完全了解各环节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时补救工程施工中所发生的问题。为了保障整个模板体系的稳固,还应该做好底板的加固工作,针对不同环节的质量必须要依照相应技术标准进行。验收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修正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这势必会导致整个工程施工工期延长。因此,在工程项目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及时做好各个环节的验收工作,及时处理和排查相关问题,降低损失。此外,还应充分结合工程设计方案明确相关规范和标准,为质量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依据,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2.6质量通病的应急处理

墙体、柱底烂根。施工人员可使用木条、海绵等物质临时填充模板拼接缝隙,再使用砂浆进行找平处理,切忌将砂浆渗入墙体结构中。

垂直偏差。施工人员可通过合理使用线坠来检查支护结构的垂直度。在检查过程中,如果线坠受到冲击,施工人员需重新校正线坠精度,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垂直偏差过大,且模板发生严重变形,那么施工人员需放弃修正,不再使用此类模板。而对于墙体阴角,施工人员则可以使用独立角模来调整角部线条,以修复垂直度。

模板板面不平。施工人员需有效落实模板维修工作,每月定期检修。对于尺寸较大的模板,施工人员应将其卧放,板面朝上,用磨石机将板面的砂浆和脱模剂打磨干净;对于穿墙螺栓孔处的凹陷,可在板面和纵向龙骨间放上花篮丝杠,拧紧螺母,把板面顶回原来的位置;对于因刚度较差而导致的板面不平的模板,应予以更换。另外,施工人员在修补模板板面质量缺陷时,切忌使用大锤、振捣器,以免对模板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

2.7高支模的拆除

在施工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做好检查工作,如果明确了高支模技术不再需要,就应该及时地安排施工人员将其进行拆除处理,而在拆除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1)明确拆除时间。施工人员在实施完混凝土的试压报告之后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盖章确认,之后对承重模板进行拆除处理。(2)规定拆除顺序。再施工人员拆除掉高支模支护体系之后,需要严格地按照非承重模板要制定拆除顺序。在支撑体系拆除当中,如果梁底的跨度较大,就需要将跨度中间的模板先拆除下去,之后在将跨度两端的模板拆除掉。(3)实施科学的拆除方法。在房建土建工程的施工中,要对高支模与支顶整体结构体系进行稳定,而在拆除高支模的支撑体系之后,需要按照从高到低一次性拆除的方法进行拆除处理。

结论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国内建筑行业应用广泛且作用突出的施工工艺之一。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不断加强质量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监测施工过程,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不规范、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而全方位落实高支模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易璐.试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厂房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4).

[2]吴允天.超高层建筑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21(11).

[3]于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31).

[4]郝成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安全控制研究[J].砖瓦,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