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和高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探讨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CRP和高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探讨与应用

李富强 

安岳县人民医院 四川 资阳 642350

【摘要】目的:将CRP和高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应用于儿科疾病诊断中,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入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儿科疾病患儿,共有100例。将CRP和高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应用于患儿诊断中,随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结果:患儿白细胞计数无变化情况下,其高敏CRP可见增加,初次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患儿CRP和高敏CRP相比较首次诊断为病毒性感染及其他疾病患儿较高,且高敏CRP要高于 CRP。结论:将CRP和高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应用在儿科疾病诊断中可有利于疾病诊断,并且可对患儿发热的原因予以明确,减少检查及抗生素的使用,从未有助于患儿的成长发育。 

【关键词】CRP;高敏CRP;白细胞计数;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血常规

急性感染性类疾病属于临床多见疾病,儿童是该病高发的常见群体,此类疾病病理机制主要为炎症反应。临床上在诊断此种疾病中多采取外周血液白细胞计数检测值,但因血常规检测受到生理状态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局限性。C反应蛋白(CRP)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在儿科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1]。为此选入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儿科疾病患儿,共有100例。将CRP和高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应用于儿科疾病诊断中,分析其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入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儿科疾病患儿,共有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5个月-7岁,均值(3.43±1.65)岁。以上选入的对象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家长了解此次研究目的,并积极配合相关研究安排。

1.2方法

本次研究选入的100例患儿均给予CRP及高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

1.2.1设别仪器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迈瑞生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日立生产。

1.2.2检测方法

采集所有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2mL,置入存有EDTAK2真空管中,采取血常规检测。随后使用毛细血管取部分血样,置入金标液,采取CRP及高敏CRP检测。对相关设备设置好参数后,以免疫比浊法来对CRP予以检测,高敏CRP以高敏-C反应蛋白试剂(INVITROGEN)予以检测。上述检测操作均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1.3 结果判断

   高敏CRP阳性判定标准:高敏CRP>1.0mg/L;CRP阳性判定标准:CRP>5.0mg/L;白细胞计数阳性判定标准: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

2 结果

2.1患儿CRP、高敏CRP以及白细胞计数指标分析

100例患儿中有17例高敏CRP、CRP正常,其中12例WBC计数正常,占比12.00%,WBC增加5例,占比3.63%;57例高敏CRP增高、CRP正常者中33例白细胞计数增加,占比33.00%;24例白细胞计数正常,占比为24.00 %,高敏CRP、CRP及白细胞计数均增高为21例,占比为21.00%,6例高敏CRP、CRP增高,但白细胞计数正常,占比为6.00 %。详见表1。

表1 患儿CRP、高敏CRP以及白细胞计数指标分析

项目

白细胞计数<10×109/L

白细胞计数>10×109/L

高敏CRP≤1.0

12

4

高敏CRP>1.0 CRP<5.0

24

33

CRP>5.0

6

21

2.2患儿高敏CRP、CRP与首诊疾病的相关性

100例患儿初次诊断为43例细菌感染,27例高敏CRP>1.0 mg/L,CRP<5.0mg/L,敏感率62.79%;14例CRP> 5.0 mg/L,敏感率32.56%。初次诊断为病毒感染患儿为28例,14例高敏CRP>1.0 mg/L, CRP<5.0 mg/L,敏感率为50.00%;7例CRP> 5.0 mg/L,敏感率25.00%;心肌炎﹑肺炎及其他疾病综合计算,20例高敏CRP>1.0 mg/L,CRP<5.0mg/L,占比为20.00%;3例CRP> 5.0 mg/L ,占比为3.00%,见表2。

2患儿高敏CRP、CRP与首诊疾病的相关性

项目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肺炎

心肌炎

其他疾病

高敏CRP≤1.0

2

7

1

2

3

高敏CRP>1.0 CRP<5.0

27

14

5

5

7

CRP>5.0

14

7

3

2

1

  1. 讨论

研究指出,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可生成C反应蛋白(CRP),其于炎症因子刺激下,经肝脏能够迅速形成急性时相反应蛋白[2]。于炎症、组织损伤中CRP可表现为增加,与白细胞计数增加、血细胞沉降率较快,同时敏感性较高。相关研究指出,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都能够产生CRP,且可对其进行调节[3]。CRP一般情况下,每天合成1- 10 mg,若患者产生急性炎症,则使得每天合成增加到1 000 mg

[4]。CRP能够于机体感染、外伤及肿瘤等刺激后5-8h内迅速升高,可在24小时后达到峰值。

高敏CRP、CRP检测在临床中应用操作简单,其在细菌性及非细菌性感染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上述两种指标联合血常规检测或三种指标联合检查均能够帮助可医生对患儿的治疗予以调整,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5]。另外在高敏CRP增加,其CRP正常及白细胞计数不一致的患儿中,应采取随诊观察,同时根据其临床症状行对应的处理。

综上所述,在儿科疾病诊断中采取CRP和高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可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同时能够明确患儿发热的原因,降低不必要的检查以及使用抗生素,可有益于患儿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佟静.超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1,27(09):137-138.

[2]汤泓.探讨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5):43.

[3]舒丽.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检测值的变化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影响及其相关性[J].抗感染药学,2018,15(05):817-819.

[4]魏瑞虹.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2):3733-3724.

[5]姜莹,肖鸽飞.超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儿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