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智能运检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配电线路智能运检研究

刘宇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供电企业必须保证高效、稳定地供电,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电能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制定有效举措,保障供电线路的稳定性,提升供电质量。保障配电线路高效运行,一定要做好配网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工作,同时优化运检举措,降低输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率,优化巡检体系的智能化水平,保障电力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配电线路智能运检。

关键词:配电线路;智能运维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输配电线路运行状态与电网的整体运作情况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电力企业应当不断完善输配电线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检修与排障。电力资源的输送关系着我国用户用电安全问题,同时也能够保障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作。相关人员必须要积极开展输电线路技术创新,引入智能化识别技术,促使电力系统更好的运行,以此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

1影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

我国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整体上也比较成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不同领域对于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要求也有比较大的提升,使得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更加重要。输配电线路涉及复杂的环境条件,并且承受的负荷越来越高,这些都会给电力输配电线路带来不利影响,导致运行故障时有发生。具体而言,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1.1外界因素

外力作用主要涉及到配电线路位置、城市建设等因素。其中配电线路位置带来的影响,大部分城市线路在城市道路上方完成架设,导致线路很容易被交通事故或者往来车辆破坏。其次城市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使得城市高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迅猛发展,高度增加为配电线路带来不小的负担,甚至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影响配电线路杆塔,电力线路受到较大影响。

1.2线路设计因素

输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输送范围更加广泛。在此背景下,电力输配电线路的长度也不断增加,这也意味着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更多,并集中表现在输配电线路设计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势复杂,在电力输配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环境、建筑物的影响[1]

1.3线路和设备因素

部分地区的电力输配电线路,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的缺陷,自身安全隐患较大。举例来说,现用的绝缘穿墙套管和其他电力设备,质量没有达到标准,存在着质量问题,影响着线路运行安全。若设置的避雷器装置质量不达标,没有及时进行更换或者升级,则难以达到安全运行的水平。

1.4建设质量因素

电力输配电线路建设施工内容复杂,加之作业环境复杂,增加了线路建设的难度。部分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缺少安全意识和质量责任意识,使得线路建设的质量不达标,增加了安全隐患,威胁着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除此之外,部分单位为了能够节省成本,使用质量不达标的设备或者导线等材料,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风险,需要加以完善和控制[2]

1.5人为因素

配电线路发生的故障,很大一部分是人为因素所致。人为因素导致线路故障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体现在下述几种情况:一是线路施工及检修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导致配电线松弛,线路时常发生短路故障。二是安装线路的时候,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照标准执行,造成线路间距不合理,一旦遇到恶劣的天气很容易发生碰线、短路等现象。三是电线杆位于道路两旁,受到车辆碰撞,造成电线杆损坏,从而导致线路故障发生。

2配电线路智能运检研究

2.1加强电网规划

为了有效提升输配电线路的传输效率,并使线路电能传输过程当中所出现的损耗得到降低,需要有效的开展电网规划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对电网进行规划和设计,不仅能够使电网建设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一些投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还能够科学预测该地区的用电情况,使电网的冗余量得到有效的提高,避免在电网输送时出现负荷过大等相关问题。而在设计电网时,需要有效的应用在线监测等技术,实时监测电网的输送情况,并对电网用电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此来完善相关的调度方案,提升电网的传输效率[3]

2.2优化设计和控制安全运行方案

在设计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方案时,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优化输配电线路网络。通过建立新的电路网络,可以优化网络结构,对原有的电力线网络进行升级改造,达到合理化、有序化的目的。第二做好防雷设计。结合线路环境,分析雷电的破坏力,优化接地保护等防雷措施,制定完善的保护方案,全面提高线路运行管理水平。第三不断加大外部环境破坏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减少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威胁,确保输配电线路运行安全。

2.2构建智能运检平台系统

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时,故障信息可以通过手机信息的方式及时地发送给相关技术人员。智能配电终端与架空线路以及智能断路器配合,可实现对整个架空线路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四遥”功能。智能终端可以对故障遥信变位及带电状态变位进行有效采集,可以在事故发生前进行平均负荷记录,有良好的自我检测和自我修复能力。一旦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智能系统就会发出报警,提高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人员伤亡

[4]

2.3新技术引进

从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角度看,不断创新运行维护方式,提高巡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引进无人机巡检技术,辅助输变电线路巡检工作。多旋翼无人机的使用,可以实现复杂运行环境下线路设备隐患和缺陷的排查,准确确定故障点,全面提高线路巡检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提高输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维护水平,实行无人机检查+人工检查的检查模式。为保证无人机技术功能和价值的实现,必须加大对人员技能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水平,切实做好输配电线路巡检工作。

2.4应用无人机

无人机在我国已经相当普及了,在配网配电线路故障运检方面也有着广泛应用。使用无人机可以弥补维护人员的不足。维护人员需针对设备损坏问题展开检查,但对突发问题无法及时明确发生点,从而导致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无人机的使用可以打破这一尴尬现状,无人机操作起来相对简单,同时灵活性强,可以在空中就将输电线路的检查工作开展到位。察觉问题之后完成对应数据的及时获取工作,应用软件来分析获取的数据,通知维护人员及时达到具体故障点,从而将存在的故障问题及时解决,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5]

结束语

电能是保障煤矿生产的重要能源,在电能传输过程中,电力线路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备,并且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故障排除措施,迅速排除不同类型的障碍,保障电力输配电线路能够稳定、持续供电。

参考文献

[1]何冰,谢天祥.数字孪生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21,19(07):83-89.

[2]翟瑞聪,刘高,周华敏,许国伟.输电线路航拍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实用化探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09):65-68.

[3]马富齐,王波,董旭柱,罗鹏,王红霞,周胤宇.面向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辨识的多感受野视觉边缘智能识别方法研究[J].电网技术,2021,45(06):2161-2169.

[4]夏树春.配网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运检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6,35(6):2.

[5]殷杰.配网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运检管理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