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渠道防渗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水利工程施工中渠道防渗技术分析

钟航

身份证号:420114199012075134 湖北长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保障,其本身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意义与现实价值。良好的渠道工程施工与管理能有效降低渗漏现象的发生,减少成本支出,并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建设需要。基于此,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渠道防渗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施工;防渗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已然进入到了全新层面,并且越来越受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经过全方面了解之后发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仍存在大量问题,必须采用安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处理,包括土料、沥青、灌浆防渗施工技术等,进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的全面了解,更好的掌握了如何高效、安全的利用该项技术,例如渠道渗漏就是农田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施工问题,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是该项技术的精髓,所以需要广泛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进而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平。

1农田水利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简述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广泛使用防渗渠道施工技术,该项技术是通过渠道自身的抗渗透能力,实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作用,所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增产是至关重要的。在农田灌溉方面,灌溉水量有效控制也十分重要,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此时应修建水利渠道,控制好农田灌溉量。目前,绝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都缺乏技术支持,自身掌握的技术又较为落后,导致渗漏情况频频发生。这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对土壤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加强农田水利防渗渠道施工技术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2水利工程施工渗漏原因

2.1 施工材料质量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一定要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因为只有质量过关,才能保证施工进度的有效推进。但是,在当今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建筑材料的种类不断增加,很多施工企业为减少成本投入,大量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其渗透效果较差,导致工程项目建设受影响。

2.2生物破坏

白蚁、田鼠等小型动物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而这个位置正好是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建设的首选地,所以原本的土层结构因它们擅长打洞而遭到破坏,一旦受到大风或雨水的冲击,就可能出现坍塌的情况,直接导致水渠无法正常工作,因此,生物破坏同样会增加水渠安全风险。

2.3地质环境原因

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基本以沙砾区为主,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基本在周边调取,沙砾质量差、密度小会降低施工质量。受地下水反渗的影响,土壤的粘结性降低导致其附着力下降,同时形成了水位差,导致出现渗漏等问题。

2.4施工隐患因素

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于山区,道路崎岖不平,使得灌溉难度加大,且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未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与要求,施工质量存在安全隐患。例如,部分水渠接口处深入到地下,属于隐蔽类工程,检查时难以及时发现渗水问题;部分水渠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进行施工后的清扫工作,地基上的杂物堵塞了洞口部位,使得地基平稳性受到影响,易发生垮塌等问题,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投入使用。

3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土料、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

土料防渗是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该技术所用材料成本较低,可直接就地取材,且施工工序简单。施工单位在应用混凝土防渗技术时,首先要彻底清理水渠中的杂物,结合水渠及周边环境、水文地质等情况,按合理的配比配置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时,要把控好强度,确保符合施工标准。其次,浇筑时要以分层的方式进行,防渗施工结束后技术员应对防渗能力进行严格检测,严把工程验收关,避免返工。最后,渠道后续维护与保养极为重要,渠道如果出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解决,不能拖沓,以保持良好的防渗效果。

3.2模料防渗漏施工方法

一般情况之下,现场施工人员会挑选具有防水性质的原材料实施河道部分的铺设操作,这样就会造成渠道项目工程的表面防渗漏的施工层,防止后续渗漏情况的问题。不过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是,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现场施工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必须合理选择河道部位的有效截面,确保相关截面的光滑和平整,同时需要保证模具结构的完整和安全。

3.3U形渠道预制技术简述

灌区的末级渠道内一般会聚集大量的杂物,这会显著影响水流的速度与流量,同时也会增加漏水渗水问题的程度。为提升渠道工程输水功能,有效降低杂物对其效率的不利影响,技术人员需要基于现场实际情况和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对于渠道工程实施优化与改造。保证通水流畅程度。把渠道断面设计成U形槽类型的衬砌断面结构。U形槽结构设计相对比较简单,工期短,总体建筑成本低,可以在比较短的周期内解决渠道渗漏的难题,提升渠道内水流通畅程度,提升其输水效果。不过因为不同地区气候环境因素的制约,不同地区的情况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比如U形槽相关技术在北方区域内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考虑到此地区冬季气候比较寒冷,输水时有可能会发生冻、胀类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应用适当的防冻、防胀措施和方法。

3.4使用改良或新型防冻材料

在传统的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一般都是以常见防冻材料为主,比如说岩棉,通过对该材料的应用来实现工程的防渗管控。随着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低温环境现象也越发明显,施工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在开展水利渠道建设的过程中,则要及时对材料的性能加以把握,既要满足防渗需求,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温度适应能力,在高温环境以及低温环境下都能够实现自身的作用,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能够因此得到有效提升。为了确保水利渠道的防冻效果能够达到预期标准,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将性能与造价作为工作重心,加强对保温材料的选择,并对其是否满足地区建设进行综合性考量,以此来确保后续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开展水利渠道施工过程中,会选用先进的防冻材料,以肋梁板配合空间板来对整个工程的防冻性能加以作用,并通过合理的手段完成水利渠道的优化与升级,以此来确保农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3.5防渗膜料

在水利渠道防渗施工中,防渗材料的选取最为关键。以防渗膜料为例,其运输价格不高,能够有效抵抗变形,施工技术相对简易,但是其使用效果并不佳,主要因为防渗膜料摩擦系数相对较小,老化现象严重等,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渠道的面积及走向进行铺设,避免膜料结构出现褶皱现象。膜料防渗技术作为工程内容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以塑料薄膜材料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保护层的构建,将其覆盖在工程结构之中,以此来避免出现渗漏现象。与传统的施工手段相比,膜料防渗技术在成本管控效率上相对较高,因其本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当水流处于运行状态时能够依照实际情况进行运输条件的调整,这样不但能够有效防止渗漏现象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还能为施工单位节省一定的成本支出。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渠道渗漏易导致水资源浪费问题,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合理运用防渗技术,减少或杜绝渠道渗漏,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琦.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0):175-176.

[2]张凤华.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9(09):149+151.

[3]高雅.论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9(27):85.

[4]牛树田.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01-102.

[5]高洋.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