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应用研究

郑鹏飞

河南西华县气象局  466000

摘要: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的农业信息技术在气象事业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信息技术毕竟是有限的,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文旨在阐述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指出其应用的不足之处,明确其今后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业气象;信息技术;设施农业;应用

1、设施农业的定义及其发展现状

设施农业是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善或创造小范围内的环境气象因素,为植物提供包括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空气在内的适宜的生长环境,它包括设施蔬菜、设施花卉、设施果树三大类。设施农业在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在技术、机械和各种物资等的共同作用下,有效抵御了自然灾害农作物的破坏,农作物的产量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2、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主要应用

2.1提供及时高效的农业情报和预报信息

农业生产者靠天吃饭,日常的生产活动与天气情况密不可分。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获取及时高效准确的气象信息,了解天气动态的发展,更好的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特别是极端恶劣自然天气,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对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2.2防灾减灾,提供及时高效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干旱、洪涝长期以来是威胁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这种极端自然灾害一旦出现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这些损失往往都是无法挽回的,严重者还可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比如干旱导致水资源供给缺乏缺水而亡,洪涝导致人们出行不便,带来次生灾害泥石流可致死亡。因此,气象部门可以利用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对降水量或降水范围进行预测,如果有暴风雨暴风雪灾害的出现,也能及时把这些准确的预警信息反馈给农业生产者,让他们及时做好相对应的防范措施,把自然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加之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北方地区会在春夏交界之际出现旱情,农业部门通过专业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监测预警干旱的发生,帮助农业生产者早日做好防范措施,保障了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2.3提高农业生产者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部分农业生产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够广泛,有时没能及时做好防措施,带来经济损失。农业气象工作应该通过各种方便快捷的渠道把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传达给农业生产者,比如基层走访、张贴标语、设置广告牌、播放电视广告等方式,让他们充分了解到灾害的严重性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另外,农业生产者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把农业气象知识按照不同的需求和层次划分,让他们按需吸纳,了解相关的天气、气候变化、农业气象环境、农业生产法规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3、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3.1农业气象预报信息有误,信任力低下

我国目前所拥有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推算和预测信息的,但是计算机不是万能的,它有时会在运行时出现数据的偏差。大气运动变化莫测,计算机模拟大气运动却也不是真正的大气运动,难免会出现与大气运动不尽相同的错误信息。加之可能有的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低下,无法对计算机设备熟练掌握操作不当,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信息失误也无可避免。农业生产者获取到错误的气象信息,并按照错误的信息安排农业生产,必然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一次信息失误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的损失都无法想象,他们会逐渐失去对农业气象信息和农业气象服务部门的信任能力,气象单位的服务工作遭到排斥无法开展,长期以往整个气象事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停滞不前。

3.2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有限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者日常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让他们了解天气信息并开展生产活动。但是,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并不能辐射到农业的各个角落,比如种植花卉,因为各个品种的花卉生存所需要的适宜环境不相同,有的需要生活在温度低、空气湿度低的环境里,有的则适合生活在温度高、空气湿度高的环境里,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种植需要提供不同的气象信息服务,因此,农业气象信息技术提供的服务是有限的,并不能为每一朵花每一颗菜提供专有的农业天气信息。另外,气象信息服务技术的服务范围也是有限的,信息技术需要高成本的投入,获取时必然也是高成本,一部分农业生产者可能就没有经济能力获取,导致他们无法及时掌握最时效精确的天气信息。

3.3未能及时高效的传达天气信息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突出的作用就是把天气监测预警信息传达给农业生产者,让他们及时掌握未来的天气状况,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倘若农业气象天气信息没能及时的传达给农业生产者,那么它的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的存在就毫无意义。倘若暴风雨、暴风雪、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出现时,气象预报不及时,农业生产者应对灾害的准备不足,就会导致农作物受灾减产,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灾害到来前及时把信息传达给农业生产者,他们就有充分时间来做好措施,抵御灾害,把灾害带的损失降到最低,甚至不造成损失。

4、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中的发展策略

4.1完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服务制度,可以有效的保证气象服务事业的发展。国家政府和各级气象部门应当立足于当前工作现实,重视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制度建设,制定专门为农业气象生产提供帮助的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制度,充分保证农业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发挥的作用。除此之外,各部门也要做到分工明确,借助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推动农业气象服务的新征程,实现气象信息技术的大范围覆盖,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4.2加大对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力度

我国现有的气象监测预报仍然存在着很多的数据错误和信息的不准确,因此,各地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可以把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研究这项重点工程纳入民生发展中去,提高对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研究,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4.3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因此,要不断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的培养力度,壮大气象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除此之外,要注重对现有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合理的考核培训制度,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业务能力进行考核,或者开展农业气象信息知识竞赛或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研讨大会,不断提高专业信息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技术人员对气象事业的热爱和团队之间的凝聚力和责任心,更好的为各个农业气象领域提供扎实可靠的信息技术人才。

5、结论

气象信息对农业的生产起着最直接的作用,影响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最终影响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和国家的粮食安全稳定。极端恶劣的自然灾害是无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合理的利用农业气象信息及时提前获取将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信息和应对灾害的措施。政府应当重视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努力提高业气象信息技术水平,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景艳. (2020).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应用研究. 农村经济与科技, 31(6), 2.

[2]倪晓雪, & 张娜. (2020). 农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及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16), 2.

[3]谭宁君. (2017). 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农家科技旬刊, 000(007), 36.

作者简介:郑鹏飞(1982.01),男,汉族,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