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戏剧表演的国际视野和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现代戏剧表演的国际视野和教育

文也 ,高品

四川音乐学院,610041

摘要:现代戏剧在不断变化,而最能体现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特点的潮流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对于现代戏剧,最具实验性和前卫的倾向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6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想通过20世纪60年代的“实验”或“前卫”来说明现在这个时代的新倾向。但当今时代潮流中最主要的特点便是不再用“实验”“前卫”来形容戏剧了。这是因为这个时代需要的戏剧不仅仅局限于少数艺术家与觉醒的知识分子,而是能与广泛的观众沟通交流的戏剧。何为与广泛的观众沟通交流?这并不是指要与大众趣味相关,而是指要与“所有人”经历的“日常生活”相关。

关键词:现代戏剧;戏剧表演;国际视野

一、现代戏剧表演的契合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

(一)契合国际理解教育的知识目标

国际理解教育的知识目标为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国家、文化的理解。首先,理解的基础是对于文字的了解。其次,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的理解。英语戏剧让学生产生直接的英语学习需要,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英语戏剧涉及国外的童话故事、英美家庭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以及人物介绍等方方面面,学生借助英语戏剧表演,不仅能够提升英语技能、锻炼口才,还能接触外国文化、丰富自身内涵、领悟人生哲理以及培养团队精神等。英语戏剧教育在英语学习和文化学习上,具有传统英语教学没有的优势。

(二)契合国际理解教育的态度目标

国际理解教育的态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平意识。它包含不同的层级,第一层级为全球意识、和平意识,第二层级是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第三层级是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对于学生来讲,全球意识、和平意识的培养应该源于对团队意识、集体意识的培养,而在这个方面,英语戏剧教育能发挥重要作用。英语戏剧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淡化个人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在戏剧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合作学习,如分小组学习、练习台词、分配角色进行彩排、合作表演等。一台精彩的演出是由所有学生合作完成的,彼此之间需要相互支持和鼓励,通过合作最终完成作品。

(三)契合国际理解教育的行为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欣赏不同文化的能力及换位思考的能力,是国际理解教育的行为目标。英语戏剧教育中的“角色扮演”形式,是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英语戏剧教育最常见的方式是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更加了解与自己不同的角色。英语戏剧中的很多角色是外国人且具有典型性,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了解外国人、外国文化,并思考与我国文化、人物性格的差异,促进国际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现代戏剧表演的国际视野和教育的教育方法

(一)关于主题选择与研究的教育

表演性戏剧中,演员、剧作家、舞台指导等职责并不分明。现有的教育中,演员、剧作家、舞台指导等职责范围有着区分、界限。他们为了完成一个作品而合作,但是在各自独立的领域参与作品。表演性戏剧中他们的职责并没有区分,都是表演者。因此,在表演性戏剧中没有理论与实践之分。他们是以戏剧为媒介,对个人生活与当今社会进行表达的个体。因此,对他们来说最优先需要的是对人类、对生活、对社会进行反思和观察的力量。如果说以再现为中心的戏剧需要的是想象力,那么表演性戏剧需要的是观察、思考与讨论。在表演性戏剧中,剧场是讨论社会的平台。

(二)表演技巧

纪实戏剧中,如果被采访人不能亲自登台,则需要由演员代替。此时,需要以对被采访者的细致观察为依托,将其所说的话准确地展示在舞台上。说话的方式、呼吸、停顿、说话的习惯、反复的词汇等,体现着被采访者陈述的真实性,对此进行观察并呈现尤为重要。不能仅仅是模仿或仿效,更重要的是将陈述者的话如实地、真实地表达出来。这需要与演绎现有作品完全不同的表演技巧。

(三)研习会

表演性戏剧可以通过研习会的形式,提升学习效果。研习会有一个优点,即可以让学生们体验表演性戏剧的全过程。将剧本舞台化,在技术层面上讲是需要历经很多复杂过程的。授课学生要与剧本出场人物数量、性别比例差不多。由于表演性戏剧中参与者可以维持个体个性,故不受上述约束。在为期一学期的课程中理解表演性戏剧的基础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四)戏剧的构建

纪实戏剧虽使用的是现实素材,但还需以戏剧的方式构建,需要将现实素材以蒙太奇方式组织呈现。纪实戏剧需要训练不歪曲现有素材,并组合成有意义作品的能力。与通过发挥想象与消除矛盾因素而给观众带来感动相比,新倾向的戏剧将世界本身展现出来,以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方式展现世界的运作。

三、现代戏剧表演的国际视野和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开发课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主导,英语戏剧教育也是如此。目前,很多中小学已经开设了英语戏剧教育的课程,可以借助课程的力量,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促使其掌握开展英语戏剧教育的方法与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所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改进、创新,最终将英语戏剧教育的作用落实到学生身上。有研究表明,热衷艺术课程及活动的学生,学业成绩往往更胜一筹。中关村一小开展的以戏剧教育为主的“体验式学习”,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进行团体协作的一个有效途径。戏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而非才艺培养,是让学生不仅有丰富的课堂学习内容,更能体验到课堂之外的自由成长。

(二)开展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英语戏剧教学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将之纳入课外活动体系中,如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社团活动是英语戏剧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创作和演绎,发挥自身主动性,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三)搭建平台,提升师生参与热度

应为师生搭建类似英文戏剧大赛这样的戏剧展演的平台,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语言应用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英语戏剧大赛也是促进戏剧教育推广的重要方式和平台。英语戏剧大赛内容广泛,包含人文、历史、社会、文学、安全等方面,既有国外经典名著的演绎,又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诠释,还有爱国主义题材的展现。学生不仅在创作中融入了中国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在实践体验中展现了包容、理解、尊重的國际素养;不仅感受到了外语学习的乐趣,领悟了戏剧表演的魅力,还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四、结论

新兴起的戏剧聚焦于现实。因此,向新趋势引导的教育方法也应与现实相关,如同古希腊人所做,戏剧成为进行社会讨论的平台。即使不是宏伟的政治性口号,作为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与讨论的媒介人,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演员、剧作家、舞台指导和理论家。

参考文献

[1]刘宇奇.戏剧表演中潜台词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研究[J].戏剧之家,2019(22):11-12.

[2]陈文碧.戏剧表演塑造人物中的运用[J].时代报告,2020(26):130.

[3]胡连华,付博菲.浅析戏剧表演国际视野的意义[J].戏剧之家,201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