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家庭开展亲子活动、室内游戏的指导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浅谈幼儿家庭开展亲子活动、室内游戏的指导策略

周妍

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幼儿园 130117                   

摘要:亲子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使幼儿的天性得到解放,还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更可以拉进幼儿与父母间的关系,增进家长与幼儿间的情感交流。由此可见,亲子活动的重要性,而游戏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亲子活动、室内游戏,提出几点指导策略。

关键词: 家庭、亲子活动、游戏、指导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优势,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指导等服务,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3—6岁是幼儿大脑发育的黄金期。而亲子陪伴能够给幼儿足够的信任与陪伴,使幼儿在快乐的亲子互动中,培养自信心,同时得到能力的提升,日后在生活中能够有勇气面对未知的困难。在现阶段的新冠病毒疫情,我们开启了居家隔离模式,虽不能在幼儿园开展集中教学,但是我们转化教学模式,进行线上活动,为家长们提供了可以利用的亲子活动时机。那么现阶段的亲子活动存在哪些误区;又如何将亲子陪伴转为高质量的陪伴,让幼儿在父母的陪伴下快乐的游戏、玩中学习,以收获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身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责无旁贷。

一、现阶段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亲子活动中存在“替代”现象。

在亲子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替代型父母”,这严重违背了亲子活动的初衷,不能收获很好的教育的效果。亲子活动,顾名思义,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示范、引导、鼓励,而不是觉得幼儿做不好就包办代替。在我们的一节科学小实验《赶走小细菌》活动中,硬币放在装有胡椒粉的水中,小朋友要将小手放入水中将硬币取出,使用洗手液涂在手上将细菌赶跑,从而取出小硬币。在这一实验中,就出现了父母的“替代”,小朋友手上的洗手液涂抹的太多;小朋友开始玩起了泡泡;小朋友弄得到处是水等等原因,家长伸出了自己“帮助”的大手,帮助孩子完成了实验,使得幼儿失去了实验真正的意义:体验成功的乐趣,学会正确洗手……

(二)亲子活动中的耐心缺失

在我们的线上活动中,有一这样的现象发生:小班进行双脚跳的活动,幼儿没有按照教师视频中示范的动作去做,而是开始创新乱跳,于是家长开始进行纠正,但是孩子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家长逐渐失去耐心,最后放弃了。这种现象大有存在,在亲子活动中,家长自认为作为陪伴者,想着我陪你玩你还不听话,那我就不陪你玩了,于是开始了自己看手机、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了,使得亲子活动意义丧失。

(三)不协调的互动

亲子活动的原则是幼儿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带领下,进行有效的三方互动。可往往在现实的活动中我们只能看到幼儿与老师的互动,家长明显表现出兴趣不足,对于亲子活动存在的意义认识不足,体现出互动的欠缺。对于亲子活动而言,只有三者间共同协作完成,才能够达到活动的目的。

二、针对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的指导策略

(一)家长转变观念,强化家长亲子活动意识

家长对于亲子活动的作用还未有深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身为幼儿教师,我们要让家长对于亲子活动的意义有更明确的认识,通过家长课堂、好书推荐等形式,提高家长对于亲子活动的认识,转变观念。使家长知道,幼儿的成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接触到新鲜的知识时,幼儿会因为没有接触过而拒绝参与,害怕尝试,这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亲子活动的开展为父母提供一个良好的参与机会,这时父母可以模仿幼儿,发出疑问,这个要怎么做呢?于是动手做起来,可以先模仿一次失败,哦,原来这样做是不能够成功的,那怎么做会成功呢,我再来试一下,幼儿在父母的鼓励与引导下也参与进来,进行大胆思考,从而达到了亲子活动的真正意义。

(二)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耐心做好陪伴

每天固定时间陪伴幼儿,陪伴幼儿时,将手机、电视等干扰关闭,专心陪伴幼儿游戏,在游戏中,对于幼儿的行为要有耐心,允许幼儿试错,小班的年龄是一个叛逆期,他们知道要这样做,但是还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时家长不要急于去纠正他们,可以在旁边观察,适时可以询问幼儿,他们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你,你也可以参与进他们的游戏中,随后你也可以将游戏的正确玩法告诉幼儿,幼儿加入到你的游戏中,从而知道游戏的更多玩法,从而达到有质量的亲子游戏和亲子互动。在游戏中,幼儿是主体,在保护幼儿游戏安全性的前提下,放手让幼儿大胆尝试,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建立三方的互动关系,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给与家长正确的指导

在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既是策划者又是参与者,这时我们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为家庭开展亲子活动出谋划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幼儿教师也要有良好的交际协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在亲子活动的过程中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语言简洁易懂,通过直接指导、间接引导以及有针对性的指导等方式提高亲子活动的质量,为亲子活动的效果保驾护航。

三、对于开展幼儿家庭亲子活动、室内游戏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的开展亲子游戏及室内活动

幼儿居家期间,亲子游戏可以选择以适合在家中进行的游戏为主要活动。如我们可以开展室内的《保龄球》《走迷宫》等亲子体育游戏,以及韵律操、亲子手指律动游戏;有趣的科学实验《色彩攀登》、《会游泳的鸡蛋》等;种植活动,如现在居家买菜不方便,跟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种植蔬菜、蒜苗等,为青菜浇水,享受收获的喜悦等;或者建构类的积木搭建游戏、下跳棋等趣味益智类游戏。角色扮演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如现在我们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幼儿在经历过核酸检测之后,可以模仿医护工作者,为家里的玩偶进行核酸检测,既了解了核酸检测的流程,又体会到了医护工作者的不易,从而对不同职业的工作产生初步认知;还可以一起扮警察、导游等角色游戏,有利于增进幼儿与家长的亲子感情,促进幼儿的体能、思维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亲子阅读活动

幼儿亲子阅读既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培养幼儿安静、有耐心的做事情。我们幼儿教师可以为家长推荐五大领域的绘本或微课等,为幼儿寻找好的阅读题材,如《蚯蚓的日记》《生命的故事》《写给孩子们的冠状病毒》《月亮的味道》《冬爷爷的礼物》《宅在家里的“小怪兽”》《你好,灯塔》《好饿的小蛇》《肚子里的闹钟》《十万个为什么》等。家中幼儿读过的绘本也可以拿出来亲子共同复习,如果没有新的绘本,家长可以下载下来打印成纸质版,和幼儿共同制作绘本进行创新阅读;可以玩儿歌接龙、故事表演、绕口令等游戏。听故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家长可以甄选有趣的有声读物,和幼儿一起听,故事宜短小有趣,不宜过长,幼儿没有兴趣听完。

(三)力所能及的亲子家务劳动

在居家的日子里,家长可以让幼儿参与到家务劳动中,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平时上学的时候,由于时间的关系,家长可能会帮助儿童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现在正好有时间操练起来,穿衣、穿鞋、叠被、整理玩具、图书。刚开始幼儿可能会拒绝,家长要有耐心的指导陪伴,和幼儿一起,慢慢幼儿就会参与进来。还可以指导幼儿进行力所能及家务,如扫地、择菜、整理碗筷,做美味的水果沙拉等,家长对于幼儿的劳动要充分进行肯定和鼓励。这样,幼儿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自信心。在这样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家务劳动中,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还能收获更多的快乐。

(四)富有趣味的艺术创新活动

教学活动不仅来源于课堂,更来源于生活和自然。幼儿与家长可以共同收集家里的废旧材料,通过清洗、消毒、晾晒后,共同制作成好看又有用的自制玩具。在增强环保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再用这些自制得我玩具进行表演、演奏,使幼儿更有成就感,例如绘本剧《三只小猪》《大巨人和小矮人》等,或是进行舞蹈歌唱等活动。在创作和运用的过程中,幼儿得到美的感受与体验,学会做一个快乐的人、学会生活的人。使得幼儿在游戏中能得到艺术的熏陶与感染。

亲子活动的开展是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桥梁,家长在进行亲子活动一定要尊重幼儿的个性,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来进行游戏。在游戏前,应与幼儿协商沟通,共同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家长也要适当的关注幼儿的状态,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导幼儿去解决问题。在活动结束之后,家长还应该及时的向教师反馈,以便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生活与学习的情况,以便家园更好地合作。

最后,家长应当科学地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为幼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创设出适宜的成长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利用手头材料,与幼儿一起开展有趣的游戏,陪伴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梅荪.在活动中成长(幼儿游戏)[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姓名:周妍

                         邮编:130117

                         单位: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幼儿园

                         职务:教师

                         联系方式:1824318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