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毕节市特色优势产业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浅析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毕节市特色优势产业为例

王成栋[1],葛琴,孙川川,肖莉

(毕节市经济作物工作站,贵州毕节,551700)

摘要: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来之不易的成果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本文通过对毕节市特色优势产业的分析,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思考,提出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毕节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个人力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特色优势产业;节市

一、毕节市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情况

毕节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系列工作,在深入总结过去农业产业工作基础上,由12名市领导任组长,分别领衔推进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等12个优势产业。种植业方面,蔬菜完成种植180.38万亩,实现产量203.09万吨;水果完成面积159.79万亩,实现产量15.76万吨;茶园面积100.5万亩,产量0.79万吨;中药材在田面积103.55万亩,实现产量2.55万吨;食用菌种植8.18万亩,实现产量15.39万吨;刺梨累计种植92.49万亩;特色林业面积260.87万亩,其中:皂角90.69万亩核桃152.32万亩油茶8万亩花椒9.86万亩。养殖业方面,家禽肉、蛋产量、和出栏分别完成2.81万吨、3.51万吨和1672.08万羽;生猪出栏207.41万头,肉产量19.99万吨;牛羊出栏分别为18.82万头和26.77万只,肉产量分别为2.44万吨和0.46万吨;生态渔业产量4784吨。

畜牧业主要布局在威宁、大方、黔西、七星关等县(市、区);特色经果林主要布局在七星关、威宁、纳雍、大方等县(区);蔬菜主要布局在威宁、织金、七星关、大方等县(区);中药材主要布局在织金、威宁、七星关、赫章等县(区);茶叶主要布局在金沙、纳雍、七星关等县(区);皂角主要布局在织金、黔西、七星关等县(市、区);刺梨主要布局在七星关、大方、黔西、纳雍等县(区)。

毕节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工作

(一)保障粮油生产有效供给。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不断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发挥粮食生产功能区骨干引领作用,推动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二)大力推进种业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优质品种研发,加大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提纯复壮,开展以种繁为重点的全产业链技术攻关重点挖掘培育一批具有毕节特色的本地品种,引进改良一批生产效益好,市场认可度高,适合山地气候的品种。实施种业兴农行动,围绕茶叶、食用菌、辣椒、中药材等做好良种示范推广,做好地方牛、羊及家禽等品种选育繁育和开发利用,优选经济价值高的品种推向市场。

(三)提升产业规模标准水平。合理布局优势产业,科学划定种养区域,形成相对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场,构建优势产业带,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化程度。建立健全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推进产品加工扩量增效培育建设一批上规模、优质化农产品加工业生产基地,围绕优质粮油、12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林下经济,以2个高成长型加工企业为重点,加快初级农产品开发,推进功能性食品深度开发,完善深加工配套体系。合理布局原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完善农产品储藏、加工、包装产业链体系。

(五)持续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引导和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为资源要素入股经营主体,多种形式进行合作,让农民以股东身份参与农业产业发展。优化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探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新机制。积极探索推广“反租到包”“抓两头带中间”“六共机制”等模式,更加优化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收益,享受产业增值收益。强化农民市场主体作用,不断健全农民稳定增收机制

招强育大农业经营主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招商平台,针对生产、加工、销售等薄弱环节,瞄准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农产品加工百强等优强企业,进一步强化精准招商,引进和培育一批引领型企业,推动项目落地。大力培育本地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带动能力强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扶持一批发展后劲强的小微企业。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因地制宜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

)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品牌深入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联动的毕节农业品牌管理体系、建设体系及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毕节农业品牌培育梯队。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毕字号”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加快“两品一标”和GAP等认证,规范

毕节农产品品牌创建标准。运用线上线下宣传资源,持续打响“毕字号”区域公用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是构建现代农业格局。按照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我市产业基础与资源稟赋,突出发展优势,以区、带、基地带动布局优化。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更多的农业资源纳入特色农产品发展范围。

二是引大育强经营主体。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以龙头企业、产地资源、品牌等为平台纽带,加强本地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技改扩能,丰富产品种类。支持条件成熟的龙头企业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激活农业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加快拓展流通网络。强化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多向流通,推进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优化县域批发市场、商品集散中心、物流基地布局,引导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c到基地。支持建设田头市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布局一批区域性冷链物流骨干节点。

四是持续健全利益联结。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合作共赢”的原则,有效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积极推广订单生产、反租倒包、产业托管、入股分红、资产收益等利益联结方式,合理确定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中的受益环节和份额。

参考文献

[1]李万军.走出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新路[J].当代贵州,2015(11):54-55.

[2]乡村科技编辑部.中国乡村产业发展70年之从艰难孕育到百舸争流[J].乡村科技,2019(28).

 


作者简介:王成栋(1986.01—),男,贵州毕节人,汉族,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