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管理对民办学校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分类管理对民办学校的影响研究

王俊

合肥新康中学 安徽合肥 230051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具体政策的分析,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实行分类管理对我国民办学校的作用,为深入探讨我国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所遇到的问题、探索出可行的途径和方案。

关键词:分类管理;民办学校;影响

1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基本内容

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要求,“分类管理”是指在转型时期,民办学校可以按照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目的进行分类登记,一般可以选择为营利性、非营利性质的民办学校,而政府相关部门则要按照民办学校的登记和划分,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有效地解决民营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在法人注册、盈余流动、财政政策支持等方面,营利和非营利的私立学校都有不同的特点。其中,营利性私立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实用人才为宗旨,以赢利为宗旨。实行经营,并在工商机关登记为营利性组织;它的“营利性”性质决定了政府在这类学校中的介入会相应地降低。公司董事会对其经营行为有较大的决策权,其经营收益可向发起人、投资人任意分配,而其馀的资产则可以在公司清算时退还。对于营利性质的民办学校,政府没有给予太多的政策扶持。以学校用地性质划分为商业用地,征收的土地增值税比较高。非赢利性私立学校是指以个人名义或以个人名义或以个人名义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以发展和发展为宗旨,并依其性质在相关部门注册为非法人或团体的学校;它的“非营利性”性质使它的发展更加规范。办学盈余不能用作发起人、投资人的使用,而仅限于学校的发展。在财产清偿、清偿债务后,其剩余财产不得归还,仅可归还于社会;而对于非赢利的民办学校,则更偏向于优惠的政策,而政府部门则会提供多种扶持措施,例如政府补助、捐款激励等。3私立学校的发展状况和分类的发展趋势据2019年《国家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9年末,我国的私立学校达53.01万所,其中私立学校19.15万所。统计显示,我国私立学校在全国范围内所占比重达36.13%,其招生规模及在校生比重不断增加。所以,民办学校在教育领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民办学校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2 分类管理对民办学校的影响

2.1 分类管理有利于民办学校明确法人属性和产权制度

透过实行分类管理的政策,民办学校的发起人可以按照政府的要求,登记法人,使其具有与公立学校同等的合法地位,从而避免由于不清楚的法人身份而遭受不公正的政策对待。在实行分类管理以前,在私立学校停业后,政府对于最初创建者能够拥有的资产的法律法规比较含糊,对于企业结束经营时的产权也没有明确的界定。通过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将其产权予以收回,以保障其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能有效地吸引社会资本,保证其办学经费的充足。

2.2 明确民办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

从以往的资料来看,在实行分类管理以前,大部分的私立学校都是以“非营利”的形式存在。但是,虽然这些企业大都以“非营利性”的名义存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们并不完全遵循“非营利性”的办学思想,仍然存在着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目标还不够清晰。实行分类管理后,各民办学校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确定其办学定位,并依据相关政策,确定“营利”和“非营利性”的办学目的。从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从单一的要求转变为多样化。民办学校能够根据自己的灵活度和适应市场的需要,迅速地适应公司的需要。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逐步向多元化、健康发展。

2.3 有利于加强社会各界对民办学校的监督和管理

在实行分类管理以前,政府一直在加大对非赢利性学校的扶持力度。有些民办学校,为了享受国家的优惠,对外声称自己是非盈利的,实际上却是营利性的。分类管理政策可以使民办学校从政策上划分为赢利性质和非营利性质,并严格区别于政策,从而防止某些营利性学校由于分类不当而获得更多的优惠,从而对政府和社会资源的使用造成不利影响。严格的政策也有助于强化社会对私立学校的监管,促进其监管制度和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2.4 分类管理有利于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分类管理使民办和营利性民办学校有明显的区别,所以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资本和投资上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就政府来说,分类管理有利于政府为私立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实行分类管理,有利于在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形式、资助力度等方面,将两者区分开来。对民办非盈利的民办学校,可以提供补助、财政奖励、无偿捐赠或划拨土地等方式来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对营利性质的民办学校,可减免课税或实行其它优惠政策。从金融资本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为私人教育提供大量的金融资本。新的政策允许非营利的私人学校,包括培训机构,也允许像本书博文这样的正式教育。因此,可以将民办学校的性质明确为营利性、营利性,并根据企业的有关规定进行登记、经营、扩大规模、吸纳社会资本,并在必要时进行上市融资,从而促进各种社会资源的投入。

2.5 有助于引导追逐利益的民办学校向公益性大学转变

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可以增加办学经费,扩大办学规模。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也能促进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正确的发展方向、增强学校的竞争能力,促进民办学校的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同时,民办学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多的优惠,这就使得民办学校能够在与其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优惠。因此,分类管理也能使私立学校逐渐走向公益化。

结语

当前,我国民办学校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仍然存在着办学主体不明确、法人属性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及有关政策文件的颁布,将对民办学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军霞. 中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的省际扩散研究[D].山东大学,2021.

[2]薛谢辉. 陕西省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