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调理直肠息肉患者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结肠镜调理直肠息肉患者的应用

胥沸

雪堰镇中心卫生院   江苏常州213179

摘要 目的 本课题旨在对结肠镜调理直肠息肉患者的调理手段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直肠息肉患者80例,使用电子肠镜下进行高频电切、电凝结合微波探头予以调理,记录相关数据并做详细阐述其调理效果。结论 对直肠息肉患者采取高频电切、电凝结合微波探头调理,其方法更加安全可靠,是调理直肠息肉最佳手段,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结肠镜;直肠息肉患者;调理效果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一般采用手术调理[1]。对于小的息肉采取电灼的方式,对于直径1cm左右的息肉采取套扎的方式,对于粗蒂或基底较广的息肉或者较大的息肉距肛门6~7cm的,一般采取手术切除。而在调理直肠息肉中,一般要采取结肠镜,能够减少创伤且显露良好,切除精准性显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即在本院选取80例患者,对其进行结肠镜调理并得出相关成果,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直肠息肉患者80例,使用电子肠镜下进行高频电切、电凝结合微波探头调理,参与研究的患者男女比例均等且平均年龄45.48±3.45岁。息肉大小:直径大于1cm,息肉3枚,直径0.5cm~0.8cm息肉13枚,0.3cm~0.5cm息肉36枚,小于0.3cm息肉28枚。

1.2方法

1.2.1 手术前准备 在手术开始前,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以及心电图等[2]。在手术前一天实行半流质饮食,手术当天口服甘露醇250ml,再服用温开水2000ml导泻[3]。无痛肠镜使用咪达唑仓、丙泊酚等镇静、麻醉药物。在仪器的选择与使用上,选择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惠普微波治疗仪。80例患者均进行结肠镜检查并确定有病理检查结果。

1.2.2 手术治疗方法 使用电子结肠镜从肛门进入肠腔至盲部,若小儿不配合则至乙状结肠,退镜观察直肠息肉的大小。在进行切除前,要使用结肠镜检查直肠息肉,检查过程中要轻柔操作,避免暴力和盲目推进,这样会损伤肠壁,也要注意不能注入空气过多,特别是对于结肠已有病变者,更容易导致肠穿孔[4].在检查时要注意不能过深,过深或组织撕拉过多也会引起穿孔或者出血,无法进行手术。在进行结肠镜检查后,对于直径小于0.3mm的息肉直接使用热活检钳点状电凝切除,直径在0.3cm-0.6cm的息肉使用热活检钳钳住息肉并牵拉,当息肉基底呈天幕状或哑铃状,用钳杯内咬下的息肉做病理后进行切除;直径大于0.6cm的息肉用圈套器套住距离息肉基底部0.2cm处,调整息肉位置使息肉头部离开周围肠壁,使用鼠齿形抓持器取出息肉做病理后进行切除。根据息肉的大小、分布以及有无蒂等指标选择不同功率的高频电切电凝圈套切除电凝电灼术以及微波烧灼术[5]。在进行电凝电切术后观察手术部分是否有渗血情况发生、是否有残留的息肉组织,对切除不到位部分和渗血部分作电凝以及微波止血等加强处理。在进行电凝以及微波烧灼术后也要观察创面是否有渗血情况或有无残留的息肉组织。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冰盐水加甲肾上腺素对局部进行清洗。在手术后行退镜时要尽量抽出肠中的气体,这有助于降低肠内的压力,能够有效预防肠穿孔的发生。

1.3.手术后的处理以及调理 在手术调理后,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直肠息肉患者的护理,提高检查频率,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血便等情况的发生。要督促患者尽量采取卧床休息,禁食2小时以上,对创面的恢复有着促进作用。患者要使用静脉输液及时补充营养,使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等药品,有助于后期创口的愈合,同时也要避免剧烈运动。

  1. 结果

在对直肠息肉患者80枚息肉采取的调理中,单发息肉59例,多发息肉21例,均为一次性切除;出现一例原发性出血,在使用电凝、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和凝血酶生理盐水后成功达到止血效果,同时没有出现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的产生。

  1. 后续随访

    直肠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所以对于利用结肠镜治疗直肠息肉的患者,要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以及一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其能够帮助减少首次镜下治疗不彻底、漏查和复发等情况的发生。通过对80例患者的治疗后随访发现,本组有77例患者进行结肠镜复查,均未发现有创面处息肉复发和再次发生,恢复效果良好。

4.讨论

肠息肉发生不限于任何年龄与性别,直肠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性,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有一部分是处于癌前病变早期[6]。其主要临床特征是便血或粘液血便,便后有物脱出肛门,相关资料表明腺瘤的癌变率为1.4%~9.4%,对于直肠息肉的调理,要采取早调理,早切除的措施。而在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切电凝结合微波探头灼烧调理方式,是疗效最为可靠、最安全、并且最经济的调理方法。目前绝大部分医院采取纤维结肠镜,结肠镜检查越早就越能发现肿瘤组织,在肠道疾病手术中、结肠息肉切除术、止血、乙状结肠扭转或肠套叠复位等手术中均需要结肠镜。通过电子肠镜的检查,可以检查出肛门指诊无法检查到的息肉,也能够在电子结肠镜下实行息肉电凝电切手术。

综上所述,结肠镜在直肠息肉患者中的使用,建议先采取电子肠镜检查,后续在电子肠镜下实施电凝电切术,其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李伟,杨斌.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在直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3):2062-2065.

[2]任育玲.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在行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调理装备,2019,32(02):180-181.

[3]杨友卓,覃惠英.结肠镜调理结直肠息肉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1):142.

[4]曹吉秀.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用于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的效果[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2):145-146.

[5]柴晓霞,张秋丽.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2):181-183.

[6]雷磊,李雪石.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