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高年段趣味线描教学的递进式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小学美术高年段趣味线描教学的递进式构建

卿雪颖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金鼎第一小学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摘要: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它拥有更大的自主性,课程标准希望通过形式灵活的教学让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功底获得提升。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审美表达意识已经产生,但是绘画技能和线条运用能力在短期内难以达到较高水平,这就为小学高年级学生运用线描方法表达审美意识提供了教学依据,事实上不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对于线条都有特殊的追求。同时也更喜欢用线条描绘需要表达的物体,学生运用基本的美术绘画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美的体验在富于变化的线条中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当然这种表现方法是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的。许多家长认为学生的线描绘画更接近实物效果更好,对线描教学本身形成了一种误导,趣味线描教学需要体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无拘无束的线条表现能力以表达学生的纯真个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内在特点进行改进,使学生在体验教学过程中构建其对于趣味线描的正确认识,从而帮助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本论文以小学美术高年段趣味线描教学的递进式构建为基本出发点,将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阅读大量专业文献总结美术趣味线描教学的内涵与意义,为教学方向提供依据。第二部分通过实际的调查访谈描绘小学美术高年段趣味线描的教学现状,汇总教学现状所产生的问题在第三部分提出小学美术高年段趣味线描教学的递进式构建策略。希望这些策略的提出能够改变学生和家长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刻板认识,使学生的美术素养获得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年级;趣味线描;内涵;意义;现状;递进式教学策略

引言:美术素养主要是由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两方面构成的,而学习者在不同的阶段所侧重的学习方面也各不相同。小学阶段主要是对学生想象能力和美术学习态度的培养,只需要对他们进行简单的美术技能指导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美术创作。富于变化的美术线条在学生手中尽管不能满足形似的条件,但是完全能够表达学生的美术构想以及审美需求,教师要做的就是对于该表达进行递进式引导,使他们获得对于线描的初步认识,并且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美术体验进行运用,该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会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使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美术素养得以提升,对于未来美术学习生涯的规划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美术趣味线描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线描的本质是用线对画面进行勾勒,其最早起源于中国画当中,它注重通过线条的方式将描绘的内容轮廓表现出来,使画面变得栩栩如生,提高作品的观赏度和艺术效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线条本身具有无限的随意性,因此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描绘使线描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感,加上线描本身的学习难度较低,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就可以运用线描作品表达自己的审美意识。趣味线描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线描的特点和所描绘的事物延伸其中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线描的兴趣,它的意义在于通过具象的线描勾勒出物体的外轮廓,从而帮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事物描绘出来,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刻画能力。另一方面线描本身具有很强的创作性质,学生对于线条的运用能够保证整体的画面效果,同时也更容易取得学生自我认可的学习效率。线描的速写功能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完全保留,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启发思维,客观的表达自我情感使创作性和智力开发得到双重重视。

二、小学美术高年段趣味线描的教学现状

为了提高论文的真实有效性,笔者对于所任教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美术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超过27%的美术教师对于线描教学的现状不甚满意,他们认为自己进行了有效的线描教学,但是这些教学方法似乎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线描绘画。虽然提升了学生的绘画兴趣,但是绘画技能的提升效率下降。使得兴趣和绘画技能提升产生了反向效应。另外也有13%的美术教师表示目前的美术教材虽然涉及线描内容,但是对于趣味性的重视程度不高,这使教师继续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这些美术教师在进入学校之后就没有进行过专业素养的继续学习,教学理念滞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辅助手段,导致课堂教学反馈效果不佳。

三、小学美术高年段趣味线描教学的递进式构建策略

1.优化美术教学模式  积极进行课前引导

美术教学模式必须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能为了追求绘画技能的提升一味的让学生进行线描画的临摹。这样不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刻板枯燥的印象。教师在课前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层层递进的引导过程中产生线描学习的兴趣并且积极开展尝试。例如在课前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感兴趣的物品或者集体观察同一件物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自主线描绘画。简单的绘画之后可以相互交流抒发自己的观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绪发展开展提问,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路线。

2.结合学生发展特点  技能理念双重教学

小学生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程度较深,进而产生出了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适当条件下可以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线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绘画技能和审美理念两方面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两方面的水平进行互补分层使学生既能够将自己擅长的方面和其他同学分享,又能够从其他同学处学习自己不擅长的知识进而补充短板。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坚决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不仅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还会对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挫伤。

3.积极听取学生反馈  换位思考平等交流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小学生有表达自己的强烈愿望,只要教师和他们进行平等交流就可以获得对学生整体情况的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内心的审美和技能诉求以便于他们及时的优化教学策略,构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

四、结语

趣味线描教学是以学生兴趣点为突破口的美术线描画教学,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保证趣味线描教学的有效进行。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意识到了一些美术教师存在专业技能有待提升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希望学校能够主动加强对于美术教师的培养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姚辉明.线描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知识文库,2022(08):46-48.

[2]王玲. 线描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7.

[3]张华萍.小学美术线条教学分阶段递进式研究[J].新课程(中),2017(1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