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枣优质栽培管理及贮藏保鲜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沾化冬枣优质栽培管理及贮藏保鲜技术分析

王慧利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政府 山东省滨州市256808

摘要:沾化素有“中国冬枣之乡”的美誉,冬枣需要选用优质的栽

培技术进行管理,在贮藏时也要有一定的保鲜技术。该文就沾化冬

枣的栽培管理与贮藏进行探讨,主要从建园阶段、定植管理、修剪

整形、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后期采摘等过程介绍冬枣优质栽

培管理技术,同时介绍了冬枣采收后的分级入库、贮藏管理、套袋

保鲜、包装运输等环节,以保证冬枣的优良品质。

关键词:沾化;冬枣;优质栽培管理;贮藏保鲜;技术措施;

沾化冬枣又名鲁北冬枣、苹果枣,是沾化县特有的珍稀生物资源,是优良的枣属晚熟鲜食品种,一般在10月上中旬成熟,比金丝小枣晚熟40天,故称冬枣。冬枣皮薄肉嫩,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品质极佳,可食率达98.18%,是目前品质最佳的稀有晚熟鲜食品种,也是当前生产推广发展的主要冬枣品种。现主要分布在山东境内黄河以北的无棣、沾化、惠民、滨城等地。具有果皮薄而脆,果肉细嫩多汁,适生食、不耐储藏等特点。

一、沾化冬枣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一)产地选择 

园地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必须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产地区域及灌溉上游没有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污染,并距离公路主干线100m以外。确立产地前应对环境包括土壤(项目包括PH、镉、铅、汞、砷、铬、六六六、滴滴涕)、灌溉水质(项目包括PH、镉、铅、汞、氟、砷、六酚铬、氰化物、氯化物)、大气(项目有氮氧化物、三氧化硫、氟化物)等所含指标进行检测监控,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要求才能建立基地。选择在地形开阔、光照充足、水浇便利、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园。土壤以壤土、砂壤土为宜,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土壤酸碱度最适范围为6.2-7.8,土壤含盐量低于0.3%,其中氯化钠含量低于0.15%。园地避开风口,地下水位在1m以下[1]

(二)合理栽植

栽植时间:冬枣苗落叶后至封冻前或春季萌芽前栽植均可,但以春季萌动期栽植为最好。挖好丰产沟、丰产穴。施足底肥,回填表土,然后在挖定植穴。栽植密度:一般土壤肥沃的地块可选用56株/亩、111株/亩,土地较瘠薄的盐碱地,可适当密植,如222株/亩、333株/亩,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三)整形修剪

冬枣树是喜光性树种,适宜疏层形和自然开心形树形。苗木定植后,根据密度确定定干高度,一般从56-333株/亩,定干高度为7-45cm,密度越大,定杆越矮,当枣头萌发后长出新芽,保留饱满芽4-5个,当新梢长到10-15cm时,选择生长健壮、方位均匀的3个枣头枝作主枝培养,并留出中央干,多余的枣头摘心。第二年冬季,对中央杆进行断截,并剪除中干上的二次枝,促发新枝,培养第二层主枝。夏季中干上的新梢长到10-15cm时,选留两个方向较好的枣头枝作第二层主枝,其余枣头全部摘心。并对第一层主枝拉枝开角,基角为60-70度。第三年再对中干短截,剪除二次枝,促发新芽,培养第三层主枝。夏季再选留一个枣头枝作为主枝,其余摘心,并将第二层主枝拉枝开角,这样通过三年的培养,树形基本定型,为优质、高产、稳产打好基础。

(四)加强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定植后覆盖地膜,留出足够的林带,合理间作,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保墒[2]

2.施肥

按照施足底肥、分期追肥、定期喷肥的原则实施,基肥宜在新梢停止生长、采果后,即在10月下旬施入为好。基肥施用量一般幼龄树株施厩肥20kg左右或饼肥2kg,成龄结果株施厩肥50kg或饼肥3-4kg左右。追肥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萌芽前,时间掌握在4月上旬,要合理追肥施氮磷钾肥。二是花前追肥,时间在6月上旬,以追施氮肥为主,三是枣果膨大肥,时间在7月上旬,以追施磷钾肥为主。另外,自6月上旬至10月中旬,每隔15天喷一次叶面肥料,即叶面喷施0.3%的尿素,0.3%磷酸二氢钾,0.4%硼酸溶液等。水分管理:冬枣树喜欢湿润的环境,在萌芽前、花果及果实膨大期分别浇一次水,并在花期树上喷清水,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可于下午五点以后喷,连续2-3次,雨季要注意排水,后期控水。

(五)促花结果

促花结果是冬枣丰产稳产的关键之一,重点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花期采用提高座果的各种措施,即开甲、环切、摘心、拉枝开角、喷清水、喷施植物生长激素和微量元素,花期放蜂等措施,以提高座果率。二是从6月上旬至10月中旬,每隔15天喷一次叶面肥料,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并进行蔬果、覆草,铺反光膜或反光杯,摘叶转果,喷施增色肥,对提高枣品质有明显的作用。

(六)病虫害防治

1.病虫

重点防止枣锈病、炭疽病、褐斑病及黑斑病。萌芽前15天喷40%的福美砷100倍,芽萌动时喷5度石硫合剂。从7月上旬开始,每15天喷一次20%的粉锈宁溶液1000倍,连续2-3次,落花后至落叶前,每10-15天喷一次杀菌剂,以防止炭疽病、褐斑病。

2.虫害

主要防治枣瘿蚊、枣粘虫、枣芽象甲、枣龟蜡蚧、枣尺蠖及叶满类害虫。枣瘿蚊一年发生7代,从萌芽期到展叶期,可喷40%的久效磷1000倍液,每7-10天一遍,连续3-4次;枣粘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喷一次药,以后每代喷一次;枣牙象甲可在6月上旬树上喷药;枣龟蜡蚧要抓住若虫卵孵化至形成蜡质介壳这一时期,及时防治,一旦形成介壳就很难防治;枣尺蠖的防治要在4-6月喷药,7天一次,连续2-3次。

二、沾化冬枣贮藏保鲜的技术举措

(一)采前准备

在冬枣采摘前进行制冷设备的检修,将库房进行消毒并预冷,配备充足的采收用品,入库前将温度稳定在-1℃。

(二)采收

采收后期的冬枣贮藏性较好,待冬枣成熟度处在脆熟期时进行贮藏,可以提升冬枣的商品率,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在采收时应当用手采摘,一定要带有果柄,不能采用木棒击打或摇动的方式,也不可使用乙烯利辅助,以免造成损伤。在挑选时严格去除病虫果、畸形果、伤口果。按照成熟度与大小进行分级,大半红以及半红的果实进行短期贮藏,点红的可以中长期贮藏[3]

(三)分级入库

采摘的冬枣最好在24h内降温至0℃左右,这样可降低枣果温度,释放出田间的热量,有效抑制冬枣的呼吸强度和酶的活性,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贮存的期限。设置专门的预冷库,当冬枣温度达到贮藏标准时再存入气调库中。及时进行冬枣质量的检测,防止坏枣入库影响整体贮藏效果。

(四)贮藏期管理

贮藏期管理可分为减压贮藏保鲜与塑料薄膜保鲜。前者是将已经预冷并装袋的果实放入减压容器进行减压,并立即密封;贮藏的温度应进行合理控制,贮藏环境的湿度要高,以达到加湿的目的;投入一定的气态保鲜剂,定期用等离子气体进行处理。后者是将果实放入塑料膜保鲜袋并装入保鲜剂,调整贮藏室温度,控制塑料膜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温度波动。

(五)包装与运输

装箱时,将装箱完成的冬枣放在运输车上,注意放置整齐,防止因摇摆而产生损害。在运输过程中尽量选择平整的路,尽量避免颠簸。卸货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害果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沾化冬枣在栽培管理与贮藏时都应当注重每一个细节,保证冬枣的优良品质,健全栽培与贮藏体系,促进冬枣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学寨.沾化冬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4):2.

[2]解红岩.山东沾化优质冬枣栽培管理及贮藏保鲜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1):1.

[3]张军利,王丽,高文胜.沾化冬枣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核心技术[J].农业知识,20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