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方法研究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方法研究探寻

李 ,文

新疆精筑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在我们国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我国建筑业已经从“高速发展阶段”步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人的生命至高无上”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以及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追求建筑的速度和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的缩短工期,从而忽视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国家对建筑行业的质量要求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方法

引言

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建立起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案。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它受天气、工程规模、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解决的过程是否规范,施工进程能否顺利并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等,都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很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出现,人们对施工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对施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2.1材料质量问题

材料质量合格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由于材料成本在工程建设成本中的占比较高,部分施工单位为提升个人效益选择应用质量较差的材料,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部分单位对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缺乏重视,导致不合格的材料入场。例如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钢筋物理性能指标异常,砂石级配不合格,水泥过期、结块、受潮,混凝土配比不合格,外加剂添加量不合理或性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等,众多问题的存在将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能、密实性等造成影响,引发漏筋、蜂窝、渗漏、裂缝等异常情况;预制构件断面尺寸配置不合理、预应力控制不到位、支撑锚尺寸不合格等问题则会导致结构垮塌等事故问题。

2.2技术应用层面

(1)技术选择的合理性较差,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使用到不同类型的施工技术,如地基处理技术、给排水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每一类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又可细分为若干施工技术,如混凝土施工技术又可以分为预制混凝土、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等,这也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由于前期储备资料完整度较低,使得所选施工技术和实际情况契合度较低,从而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影响到施工结果的可靠性。(2)施工技术应用过程的监督力度较低,没有按要求进行施工,如部分施工人员过度依赖自身经验来展开施工,这样也使得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影响到工程的作业质量。

3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方法

3.1基于材料因素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材料管理工作,工程单位应结合施工方法、计划相关要求做好材料采购、入场计划安排,并根据施工需求对现场平面进行合理规划,满足材料的堆放布置需求。在材料堆放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材料存储要求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避免将不同规格、类型的材料混合堆放,需充分钢筋腐蚀、水泥受潮等质量管理关键点,合理布置防潮覆盖相关设施。针对所采购的材料,工程单位需要严格按检测标准落实入场抽检或全面检测工作,根据检测报告确认材料能否使用。在混凝土施工环境,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配比、坍落度相关参数状态进行测试,避免因强度相关参数不合格对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针对材料堆放、存储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布设标识牌,用以注明材料的检验合格状态、供应商、类型、规格型号等相关内容,确保材料质量始终受控。

3.2合理筛选施工技术

(1)提升技术选择的合理性较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优势,对于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需应用的施工技术进行整理,内容涉及到技术类型、技术使用环境、技术使用成本等,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确保所选施工技术和实际情况契合度,从而防止施工质量问题,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结果的可靠性。(2)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也需要加强监督力度,提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可以按要求展开施工,同时加强节点施工质量监督,确保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工程的作业质量,满足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

3.3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应加大对相关设备与技术的投入力度,改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条件,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首先,为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时性,建筑企业应该在建筑施工现场布置监控设备,这样有助于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施工动态,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其次,管理部门应该协同其他部门,利用网络技术来打造部门之间的互动平台。所有管理人员都需要通过密码进入平台检索信息,了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数据。最后,为降低设备的磨损程度,管理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日常保养,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这样才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从而保障施工质量,为建筑企业节约成本。

3.4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1)准备开工前的检查,其检查主要目的是判断是否具备开工条件,意义在于确保一旦开工,工程项目能够按计划进行,并且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2)各个项目、部门分阶段工程完工后,要对所完成项目进行检查,经检查人员检查认可并签署验收记录后方可施行下一工程项目。3)停工后,复工也要按照准备开工前检查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4)隐蔽工程在检查认证前不能掩盖,检查后确认没有安全隐患后方能掩盖。5)针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和其他重要工序要严格自查或者互相检查,并且在检查过程中组织专职人员交接工序,未经技术负责人认可,不可复工。6)检查完成施工项目成品是否完整,工程现场是否采取保护措施。

3.5 BIM技术在竣工阶段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所以在各个阶段使用BIM技术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存在一定的必要性。在竣工阶段,需要相关部门对工程进行实际验收,其中施工质量是验收的重点项目,所以在竣工后,相关质量控制部门采用BIM技术搭建出建筑工程相关数据模型,并将相关的材料使用及质量控制指标输入其中。主要质量控制内容包括管道、管线设备及建设材料使用寿命等内容。首先将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信息进行集成,然后利用数据信息模型制定出维修及保养规划,从而增强建筑的使用寿命,加强后期竣工后的质量控制工作。此外,BIM技术可以对竣工阶段的全面工作进行质量评估,若出现指标异常情况,需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及时整改,避免影响后续的验收工作。

结语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控具有重大意义,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和流程,并按照计划实施,从而实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目标,这不仅是企业实力的彰显,而且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同时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企业伟大愿景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昕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

[2]李翔宇,姜云瑞,李政权,等.建筑工程管理意义及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

[3]柏祥云.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