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发展研究

何黎明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在逐步改善。2011年,中国城乡人口比例首次超过50%。根据全球城市发展的经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合理设计未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城市现在和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新时期,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提高其科学性。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发展;研究

引言

智能基础设施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城市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城市设施的智能化建设,完善城市设施的档案和数据,促进城市设施应用管理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如城市设施动态监控、内部和谐供电、城市管理等。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城市管理各个领域的差别管理,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公众意识。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

1.1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城市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从而实现城市的稳定和谐发展。

1.2市政基础设施服务具有公共性

市政基础设施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公共设施,基本上为人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务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部门应更加重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对公众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对公众有益。

1.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系统性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统一,各种基础设施是一个整体。各种基础设施要充分发挥其价值,在规划初期要结合人民条件,充分研究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科学规划整个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二、现有设施的管理现状

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城市仍然使用纸质记录,但无论是人力还是时间成本都比较高。如果项目有问题,第一次很难获得必要的信息,这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还会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地区面积逐渐扩大,市政设施逐渐增多。因此,市政机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分布越来越广。管理人员人手有限,很难对市政设施进行全面监督管理。此外,由于我国市政设施建设周期短,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信息查询系统比较慢,没有解决问题的应急计划。遇到问题时,人们只能被动分析处理,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市政管理质量,而且会在实践中影响处理效率。

三、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发展研究

3.1提升城市管理能力

人工智能在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应用离不开对城市管理系统的有力支持。中国各城市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医疗、市政管理、商业、文化等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事实上,这种管理制度是以人为本的。人自己组成管理系统,人也管理技术系统。在城市公共设施管理过程中,存在责任不明确、分工不明确、权力与责任交叉等诸多问题。这将给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问题。因此人工智能在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应用离不开完整的城市管理系统,包括由专业的城市管理团队和管理团队管理的城市公共设施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将改变以人工智能为主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结构,逐步取代人工智能,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人员和建设人员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可能会使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的危险。实际上,人工智能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设施的质量建设,但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劳动。因此,随着时代技术和新兴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公共设施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培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科学精准部署新任务,加快提高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保障机制

《指南》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准确、全面地分析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市场问题,提出积极营造规范开放的市长/市场环境,鼓励第三方管理模式和机制创新,建设了约100个示范园区,进一步推进第三方环境管理。《指南》建议结合120个县建设示范区,开发综合环境管理和托管服务,通过系统的协同运行,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新发展模式。《指南》建议对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其他废物的处置形成完善的价格和收费机制。同时,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发展条件,制定和形成不同的收费标准。《指南》建议政府支持合格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项目,通过中央预算下的投资,实施与环境技术和设备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同时,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统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污染物统计体系,鼓励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中,加强各部门的整体协调,加强要素保障,建立评价机制。

3.3构建统一的智慧城市智能治理平台

在智能城市运营中,城市智能管理平台是整个智能城市管理系统的核心和纽带。城市运营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城市管理指令的发布和执行、城市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城市管理指令的及时调整主要通过智能城市管理平台进行。受碎片化影响的城市治理机构和机制通常在一个城市空间中有多个独立的智能治理平台。城市管理的分类体系和智能管理平台的运营模式限制了智能城市实现和提高运营效率的能力。各类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平台、智能服务系统、智能产业经济等施工协调发展和布局优化是智能城市科学建设的重要保证和前提,因此,在政府间结构的纵横一体化和横向协调方面,都必须在同一城市空间有效整合智能管理平台,才能实现智能城市建设综合智能管理平台的目标。

3.4加大投资力度

在当前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框架内,城乡发展协调是一个需要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支出和积极落实社会免费的概念。此外,有关国家机构应继续根据城市发展和未来规划目标,借鉴成熟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方案,积累相关经验,达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断创新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建设资金也变得多样化。过去,城市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和民间资金。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调动民间资本将有效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为民间资金带来回报。但是,在这样做时,应当铭记,引入财政资源需要加强对资金来源和使用的限制,坚决消除腐败和贿赂。

结束语:

智能基础架构管理可以大大改进城市运营管理。大力推进城市设施的智能化建设,建立和优化城市设施的文件和数据,促进城市管理、动态监测、内部监督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城市行政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公众满意度和无障碍意识,从而改善了城市管理各个领域的差别管理。

参考文献:

[1]谢映霞.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J].建设科技,2021(Z1):1.

[2]叶蓁蓁.智能视听成为未来城市基础设施[J].新闻战线,2020(24):6-8.

[3]黄海兰.新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模式论述[J].商讯,2020(33):134-135.

[4]张所地,闫昱洁,李斌.城市基础设施、人才集聚与创新[J].软科学,2021,35(02):7-13.

[5]刘伟.基于财务视角的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探讨[J].中国市场,2020(2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