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县工程”:发挥县级医院“网底”“龙头”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31
/ 2

“千县工程”:发挥县级医院“网底”“龙头”作用

彭化文

邻水县人民医院,638500

千县工程的创办始于2001年的新农村建设创新,国家卫生健康委引进此项创新概念,2021年11月发布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主要内容是力争5年内将至少1000家县级医院做到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的能力水平。这一方案不仅包括“千县工程”中这上千个县级医院的总体要求、总体任务、工作安排,更重要的是建设以县级医院为“网底”“龙头”的医疗区域中心,推动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升人民幸福感。本文对“千县工程”的一些内容进行介绍,与各县级医院探讨“千县工程”的建设。

一、提出“千县工程”背景

毋庸置疑,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问题,出台并实施了多项解决方案和财政措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和改善。根据国家提出的《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随着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我国的县级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20年年底,我国的上千个县级医院中已经有83%以上达到了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有30%左右已经达到县级医院“推荐标准”水平要求县级医院提高的不只是医疗水平,服务水平也有了很大进展,根据调查显示,患者对县级医院的满意程度提高到80%以上。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考察中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同时对卫生健康工作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作出系列新部署,形成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在近两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县级医院全面配合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体现出了“网底”“龙头”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用实际证明了县级医院的综合能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的事实,这也是促进“千县工程”工作推进的原因之一。但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服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县级医院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不够,县级医院的应急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县级医院的人力资源不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的引进及留用均较困难,尤其是一些重点建设的专科,人员设置不能符合建设指南要求;(3)部分专科为发展短板,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都不能满足区域内群众需求,比如核医学、肿瘤、胸心外科、心血管、精神等专科能力欠缺,只能将病人送往上一级医院救治;(4)县级医院的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管理机制除了各级各类人员的管理,还包括医院的质量控制、运营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是高质量管理的依托;(5)部分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体现不明确,二十大中心建设才起步少数几个;(6)部分三级县级医院在三级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中,未推进以数据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改革创新。针对这些不足,县级医院应积极应对,全方位落实“千县城工程”建设任务,最大程度的发挥县级医院“网底”“龙头”作用。

二、“千县工程”县级医院建设建议

2.1构建“千县工程”管理组织架构。

成立医院“千县工程”管理委员会,院长担任任主任委员;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总会计师等其他院领导任副主任委员;办公室主任、医务部主任、护理部主任、财务科科长等各职能科室主任,以及临床医技科室主任任委员,委员会分设应急管理、医疗服务、互联互通、高质量管理等小组。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院办公室,具体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2.2全面提升应急能力。

医院就现有的应急组织架构,全面梳理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并分层级进行培训及演练,尤其重点提升新冠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科事件应急能力,在市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与多部门协作完成应急任务。同时进行院科两级应急梳理、培训及演练,医院针对全院乃至全县应急事件进行培训演练,科室进行科内及专业组的二级应急梳理、培训及演练,进一步夯实应急能力。

2.3促进专业人才及管理人才结构的逐步合理化。

   县级医院的人力资源不足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类人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县级医院人才的引进及留用十分困难。这也导致县级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人才、科研得分低,拖后腿。在一些特殊科室,如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精神科等专科,人员设置未能符合不断改进的建设指南要求。同样,行政职能科也存在此类问题,如病案室的编码员紧缺,统计人员要求高,运营管理科、DRG管理等人才要求全面等,管理人员能力也须提升。要改变这个现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医院管理及学科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引进及培养的短期、中长期规划,设置精细化岗位绩效,为人才的个性化价值提升提供理想的政策支持及平台,让人才有加入的意愿和留任幸福感、获得感,促进专业人才及管理人才结构的逐步合理化。

2.4发展优势专科,补齐短板专科

   持续发展优势专科,以优势专科提升医院影响力,带动短板专科的发展。特色优势专科是医院的品牌,是提升患者满意度的第一效应,因此发展的脚步不能停,要持续人财物倾斜、技术提升、优质形象输出。县级医院常见的短板专科有核医学、肿瘤、胸心外科、心血管、精神等,重点发展短板科室才能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让患者在区域内就医,较大限度的提升患者满意度。

2.5上下联动,推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管理。

“千县工程”提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新生儿救治、危重孕产妇救治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建设,医疗质控、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医保管理、信息数据等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建设。这二十个中心建设中,临床服务、急诊急救、资源共享的十五大中心建设在各县级医院中虽参差不齐,但均在起步。而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建设这一“千县工程”的新理念,县级医院还需转变观念,上下联动,依托上级医共体单位建设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并辐射到县域内的下级医共体单位,达到区域内医疗卫生工作的高质量管理。

2.6加强改革创新,以数据为基础开展精细化管理,在DRG管理、三级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中拿高分。

借助信息化建设,逐步完成智慧医院建设,以数据为基础开展人力、成本、质量、安全、效益的精细化管理。在国家医保DRG正式运行的2022年,DRG支付方式改革让医院的管理不得不进入数据化时代,费用、质量、安全均用数据呈现。而三级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等级评审同样是依托日常管理数据化呈现的改革创新,在国考、省考、医院的等级评审中,数据是结果,同时也是管理制度的导向,在数据的反复分析、流程的不断优化、质控的前移控制等方面,数据的优化是管理结果的向好,是拿高分的基础。

三、结语

我国在“十三五”期间提出了《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十四五”期间提出了《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这一系列的建设方案中,都有提出要对县级医院进行大力改革建设。而“千县工程”是对这一些国家提出的建设方案的一个具体落实,在建设改革这上千个县级医院时,其根本要求还是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全力满足人民的生命健康需求。站在“十四五"新时期,各个县级医院要按照《“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的工作安排、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安排来进行建设,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充分发挥“网底”和“龙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