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的方法及途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9
/ 2

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的方法及途径探究

古又铭 ,袁咏琦

新疆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摘要:拥有较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现今临床医学生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是可以帮助其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前进的保障。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的分析来说明需要加强这项能力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这一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患沟通、临床医学

1.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

1.1教育体制中医患沟通课程设立不全面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教育体系及模式的原因,我国的大部分医学类院校都将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放于医学生培养的首位,从而使得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不足。这种教育形式在忽略学生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及医疗服务理念的培养时,不断侧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就造成了在实习中学生直面患者时不能与患者更好的交流从农二不能达到最优程度的治疗这一现象。在课程教育中缺少这一方面的培养,在进入实习后带教老师也有忽略这一方面能力的引导及启发。

有一部分开设了相关课程的院校,都将这一科目设为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起到主课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同时医患沟通中是医生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一大途径,但在院校教育中,对于人文关怀的相关教育是比较欠缺的。

1.2医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及能力

在校期间时,课程多是理论知识及实操技能,很少有提供与患者沟通的时间机会。当进入到见习阶段后,如果带教老师也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与患者的沟通培养,也会局限到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让学生片面的认为,沟通仅仅只是询问病史这类基础沟通活动。

再者,因为医学类院校的培养模式相对其他学科更为精英化和专业化,会无形让医学生形成角色认知的偏差:认为在整体病情诊断中只要围绕患者病情进行,患者进行服从即可。这就造成人文关怀的缺失,逐渐出现医患沟通不良,从而造成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失误。除此之外,新一代的医学生个人意识普遍较强,在较为独立的成长环境中,会形成同理心不足、沟通力缺乏的现象,如果再教育培训中心缺少了对着一方面的提高加强,也是会导致医学生在临床学习中缺乏医患沟通能力的现象。

1.3患者对医学认识的缺乏

医患双方信息及知识的不对等、媒体不实报道及舆论影响都是造成医患沟通不畅的原因。由于现今社会的发展,信息渠道不断增加,也会造成医学知识在传播时的不全面及非专业化,患者在生活中会不断接收到这方面的信息,与到了医生治疗诊断时所得到的信息不匹配,会形成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缺失,同时,一些不良媒体对相关新闻的不是报道,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误解和影响,两种因素不断叠加也会形成医患沟通不畅的现象。

2.提高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对医学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的医学生普遍存在有缺乏人文关怀精神及意识,这一现象是由于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长期缺乏这方面认识和普及,也就导致了相关课程开展的较迟缓且不够全面。医学类院校大多不会专门设立这门课程,只是在相关教学中加入少量内容,所以这类课程内容相对有限。除此之外,有涉及到这方面的课程内容的培养教学方式相对单调乏味,所教授的知识相对专业理论知识来讲相对浅层,缺乏实用性,对学生不能有更多的吸引,也造成学生不能用对待专业课的重视程度去对待人文关怀类课程。而现今临床医学的中流砥柱大多都是在缺乏人文关怀类课程中毕业走向岗位的,他们自身的医患沟通意识就相对比较强薄弱,当进行带教工作时也会有所忽略对下一辈的一道,这种恶性循环的后果,就会引发越来越多因为医患沟通不畅而造成双方信任缺失、矛盾加深的结果。

由此看来,加强人文关怀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不仅是为了培养新一代优秀医务人员,也是医学环境进步及社会和谐发展必经之路。

2.2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在完整的医疗活动中医患沟通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沟通的方式及内容,沟通中对患者细节的关怀会促进整体治疗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方式就是提高加强沟通,这一方式可以很好的保障整体医疗过程的顺畅进行。荷兰著名临床医学家Hermann Boerhaave指出,医患沟通是疾病诊断过程的需要,不仅仅只是为了刚好的体恤患者,展现医生的人性面,更多的是为了治愈疾病。更深入细腻的沟通,会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符合现代医学的标准。

2.3构建友好和谐的医患关系的保障

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最直接、最有效的保障。这一环节是双方在病情相关知识方面交流外的心里情感上的信赖和认可,因此,是要出现在临床治疗的全部过程中的。医生细致且具有人文关怀的沟通,会让患者在心理上更加信任医生,也使得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能更好的促使治疗的完成,使得患者可以全方位的康复。

3.提高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方法及途径

3.1设置专业课程

在理论学习中加入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人文素养的课程及环节。将沟通技巧类课程加入到必修课程中,能确保课程质量;同时可设立社会学、患者心理学等于人文塑像相结合的课程,来增加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起医学生将人文关怀注入学习理念中。从而正确认识和对待医患沟通,提高这一技能。

3.2加强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在见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医患沟通流程,并且结合各科目的特点来设立带教学习内容,以此来用多样的总是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来实现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譬如,用经典案例再现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临床中会遇到的情况和正确的流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患者来用另一种方式体验患者的心境,做到在实际中与患者能顺利沟通。在实践训练中要注意沟通方式技巧的运用,主动且有同理心的态度,来达成培养目标。

3.3加强对患者的宣教

医患沟通中,要加强医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也要注重患者的认知。沟通是双向的,一段良好的沟通,一定需要双方的信任及信息的对等。由于角色的所处环境和专业性不同,患者的医学知识是缺乏且不全面的,加之,现在媒体的庞杂使得信息的传递失真率提高,不实的报道会让患者对医疗知识乃至医生的认识都更加片面,这也是导致现今社会上医患沟通不畅的原因之一。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来达到理解,提高日常医患沟通的效率。

总结

医学生是医学行业的储备军,提高增强他们的医患沟通能力,可以更有前瞻性的力高医疗行业的形象及服务质量。医患沟通作为临床医学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早更快的提高这方面能力是必须要进行的发展。在临床教学中,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这是培养优秀医学工作者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尚乾,任筱寒,黄华兴,成功.模拟医学对医学本科教育影响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2,39(02):61-64.

[2]庞毅恒,罗杰峰,吴易,黄莉.嵌入式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20(12):57-59.

[3]黎志敏,蒋川,王贵勤.关于“医患沟通”课程考核方式的反思——以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为例[J].医学与法学,2019,11(06):82-85.

[4]王越,河北省人民医院医患沟通办公室,刘建国,刘天红.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法的思考与探索[J].医学与法学,2019,11(05):71-74.

[5]刘灵芝,沈秀英,张晶,朱瑞云,樊浩,蔡丹嬿.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的调查[J].广州医药,2019,50(01):113-117.